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2013-04-02兰华
兰 华
(信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1 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中原城市群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92万,分别占河南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1%和40.2%.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为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1 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原城市群是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水平明显提升,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郑汴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效益初步显现.郑开大道建成通车,以及郑开公交的开通为中原城市群城际公共交通网络建设起到了先导效应;郑州、开封两市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积极推进郑汴一体化,成效明显;郑汴一体化的顺利推进,使得两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开封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这都为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1.2 制约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因素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整体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受此影响,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也不强,要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制度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首先,支撑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能力较弱.从总体上看,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经济实力不强,地方财力不足,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制约.与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城乡差距明显.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中原城市群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严重制约着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再次,城镇化发展滞后.最后,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制度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市偏向的政策,影响了城乡的整体发展.在城乡制度安排上,延续多年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农业税收制度、农业经营制度等仍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障碍.在中原城市群地区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配套制度也比较落后.
2 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中原城市群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有利于探索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产业、人口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集约节约发展,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典范.因此,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要以郑汴一体化为核心,依托城际轨道交通,在中原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中心内容,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合作链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探索试验,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起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创造就业和人口居住的城镇密集区、产业发展集中区、参与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区.
2.1 统筹城乡规划,科学引领中原城市群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原城市群当前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规划,把城乡作为有机整体进行开发,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首先,创新规划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保护生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建立城乡规划建设与发展、生态系统保护与建立相统一的机制;树立城乡和谐发展理念,有效控制和加强近郊农村城镇化的对接,形成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和城郊互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其次,严格城乡规划监管.严格规划管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体制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严格规划审批,强化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规划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规划执法.再次,建立城乡规划信息综合平台,统筹管理规划成果,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确保城乡规划信息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2.2 以城镇化为载体和依托,推进“三化”互动协调发展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更好地统筹“三化”进程,以工业化为契机,为城镇化提供动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抓好城镇化载体,为工业化提供平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抓牢农业现代化基础,为工业化、城镇化夯实根基.而以城镇化为载体和依托,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于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郑汴新区建设,与开封一体化发展,拓展郑州城市发展空间,推进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从单个城市牵引向大都市区牵引转变.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大交通、能源、通讯、能源供应、供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三是重视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正确处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使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四是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推进城镇化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机制.从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全面构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制度体系.
2.3 合理布局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合理布局产业体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面.首先,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食品、有色、化工、机械装备、商贸物流等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电动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河南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加大农村基础建设,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其次,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提升对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县域公共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确立并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县域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2.4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承载平台
构建科学的现代城镇体系可以通过区域之间城市集聚和扩散效应发挥作用来缩小城市的信息和资源的差距,也可以通过不同等级、不同职能的城镇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流通来缩小城乡的差距.因此,中原城市群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遵循点—轴—网络化的发展模式,通过交通优先发展,构建“一极、两核、三层”的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形成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即“郑汴新区”作为核心增长极;以郑州、洛阳两个综合性中心城市为主要支撑点,推进郑州—洛阳区域网络式发展,打造城市群双核心;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轻轨和民航机场,打造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形成“三层”—郑汴一体化区域作为核心层,位于“半小时交通圈”内的中原城市群其他7个省辖市区域作为紧密层,位于“一小时交通圈”内的中原城市群外9个省辖市市区作为辐射层,从而保证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区域协调统筹的科学发展.
2.5 以完善制度为突破口,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只有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才能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中原城市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以完善制度为突破口,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为此,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从经济、社会、空间布局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促进城乡市场开放统一,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的长效机制,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要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相结合,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三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包容性强、可流转、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四要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重点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让农村孩子享受公平教育待遇.
〔1〕李彦军.叶裕民.城市群内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2〕宁军明.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与趋异理论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刘丹,刘阳,李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09河南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