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学森之问与龚自珍之忧——关于大教育的设想

2013-04-02王世朝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孩子教育

王世朝

(合肥学院 中文系,安徽 合肥 230601)

1 教育不堪其忧

近年来,从马加爵到药家鑫,再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投毒案,学校问题层出不穷。由此引发社会普遍关注,也同时引发了一轮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探讨。问题的焦点是,究竟是什么酿成了这些悲剧事件?目前国内的教育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①?南怀瑾先生生前说了一句话,他说:“当今天下父母以及老师,都在千辛万苦做一件事。那就是,都在障碍我们的幼苗。”这话虽然有点偏激,但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太多。有人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四个方面,即教育目标的功利化,教育资源的势利化,教育机制的一元化,教育管理的专制化。也有人将我们今天教育的产品概括为四有四无,即有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有体重没体格,有头脑没灵魂。还有人将现代教育造就的现代人描述为——眼界近视化,心胸狭隘化,目标功利化,情感苍白化,信仰虚无化,责任空洞化,理想庸俗化,能力公子化,体质瓷器化,脾气暴躁化,智力弱智化,是非模糊化,爱情麻木化,心性残忍化。盛行于大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只能培养出一代代有专业水准的小市民,整个民族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将丧失殆尽。历史的悲剧值得深思,当年以应试为典型特征的科举制度到后来积弊深重,导致教育完全偏离育人之道,“考其学业,科举之法之外,无他业也;窥其志虑,求取科名之外,无他志也”②。如果以此来对比现代教育,可以肯定地说有,现代教育有过之而无不及。

早在上上个世纪,龚自珍就发出了泽无才盗,巷无才偷,朝无才臣的旷世之忧,为此他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近两个世纪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11位教授联名发表了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 学生不堪其负

今天的儿童教育,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试教育越来越多的暴露出自身的缺陷。技术时代的功利主义也将狭隘和偏激注入家长和孩子的心灵。由此导致的人格扁平和心智缺失日渐严重。1919年鲁迅曾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一文中大声疾呼“救救孩子!”眼下,救救孩子又一次成了时代的呼唤,由孩子导演的悲剧时有发生。包括社会成功人士在内的许多人对待孩子常常是一筹莫展。应试教育,孩子学习不谓不苦,教师之教不谓不用心,家长为了孩子学习不谓不给力,但我们的孩子究竟学到了什么?一位家长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学生不算小学,光在中学阶段,读过的书就有300斤之多。按古代的车的载重量,一车充其量也就一千来斤,五车大概是5000斤。而古人所说的书是竹简,其文字容量不及现代书本的百分之一。由此算来,若用现代书来装载古代文献,五车也不过50来斤。古人往往以“学富五车”来形容学识的最高境界,其所咀嚼过的文字量只是现在一个中学生的六分之一。问题是如此大量的学习并没有让一个中学生得到了应该习得的东西。在思想方面,对世界的认识依然是模糊的,不知如何做人。在生存技能上也没有一技之长,不知如何做事。在体能方面,基本上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拎。在学习方面,尚不具备自己独立做学问的能力。中学毕业后还远远没有达到独立谋生或发展的水平,更不用说有所成就了。已是十八九岁的小青年了,不关心社会,不会待人接物,不会购物,不会独自旅行。我们常哀叹中国难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照这种情况,出了才怪。对于孩子的智力投资,家长们总是特别舍得,但是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关注的就非常少了。许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提供各种课外培训班,认为学习好就完成任务了,却没有帮他构建一个充实的内心世界,没有给他一个精神健康成长的方向。越是发达的大城市,越是精英高知的家庭,这个孩子小时候上的各种辅导班、学前班越多,而在家里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一起分享家务劳动的时间越少。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很多家长陷入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难以自拔。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但我们的父母却把人生误当成百米冲刺。中国孩子的起跑线已经从高考提前到了幼儿园,更有甚者提前到了胎教。今天的儿童有很多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是“累死”在起跑线上的。有学校公开宣言:“只要没学死,就往死里学。”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中小学生的日均睡眠时间比国家规定的少了1小时24分,在全球范围内垫底。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的最直接原因,因为儿童的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夜的睡眠时间分泌。日睡眠不足9个小时的小学生,发生肥胖的概率是对照组孩子的四倍。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今天建议家长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邓小虹说,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在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80%的青少年的心理疾患未被大家关注,以至延误病情,带来严重的后果。在美国16到24岁的亚裔女性中,华人的自杀率最高,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亚裔本科学生自杀率是全美大学平均自杀率的三倍。究其根源,是在一种高压模式下和应试教育环境中形成的人格,缺少如何为自己负责,如何选择、判断和处理各种问题,如何自我控制和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的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又不愿求救心理医生,因而患有心理疾病的概率相当高。这种分析相当深刻。所以许多家长期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事与愿违,赢在起跑线却输在了终点上③。

3 教导不堪其谬

教育的失败是人类不幸之大不幸,必须慎之又慎。毁掉一代人很容易,只要给他们错误的教育,但成就一代人则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鲁迅在《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一文中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在鲁迅看来,我们的祖先和我们自己,就是被一代代、一本本启蒙用书“熏陶下来的”,中国传统蒙学重视蒙养,而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旨归,这与现代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所谓“蒙养极大事,亦最难事。盖终身事业此为根本。”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时下一些流行的教育口号,有些简直匪夷所思,但却每每被人奉之为金科玉律。

首先我们来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一条。我就纳闷了,一个民族的未来,一点苦都不能承受还能有什么出息?这样娇生惯养,如何能造就出大师?美国学者成中英认为,传统儒家孝的伦理是以父母为价值核心的,而现代西方权责伦理是以子女为价值核心的,如果儒学的伦理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则现代西方权责伦理应该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中国社会正在从以父母为价值核心转向以子女为价值核心。举个例子来说,《二十四孝》里有“郭巨埋儿”,郭巨在母与子之间的选择就是典型的以父母为核心的文化价值取向。他的理由虽然荒唐,但郭巨却言之堂皇④。现在反过来了,在父母与子女之间选择,多半会偏向子女。为了孩子,什么都舍得。但对待父母则另当别论。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今天的教育,不只是金力,更是精力。许多家庭,为了孩子,父母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一切。所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听起来令人肃然,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但细细一想,多少有不够理智,不够理性的地方。中国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以父母为核心的传统家庭伦理走向以孩子为中心的现代家庭伦理。在许多地方,我都遇到过无助的家长,无助的眼神,沉重的叹息,没完没了的向人倾诉,四处打探心理医生。眼泪,绝望,声嘶力竭。恨铁不成钢。整个家庭,全部人生都被孩子搞乱了。有的父母才三十多点,就绝望的没有活下去的勇气。生活毫无趣味,毫无乐趣。柳宗元有篇散文叫《种树郭橐驼传》,借种树之道谈执政之理,其中种树高手郭橐驼的种树经就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其他人则不然,“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样不理智,不理性的爱也同样存在于今天的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就是一例。现在的家庭,往往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妈六个大人带一个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管孩子适不适合,喜不喜欢,只要是家长认为好的,都一味地让孩子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这种一味纵容式的溺爱,怎么能够造就一个民族的未来?

再来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一条,也是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一切为了孩子”,那你自己呢?你也是人,也是人之子,怎么一有了孩子就不顾自己了呢?再说“为了孩子的一切”,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的的一切你能大包大揽的全承包吗?孩子都是一颗没发芽的种子,最后长成什么,不完全是家长的意志决定的。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善待儿童的最好做法是顺应自然,家长的智慧应该在这里。

再来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条,简直是混蛋逻辑,这是强加给教师的紧箍咒,是对教师的霸王条款。虽然历史上有教育万能论⑤,但就像上帝不是万能的一样,教育万能也是神话。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要 “因材施教”,很显然,他承认人是有差别的,否则干嘛还要因材施教呢?不是人人都可以考满分,成状元。晋代陶渊明有《责子》诗,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几个孩子,你要是老师,你能怎么样?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自己学问不可谓不大,他熟读儒家经典,精通老庄,且有“猛志逸四海,鶱翮思远翥”之“佐君立业”的远大抱负。但他拿自己的孩子毫无办法。面对这一大群不争气的孩子,真亏他老人家想得开,还有恁般兴致一个劲地喝酒,活得酣酣畅畅。难怪林语堂在评说其生活方式时会如此动情地说:“陶渊明的心灵已经发展到真正和谐的境地,所以见不出他内心有一丝一毫的冲突。在陶渊明身上,积极人生观已经丧失了愚蠢的自满心,玩世哲学已经丧尖锐的叛逆性。”陶渊明生活在古代,还有田种,要是活在当下,这五个儿子足以要了他老子的命。还喝什么酒。

再来谈谈“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一条,经常在各种培训机构的宣传单上见到。每一个孩子都是妈生爹养的,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有赢就有输,为什么你的孩子就要赢人家的孩子?一方面是外在环境越来越复杂,诱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孩子又越来越宝贝,结果显而易见,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头痛。这么一个宝贝疙瘩,放在这么复杂糟糕的环境,谁不头痛,谁不打伤脑经?加上应试教育体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单一的评价体系,单一的考核标准,单一的价值认知体系,造成巨大的压力,放在家长肩上,转嫁到孩子心上。狼爸、虎妈,一个个粉墨登场。专制家长、专制文化、专制教育。一个人成功了,现身说法,比如,高考状元介绍学习经验,谁谁的父母传授教子秘方。家长人山人海。加上社会不理智的推波助澜,比如一个地方出了高考状元,地方政府,学校、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等等蜂拥而上。对于孩子的智力投资,家长们总是特别舍得,但是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关注的就非常少了。叶圣陶的名言“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非常发人深省。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健全的公民,要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有家庭的责任,可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改变,这是我最想对中国家长们说的。在大环境暂时改变不了的时候,面对“是给孩子提供一个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小时还是多上一门课”的问题,家长们的选择至关重要。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不久后,有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杜鲁门)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的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有这样的母亲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这样的母亲养育出出色的孩子也是自然的。一个人本本分分,诚诚恳恳,为什么不被认可,我们得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我们为什么非得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非得赢在起跑线上?每一个孩子都是妈生爹养的,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有赢就有输,为什么你的孩子就要赢人家的孩子?溺爱、攀比、盲从、狭隘、虚荣等等是造成今天教育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归结一点,就是家长、社会不理智,不理性,对教育的曲解与误解。

4 突围与大教育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基于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流弊深重。源于人们对当前中国教育的深度不满,有人直接把孩子送出国或者干脆放弃教育,这就是出国热和新读书无用论⑥。据统计,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比2010年度增长了19.32%。这个数字说明什么?以每届招收4000人,在校学生16000人的大学来算,每年有100所大学的学生放弃在国内大学就读,换句话说,也就意味着有100所大学招不到学生。这种情形正在加速度发展。新读书无用论的出现对我国高等教育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一种讽刺,其社会影响程度十分深远!新读书无用论的不是对知识本身的否定,而是对读书所带来的收益持否定态度,过高的高等教育支出与日益微弱的教育回报率矛盾十分突出。新读书无用论的出现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读书的预期效益在降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质疑,寻求改变命运的其他途径的增多。由此观之,应试教育前途堪忧,针对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的唯分数论,有人尖锐提出“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光有成绩过不了明天。”应试教育已到了众怒难犯的垓下之困。如何突出重围,我的看法是,首先要还原教育的本质,那就是教育是尊重人还是在异化人?在人生教育与谋生教育上是偏执于前还是偏废于后?

被称之为二十世纪的智者的罗素认为现代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太偏重于获得某些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用公正观去开拓人类的心魄。为了保证把学生看作目的而非手段成为可能,教育者必须具有对人类优秀品质的正确理解。他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不论品质还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这种爱主要是由把儿童当作一种目的的感情所组成的。”罗素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措施,那就是培养和造就有“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的理想品格的人。而现有教育所导致的诸如懒散、怯懦、冷酷和愚笨等等坏品质,将被理想教育所产生的勤奋、勇敢、善良和聪慧的美德所替代。罗素断言:“教育是使人类开辟新世界的钥匙”⑦。他说:“一个由具有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的人们组成的人类共同体,只能靠与迄今为止的任何教育迥然不同的最高度完美的教育来创造。在这个人类共同体中,几乎人人是幸福的”。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将大学概括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罗素所言的高度完美的教育在我看来就是大教育,大教育首要就是包容和宽容,也就是蔡元培所谓的“兼容并包、囊括大典”。我认为,大教育必有四维,即高度,广度,深度和厚度。

首先来谈谈高度。《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的教育理念就是大教育,“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为我们指示教育的高远境界。教育最忌讳庸俗的市侩主义,狭隘的个人主义以及自私自利的投机主义。教育必须培养人类高贵的气质,造就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儒家教育往往是以天下为其看待问题的原点,以人类为其审视问题的出发点,此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们的尚“仁”、尚“义”、尚“礼”、尚“智”、尚“信”的观念以及他们反对战争、暴力等皆基之于此。而道家比儒家更有过之,往往是以天地为其看待问题的原点,以万物为其审视问题的出发点。他们的尚“虚”、尚“无”、“齐物”、“顺从”的观念以及他们反对人为、绝学弃智等皆基于此⑧。“大同”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相当于西方的“乌托邦”。这种思想源远流长,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关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和儒家的“大同”理想。其中儒家的大同理想影响深远。《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⑨,以殉道者的情怀将生命供奉于对“善”的坚守。所以,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性,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关怀。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其次来谈谈广度。教育之大必须引导学生“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於典坟”,多读书,读好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幽深玄远。仅以礼乐文化之一端而言,就有普世关爱,乐善好施的利他性价值取向。正如孔子所言“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曲礼上》:“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这就包含了以德为贵,自谦并尊重别人,讲究施惠与感恩。无论富贵或贫贱,都互相尊重,互利互惠。尤其重视对于负贩者、贫贱者的尊重,体现的是“礼”的和谐功能与和谐原理,富含深刻的文化内涵。“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⑩。“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⑪。荀子推崇“礼”为“道德之极”、“治辨之极”、“人道之极”,因为“礼”的目的是使贵者受敬,老者受孝,长者受悌,幼者得到慈爱,贱者得到恩惠。提出了“安民”、“惠民”、“利民”、“富民”、“教民”的要求,“修己以安百姓”⑫。“养民也惠”,“使民也义”⑬,“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⑭,“因民之所利而利之”⑮,反对滥用权力,对百姓“动之不以礼”⑯。由此可见,“礼”无论是在兼济天下的治国安邦的大业还是在独善其身的日常人情往来的小节上,都具有普适性。其规范、有序、崇义、扶弱的因素;轻财重礼、不骄不淫、相互沟通与理解的内涵;和亲、谐民、仁爱、交融的精神,无不倡导走出自我,关爱他人,坚守本分等普世价值。

接下来我们谈谈深度,大教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开化心智,引导学生深思凝想,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古人关注恒理常法,诚如欧阳修所言“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不像现代人,为了哗众取宠,不惜标新立异。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苹果掉在牛顿头上能萌生万有引力,而兔子撞死在宋人的田间地头只能闹出守株待兔的千古笑话。深沉幽远,深刻犀利的传统文化经典处处蕴藏着贤圣明达的睿智。比如我们今天所说的可持续发展,在荀子笔下早有论述。他说:“礼起之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也,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与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⑰。再比如说现在提倡多元文化,古人也早有关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⑱。“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⑲。正因为有多样性、有差异,才有创造之源。最后我们来谈谈厚度。教育之大,必须拒绝肤浅,抗拒单薄,克服浮躁。李约瑟《剑桥大学序》中总结出剑桥大学“兼容并包、囊括大典”的气度,他说:“你也许是个持自由主义思想,正在攻读英国语言和文学的青年,同对面房间的那位学生物化学的爱尔兰人相善,同楼上宿舍那位学法律的尼日利亚人和另一位学神学的苏格兰人友好,住在楼房顶层的,也许是一位从新加坡来此攻读物理的华人,他的对门是一位学经济的英国共产党人。其结果是,学生们在一起,没完没了的谈天说地,没完没了的品饮咖啡。同窗三年后,如果你还没有确立你的人生道路,那就会令人感到诧异了。可以说,剑桥每一个学院,都是由学系不同、社会出身不同、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不同的人混合而成,这些学院将整个剑桥大学变成一个奇妙的熔炉”⑳。在一次毕业典礼的讲话中,身为耶鲁校长的赖文曾明确指出,耶鲁并不打算为二十一世纪制造一批只精于运算、理财和做买卖的实业家,或只懂得操纵媒体做有效交流的从政者。耶鲁要培养的是二十一世纪的引路人,他们要有创造性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能力在自己精通的专业知识之外思考更为广泛的问题㉑。

注释:

①我国目前有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3.67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权威部门典型调查资料表明,一些未成年人从10岁至12岁就开始犯罪,到14岁至15岁时就已经能作大案;而且不满14岁的少年儿童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出现迅猛增长的趋势。针对这一严峻现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②汤成烈《学校篇》:“自明科举之法兴,而学校之教废也。国学、府学、县学徒有学校之名而。考其学业,科举之法之外,无他业也;窥其志虑,求取科名之外,无他志也。”有鉴于此,“君子患之,退而讲学,于是立书院以救学校之失。”书院教育是古代官方学校教育的补充,书院盛于宋初。唐末五代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官学废弛,教育事业多赖私人讲学维持,宋初的统治者仍在忙于军事征讨,无暇顾及兴学设教,于是私人讲学的书院遂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影响极大、特点突出的教育组织。宋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这些书院一般是由私人隐居读书发展为置田建屋,聚书收徒,从事讲学活动;设置地点多在山林僻静处,后世认为这是受了佛教禅林精舍的影响。

③今天的应试教育与科举考试一样,将巨大的压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由此导致的悲剧不胜枚举,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书夜苦之。中间此科久废,政和后稍复,于是亦有偶中者。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④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有诗赞曰: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郭巨埋儿”故事在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宋代《太平广记》、元代郭居敬《二十四孝》、明代《彰德府志》等书中均有记载。

⑤教育万能论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代表人物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把教育看作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否定遗传的差异性和个体人格的差异性,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爱尔维修的教育观代表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但陷入“意志支配世界”的唯心史观。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也曾说过,他可以用特殊的方法将一打健全的儿童任意加以改变,把他们培养成为医生、律师、乞丐、盗贼等。否认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断言人与人之间的才智差异也仅仅是教育造成的,即“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⑥建国后一共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社会思潮。第一次出现在文革后期,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为表征。当时的理由是“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不学ABC,照样干革命”。学校停课,学生停学,知识成了一种罪恶,是“臭老九”。第二次的“读书无用论”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由于体制等原因,出现脑体倒挂现象。于是就泛起了“读书无用论”。第三次的“读书无用论”即“新读书无用论”,首先在农村出现,进而蔓延至全社会。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面临无能为力的三大难题:一是高考的公平性已经不如以前;二是高昂的学费让贫困的家庭感到大山一样的沉重;三是花费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不能找到工作。在这种无奈之下,贫困的农村家庭无奈地放弃子女教育。

⑦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

⑧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吕氏春秋》。

⑨《孟子·尽心下》。

⑩《周礼·春官·大宗伯》。

⑪《荀子·大略》。

⑫《论语·宪问》。

⑬《论语·公冶长》。

⑭《论语·学而》。

⑮《论语·尧曰》。

⑯《论语·卫灵公》。

⑰《荀子·礼论》。

⑱《礼记·中庸》。

⑲《周易·系辞传》。

⑳剑桥大学,1209年创办,1284年创立第一个学院——彼得豪斯学院。现在有30多个学院。剑桥共培养了78诺贝尔奖得主,5位英国首相。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剑桥校友——印度的甘地,新加坡的李光耀等。我国著名学者严复、丁文江、赵忠尧、徐志摩、华罗庚、萧乾、叶君健等。

㉑耶鲁大学,1701年创办,最初是教会学校。教授治校是耶鲁的最突出的传统,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耶鲁培养了13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美国总统。我国许多著名学者,知名人士如容闳、詹天佑、马寅初等均留学耶鲁。

[1]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王世朝.《孟子》导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4]梁启雄.《荀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吕仁友.《周礼》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8]汤成烈.学校篇[M]//经世文续编:卷65,清光绪3年思补楼本,1897.

猜你喜欢

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