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空间规划视角的我国产城融合研究述评

2013-04-02沈永明陈晓华储金龙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产城开发区规划

沈永明,陈晓华,2,储金龙

(1.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2.池州学院 皖江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安徽 池州 247000)

基于空间规划视角的我国产城融合研究述评

沈永明1,陈晓华1,2,储金龙1

(1.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2.池州学院 皖江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安徽 池州 247000)

进入“十二五”规划时期,产城融合的概念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从空间规划的视角,总结了我国产城融合规划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产城融合的概念及空间特征 、产城融合的相关理论 、空间模式以及规划实践等方面。 评析了研究的贡献与不足,指出急需探索一套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方法,指导各层次规划实践,为国内产城融合规划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产城融合;空间规划;研究综述

“产城融合”的提出与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及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密切相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掀起了一股建设开发区的热潮。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这种在城市边缘或郊区建设功能单一的开发区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出现了工业围城、园区围城的发展困境。一方面造成了城市空间拓展受限,另一方面工业园区、开发区等的功能发展和完善也受到限制,如职住不平衡、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设施缺乏、以及所带来的城市交通拥挤、潮汐式交通等问题[1]。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推动城市与产业的同步协调发展已势在必行,本文将从空间规划的研究视角,对我国产城融合规划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分析其可借鉴之处及存在问题,通过对现有相关研究的总结分析,对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一判断。

1 产城融合的概念及特征

1.1 产城融合的概念与内涵

对于产城融合思想的相关研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像早期的城市功能分区思想,就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二战以后,一些欧美国家对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城市和新建城市基本上是按照合理的功能分区原则来规划和建设的。生产地域综合体思想于1948年由当时苏联经济地理学家提出,起初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空间组织形态传入中国,而后于1960年代被介绍到欧美等西方国家。到了1970年代,美国郊区化趋于成熟,出现了“边缘城市”,即位于原中心城市周围郊区发展起来的商业、就业与居住中心。199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将“边缘城市”的概念引入,并与我国的开发区建设相结合,从产业更新升级、用地集约高效、设施改善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对我国开发区建设进行了探讨[2-4]。可以认为,以上这些理论与实践是早期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内容。

直到最近几年,学者们将“产城融合”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提出,并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林华认为,产城融合首要是居住与就业的融合,核心是使产业结构符合城市发展的定位[5],这显然是力图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服务于城市功能的提升。许健,刘璇认为“产城融合”的内涵是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6],这是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描述产城融合,但还是过于笼统。而陈云将目标定位于以产业区建设促进新城发展,认为产城融合主要应服务于集居住区、工业区和商贸区于一体的相对独立的新城建设[7]。同样,以城市新区为研究对象,刘荣增,王淑华认为目前在新区建设时,产城融合一般包含三层涵义:一是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完善同步;二是城市新区产业的选择和布局要符合整个城市的发展定位与性质;三是城市新区与老城区的有机融合[8]。

还有学者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来解读“产城融合”的内涵,认为产城融合主要包括人本导向、功能融合、结构匹配。其中结构匹配是产城融合的核心,只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相互匹配,才能真正实现产城融合发展[9]。

另外,也有学者提出了“产城一体”的概念,与“产城融合”大体相似,即在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对产业与城市在空间、用地和功能上的布局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共生共融、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10]。其内涵包括功能复合、以人为本和职住平衡,在空间上表现为具有特定主导产业、拥有相应生产服务配套功能,并集居住及其配套功能于一体的地域单元。

综上所述,“产城融合”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针对既有的开发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公共配套设施,使其成为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的独立新区(城);二是针对新建的城市新区,在规划、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做到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完善同步,建设功能完整的新城区。最终实现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

1.2 产城融合的空间特征研究

学术界对于产城融合的特征进行了诸多探讨,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和各功能空间的融合布局是探讨最多的内容,也是产城融合的核心特征[11]。其中,功能复合就是打破生产区、生活区、服务区等空间上相互隔离的状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实现居住、工作、交通、服务等功能的融合;配套完善是根据新区的主导产业配套相应的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各功能空间的融合,根据空间主导功能的不同将产业、生活、服务、生态等空间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进行组织[12]。

李学杰则认为产城融合的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城市功能的协调,注重功能上的契合,协调好产业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和匹配的产业体系;(2)有机单元的联系,将城市不同的功能区看作是城市发展彼此联系的空间网络单元,产业空间格局和城市总体格局能实现有效的衔接,构建起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3)要素的有序流动,通过资源要素实现城区、产业功能区、郊区等不同区域空间的内在联系和双向互动,以实现不同的要素资源在区域范围内较为合理的配置,从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提升[13]。王丽华认为“产城融合”最终表现为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14]。

总体来看,有关学者对于产城融合特征的认识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大体上相同,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1)产业体系与城市发展相匹配,两者在功能上协调契合;(2)产业区、生活区以及生产生活服务区等功能在空间上混合布局;(3)低碳交通出行,缩短通勤距离,实现公交和慢行交通主导。

2 国内产城融合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产城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

邓伟根等以园区与镇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园镇融合动力机制的内涵,并着重分析了园镇融合动力机制四个方面的表现,分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拉力,政府职能转变和制度安排的引力,以及园区经济自我扩展的张力,从而进一步说明园镇融合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15]。周旭霞,杨仁发探讨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认为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是技术创新,外部动力是政策支持,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产业融合的策略[16-17]。

另外,有学者探讨了开发区空间生长、转型、空间整合等方面的动力机制,作为产城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开发区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自然力、政府力、市场里、社会力四个层面的动力,以及城市空间的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18]。开发区转型与空间整合的动力机制包括外部拉力、内部推力及耦合的相互作用力,外部拉力是指经济全球化环境和国家政策的策动力,内部推力是指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变的推动力,耦合的相互作用力是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促进力[19-20],而增长极机制(集聚与扩散)是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21]。此外,袁新国以南京江宁经开区启动区为例,分析了开发区再开发的现状,并探讨了政府、区位、产业升级等开发区再开发的动力机制[22]。

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对产城融合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还不够明确、系统和全面,通过这些研究总结出产城融合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点:(1)集聚与扩散机制;(2)政策导向机制;(3)产业升级驱动机制;(4)城市功能转型机制。

2.2 产城融合空间模式研究

产城融合在近几年才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魏祖民总结了五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1)旧城改造提升型,是指通过改造老城区环境,达到产城融合的目的。(2)城市综合体拓展带动性,就是通过建设城市综合体,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实现产业和城市同步发展。(3)产业园区拓展转化型,即通过产业园区的转型提升,使单一生产型区域向功能复合的新城区转型。(4)都市功能区带动提升型,即通过都市型服务功能区块建设,提升生产性和生活型服务水平,成为带动作用明显的城市功能区块。(5)新城引领型,顾名思义就是新建一个现代化城市或城区,以产城融合理念贯穿于新城规划、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23]。周海波从制造业与服务业集聚区互动的角度,提出了产城融合的四种空间模式:(1)主城区包含提升模式。(2)边缘生长融合模式。(3)点—轴式拓展模式。(4)卫星城组团发展模式[24]。

另外,开发区再开发与产城融合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王兴平等以长三角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开发区的空间区位、自身规模及转型方向,将开发区再开发模式分为四种类型:(1)综合新城型;(2)产业社区型;(3)纯产业区型;(4)消亡空间型[25]。

由此可见,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产城融合的规划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明确的发展模式。认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不应该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地区发展阶段、产业类型、城市功能等的不同,其发展模式也有差异。

2.3 产城融合路径与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刘畅等提出从功能单一的产业区转变为产城融合的新城区具有一定的实施路径,首先发展产业,然后为产业人员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最后在城市滨水地段、轨道交通站点等地区打造新区中心,通过分步骤有秩序的推进,实现产城融合[12]。林华结合青浦新城实际案例,提出青浦新城实现产城融合的具体途径:(1)着力提高新城建设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形成人口与产业的良性循环;(2)探索工业用地腾笼换鸟的途径,为产业跨越式发展创造更多空间;(3)推进新城与工业园区空间整合[5]。王峰玉结合桐城市双新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实践,提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思路,包括产业发展集群化、园区功能复合化、空间布局多样化、环境建设生态化以及与城镇发展一体化[26]。

另外,还有学者从开发区转型的视角提出了开发区向新城区转型的空间实施路径:(1)从单一产业区空间模式向多元功能共生的城区模式转变;(2)调整开发区用地结构,大幅提高城市型用地比例[27]。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产城融合提出的规划思路与对策虽有所不同,但大体原则相似,都是从产业选择、功能布局、空间结构、交通组织、设施配套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来进行阐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2.4 产城融合规划实践研究

(1)成都天府新区规划。在规划中提出了“产城一体单元”的理念,包括职住平衡、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绿色交通、布局融合五大特征。其中职住平衡是指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居民中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根据发达国家产业新城的经验,规划职住平衡比达到60%以上;功能复合是将生产、居住、服务等功能高度复合,转变原有产业与城市功能隔离的状态;配套完善是指在产城一体单元内,根据不同的主导产业和功能,规划配套相应的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绿色交通是指出行以公交和慢行交通为主,实现通勤距离不大于6km,出行时间不大于30min。

成都天府新区的产城融合规划实践是一个相当成功的规划,是最为系统全面实践产城融合这一理念的典型案例,指导天府新区建设成为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以带动成都甚至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

(2)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深圳市新一轮产业布局规划以“产城融合”为目标,采取“全产业口径、全空间布局”思路,结合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组团化发展策略,在空间格局上,在全市形成“市——分区组团——产业分区”的三级空间层次。规划设计了三阶段产城互促推进实施路径[28]。第一阶段为功能整合阶段。第二阶段为重点地区组团化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组团式空间结构形成阶段。

规划实践可操作性强,在确定了规划目标后,分阶段推进实施路径,并以法定图则编制的基本单元标准分区为接口,将总规确定的工业用地指标分解到各个标准分区中,强化了规划衔接和指标落实。这是整个城市层面产城融合规划实践实施较好的一个案例。

3 研究述评及展望

3.1 研究述评

“产城融合”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在多年前已经被提出,而在近两年,尤其是“十二五”规划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后才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众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具体案例分析,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学科角度来看,经济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参与这个领域的研究;(2)总结出了一些产城融合空间模式,为实现产城融合提供了现实途径;(3)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一系列规划思路和对策,提高了产城融合规划的可操作性。虽然如此,但目前对于产城融合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内容比较散,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城融合规划研究体系,主要表现为:(1)研究缺乏针对性,对产城融合还没有明确的定义;(2)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城市新区,缺乏对区域层面产城融合的研究;(3)对产城融合的内在机制缺乏深入的研究,以致不能提出有效的规划策略;(4)规划实践方面还不够成熟,没有丰富的实际参考模式,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3.2 研究展望

根据以上我国产城融合理论及规划实践相关研究的不足,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深入区域调研,收集足够的基础资料,在充分认识我国产城关系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规划的研究;(2)进一步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借鉴国外有关产城融合的成功案例及理论,同时灵活运用于我国的产城融合规划;(3)加强区域层面产城融合的研究,力求在更大的区域层面更好的实现产城融合;(4)加强规划管理的研究,规划后的管理对规划的实施效果影响很大;(5)建立一套产城融合的规划方法体系,指导各层次的规划实践,为国内产城融合规划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1]王峰玉.从开发区到产业集聚区的转型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4):75-78.

[2]赵鹏军,彭建.“边缘城市”对城市开发区建设的启示——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54-57.

[3]袁新国,王兴平.边缘城市对我国开发区再开发的借鉴——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6):95-101.

[4]程慧,刘玉亭,何深静.开发区导向的中国特色“边缘城市”的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2(6):50-57.

[5]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5):30-36.

[6]许健,刘璇.推动产城融合,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以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修编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2(1):13-17.

[7]陈云.“产城融合”如何拯救大上海[J].决策,2011(10):52-54.

[8]刘荣增,王淑华.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J].城市问题,2013(6): 18-22.

[9]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S1):99-103.

[10]姚南,李竹颖.“产城一体”理念在山地城市新区规划中的实践——以广元市三江新区为例[J].规划师,2012(6):38-42.

[11]刘瑾,耿谦,王艳.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规划师,2012(4):58-64.

[12]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S1):104-109.

[13]李学杰.城市化进程中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探析[J].经济师, 2012(10):43-44.

[14]王丽华.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及策略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 2012(31):29-31.

[15]邓伟根,陈文和,苗李娜.试析园镇融合的动力机制[J].岭南学刊,2004(4):76-80.

[16]周旭霞.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56-59.

[17]杨仁发,李亚云.江西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广场,2007(6):19-20.

[18]陈任君.城市开发区空间生长机理与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9]王雄昌.我国开发区转型的机制与动力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10):15-19.

[20]魏广君.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整合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09.

[21]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J].城市规划,2003(3):20-25.

[22]袁新国.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区再开发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10(12):29-34.

[23]魏祖民.共生共荣共和共享:加快提升镇海产城融合发展水平[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3(2):7-11+6.

[24]周海波.产城融合视角下服务业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以盐城环保产业园为例 [C]//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协调组.第十二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协调组,2013:6.

[25]袁新国,王兴平,滕珊珊,黎智辉.长三角开发区再开发模式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1(6):77-84.

[26]王峰玉,郑军.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桐城双新经济开发区规划探索[J].小城镇建设,2012(2):90-93.

[27]买静,张京祥,陈浩.开发区向综合新城区转型的空间路径研究——以无锡新区为例[J].规划师,2011(9):20-25.

[28]贺传皎,王旭,邹兵.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12(5):30-36.

[责任编辑:余义兵]

TU984;K901

A

1674-1104(2013)06-0077-04

2013-11-03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09);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0A247);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0SK509)。

沈永明(1987-),男,浙江湖州人,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陈晓华(1964-),男,安徽贵池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产城开发区规划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