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传统,面向行业的模电理论教学研究

2013-04-02倪受春王祥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应用型电路

汪 俊,倪受春,王祥傲

(滁州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大,大量应用型高校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的电类应用型人才倍受青睐,高校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理论课程教学的诸多方面面临教学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1]是电子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且实践性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基本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很多电类课程的学习和以后从事电子行业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分为理论环节教学和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实验教学,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说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然而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各新建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提高,人才培养方案都作出了相应调整,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来说,教学改革迫在眉睫[2]-[4].

从各新建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等可见,各高校也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部分高校甚至过分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然而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如何改进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使其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教学实效性,成为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实践、理论两手抓

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教学,但实践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点需要掌握.从半导体基础知识开始,以PN结为基础,从器件内部载流子的角度介绍了基本半导体器件: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然后重点介绍了基于上述半导体器件的各种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应用场合等,需掌握的知识点多,且学生理解难度也较大.

部分新建应用型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一改传统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一味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比重,理论教学课时数大大压缩.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时压缩前在70到90之间,压缩后部分高校该课程理论教学课时数在60课时左右,如果考虑一学期放假所占用的时间,实际教学课时数更少.模拟电子技术一方面作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大量的理论知识点都是后续很多课程的基础;另一方面模拟电子技术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出,在该阶段被认为是较难的一门专业课程,学生理解其中知识点的难度较大,需要较多的理论课教学时数,否则长期问题的积累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厌恶该课程和专业.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理论课时压缩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学生素质应做不同调整.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有大量理论知识点作为后续课程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学生的平均素质相对本科一批差,综上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课时应选择70课时左右较为合适,应根据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手都要抓,不能过度倾向一方.

2 突破课堂,深入实践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理论教学主要采用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根据年龄层次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情况不同,教学方法可分为三种:(1)完全板书教学;(2)完全多媒体教学;(3)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教学,其中可分为两类:板书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和板书为辅,多媒体教学为主.

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发展相结合应用到教学的产物.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有颇多的优点,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现大量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音,图片和动画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通常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较好的教学方法是采用板书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它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的优点.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以上四种教学方法并非绝对某一种优于其它方法,如何找出适合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具体情况也不一样.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要求学生在熟悉半导体器件的基础上,掌握各种以半导体器件为核心的电路,具备分析电路和一定设计电路的能力.作为应用型较强的一门课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过分要求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原理,但需会分析各种以半导体器件为核心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理论计算,以便分析具体电路的性能和进行简单的小设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根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性质,从提高理论教学实效性的角度考虑,最大程度上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突破三尺讲台,理论教学可以是实践中完成.对于理论性强又必需的理论知识重难点可采用板书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的传统教学方式;体现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其他理论知识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利用具体电路对其电路特性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或者直接通过实验提出问题,然后理论介绍,最后再回到实验做验证,最大程度上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培养应用能力.

3 转变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课教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采用的均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低,常常一学期下来,对所学的知识大部分没有消化,模棱两可,特别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常常被电子类专业的学生们认为是本科阶段较难的课程,当然也不乏有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很好,但他们掌握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点,死的知识.当在实验或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出现时,很少有同学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作出解释,应用能力较差.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如何掌握各种电路并加以运用成为教学重点.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其实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多年前就被提出,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并不是很广泛.究其原因,可有以下几点:(1)教学课时的限制,采用启发式教学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需要的时间多;(2)教学观念的陈旧,大部分教师接受的教育方式并非启发式教学方式,同时不愿意改变一贯的教学方式导致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师少之又少;(3)启发式教学暂且没有展现其实际优势.

其实模拟电子技术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极其合适.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知识逻辑性很强,其中各种接法的基本放大电路是最基本最基础的电路,其它很多不同功能电路均是在基本方法电路的基础上做相应改进得出.可由实际生活所需各种电路为原型并分解,提出问题,并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随着环境温度,电源电压波动,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会漂移,引导学生思考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引入直流负反馈或采用温度补偿电路,采用不同方法应在基本放大电路的基础上做如何改进,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改进后的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工作原理以及改进后电路的性能并和基本放大电路做对比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改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倡导启发式教学;(2)带着问题结束每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相互讨论遗留问题;(3)利用理论教学时间适当开展讨论课,分成小组,由教师提出问题,各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充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

4 结合实际,制定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的内容和顺序常常参照教学参考书的内容和顺序进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自编教材较少,参考书一般采用国内外知名获奖教材.大部分学校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参考书采用的教材是由国内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康华光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和童诗白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少量学校采用学校自编教材或其他获奖教材.

获奖教材有其价值所在,但纵观这些教材,大多理论性较强,理论知识点丰富.其实不管是获奖教材还是没有获奖的教材,它们都有自己适合的应用人群,有其固有的优势,但基本上每本教材都或多或少存在结构、内容或其他方面的不足.

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年轻教师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年轻教师成了授课的主力军,然而大部分年轻教师授课仅依照学校所定的参考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和逻辑顺序也只依赖该教材.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电路层出不穷,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仅仅局限于某一本教材远远不够,不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应用型人才.

理论知识可用来指导实践或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然而很多学生发现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其中不乏有很多理论知识学习较好的学生.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必须具备理论运用于实践,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造成学生产生困惑是由于教学内容没有联系实际.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介绍的重点是各种以半导体器件为基础处理模拟信号的基本电路,仅对该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作介绍,不联系实际生活,一方面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的改进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参照多本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结合各教材优点,决定采用的教学内容及其逻辑顺序;(2)鼓励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特点且实际联系紧密的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3)分析具体电路,既要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也要接近生活实际,适当的以实际生活电子产品为例,如对实际生活中收音机、麦克风等内部电路进行分解,介绍其中出现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电路在其中的作用,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该电路的理解,同时激起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切实培养应用型人才.

5 小结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下产生,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从模拟电子技术理论实践两手抓、突破课堂、深入实践、转变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和结合实际,制定教学内容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应用型人才.

〔1〕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江巨浪,吴昭方,郑江云,等.《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3〕尉乔南.《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4〕高玉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应用型电路
电路的保护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解读电路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