正确认识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2013-04-02徐小美
徐小美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常州213015)
正确认识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徐小美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常州213015)
感恩是为人之本,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目前我国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需要从感恩教育观、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方面构建感恩教育体系,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感恩教育;问题;提高;实效性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上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是为人之本,做人之基石,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又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1]目前,我国大学生感恩现状普遍不尽如人意,已成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正视感恩教育现状,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无论与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和谐还是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当前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感恩概念理解的片面性
感恩,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指对他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从广义来讲,内心心存感激或采取行动,感激的心理和行为都应该属于“感激”的范畴.长期以来,人们对感恩的理解一直片面强调受惠者对施惠者的感激.实际上感恩过程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受惠者确实应该识恩、知恩与感恩,产生感恩之心与报恩之举,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施惠者在施恩过程中同样可以感受到施惠的快乐,从而心情愉悦,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只强调了“赠人玫瑰”,而忽略“手有余香”.
1.2 缺乏感恩的正向情感体验
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人性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行为的强化会使人心情愉快,体验到自我满足,来自他人的感谢是对良好行为的一种正强化.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成为家庭的重心,是家庭的唯一希望,父母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付出,却从不要求孩子为自己做些什么.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单向付出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认知恩惠、体验感恩的机会,使孩子失去了从日常生活中感知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体验过程,更失去了由感恩而获得肯定的正向情感体验过程.长此以往,会使孩子认为父母的付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孩子没有了感恩体验的喜悦自然也就不会形成为父母服务、为家庭尽责的冲动与责任意识.
学生的感恩行为得不到他人的肯定与欣赏,容易挫伤学生感恩社会的积极性.据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于2005年12月在太原市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青少年让座的老人中,只有不到20%的人以言语或身体语言对年轻人表达过谢意,而表现出“无所谓,若无其事,理所当然”甚至“漠然”者居多.[2]大学生的感恩行为得不到来自被帮助对象的首肯,在学生内心形成的不是“我下次应该做得更好”的正向强化,而是“我下次再也不会这样傻了,再也不会这样做了”的负面的情感体验,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感恩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1.3 感恩表达方式的欠缺
感恩是一种应该被推崇和培养的积极情感,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认识感恩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有资料显示,在关于“感恩是否属于大学生应有的素质”的调查中,97%的同学认为感恩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3]说明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应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对于“高校是否应该开展感恩教育”,92%的同学给予了肯定的回复.[4]说明了大学生已经认识到高校感恩教育中的不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情感只有通过感恩实践才能表达与体现,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体会感恩的快乐与愉悦.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问及是否经常向父母及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时”,54%的同学表示很想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但不知道怎么去表达;57%的同学对老师抱有感恩之情,但没有表达出来,缺乏感恩渠道.[5]由此可见,表面上看,大学生缺乏的是感恩意识与感恩情感,但实际上缺乏的是从小养成感恩的习惯以及正确表达自己对父母、对老师及他人感恩的方式与渠道.
1.4 缺乏感恩教育的正向社会环境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感恩情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倾向,时有发生的尔虞我诈、不讲诚信的事件,都给青少年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使他们难以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商家利用“感恩”的正面效应进行促销,将感恩行为市场化,更使“感恩”披上了物质化的外衣.近几年来,南京的彭宇案、天津的许云鹤案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感恩行为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不敢轻易去做好事.甚至有的学生本来有较高的感恩内省意识,如在思想上认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当学生所学、所知与人们所行的不一致时,就使得学生内心处于一种混乱、矛盾冲突的状态,无法进行正确判断.
2 提高感恩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2.1 确立正确的感恩教育观
日常生活的小事是滋养感恩这棵大树的养料.感恩教育应该是立足日常生活,从学生能够经历的事情抓起,贴近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思维方式,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身边的感恩教育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刻体会日常生活中所承受的来自父母、老师、亲友、社会、国家的恩惠.感恩教育不是搞几次活动,拉几条横幅的形式主义,应该是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依托,内容不应是抽象的、枯燥的,而应是具体的、生动的.以具体、生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内心,让学生在感动中产生感恩与施恩的行动.目标不能定位过高,要杜绝以往在感恩教育中的“高大、空洞、可望而不可及”的错误定位,使学生认识到感恩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感恩其实就在于每个同学的举手之劳;有时感恩就是一杯热茶、一句问候、一次家务劳动、一次让座,甚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体现;感恩不是将来的事,不是非得等自己大学毕业后才能够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就在现在、就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
2.2 强化感恩的正向情感体验
感恩意识、感恩情感与感恩品质的形成需要他人的赞赏与首肯.在家庭生活中,孩子的一句细心问候、一杯热茶,家长不适时机地给予肯定与感谢.在肯定与感谢中,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更能深刻感受到为他人服务的喜悦,从而激发其感恩父母、回报父母之心.只有从小形成了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感恩情感与感恩品质,学生才会形成感恩朋友、感恩教师、感恩社会的意识、情感与行动.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感恩的人,是很难做到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的.
教会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怀感恩而不去表达犹如包装好的礼物却没有送出去,所以,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更要教给学生表达感恩的方式与方法.学生把对父母、老师、朋友、社会的感恩,运用恰当的方式与方法表达出来,且这种表达能够受到来自他人的首肯与支持,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学生继续感恩的动力,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正是这“余香”使学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成为学生继续助人的动力.在感恩实践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所拥有的一切,感恩表达越多,就会有越多的快乐和满足,从而使其内在的感恩意识、感恩情感上升为感恩品质、付诸于感恩实践.
2.3 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之中
中国哲学大师徐又光先生在讨论“道德”问题时曾经说过:“知道为知,体道为德.”意思是说,认知了某一对象,仍然属于认知阶段,只是拥有了关于这一对象的知识;而在学习这个对象之后对它进行“反刍”,有所体悟、感受,并将这种体悟和感受转换成自己的信念,才算是自己的德”.[7]在感恩教育中,这个“反刍”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感恩认识、感恩情感、感恩理念得以体验,并升华为内心的感恩信念,从而形成稳固的感恩品质.因此,将感恩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品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专业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劳动成果获得的不易,更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的恩赐,使学生明白父母、老师、朋友、社会、国家的关爱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自己应该对父母、老师、朋友、社会与国家怀有一份感恩之心,并将这份感恩之心化为自己的感恩之行.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体验着感恩,加深对感恩的感悟,同时,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感恩.
2.4 创设良好的感恩社会环境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感恩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激发和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不仅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形成,更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情感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感恩情感.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大众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对冷漠无情、遇恩不感、不懂感恩、忘恩负义等现象进行道德层面上的谴责,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见义勇为等行为给予及时报道、宣传,给人们树立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榜样.同时,从制度层面上对忘恩负义的现象加以规范、特别严重的加以法律上制裁;对见义勇为的人与事加以褒奖.当然,这种褒奖要充分体现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的统一,形成良好的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知恩、感恩的良好社会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如果当代大学生情感淡薄,不知恩、不感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缺乏起码的情感基础.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能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我们应该通过强化感恩教育,使学生充分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他人的帮助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1〕王东辉.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9下).
〔2〕刘艳华,路伟哥.多元互动视角下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思考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4〕〔5〕李先富.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2011(1下).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8.
〔7〕陈桂香,顾红,毕蕾.“无为而治”视域下的高校感恩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3中).
G641
A
1673-260X(2013)02-0258-02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思想政治课题(KYY1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