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编 letters
2013-04-02
读与编letters
Letter From Readers
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GDP,是一个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经济指标。但是,近年来,GDP中心主义与片面的政绩观结合在一起,正在蜕变成GDP崇拜,导致了社会发展的某些偏差。在单纯以GDP为目标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资源代价、社会价值以及人本关怀往往被忽视了。7月8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推出了《GDP唯上,将致华北平原消亡》的报道,引人深思。
尽管从理论上说,GDP、人均收入和幸福感之间有一种逻辑的关联,前者的提升是后者提高的动力和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往往GDP高的地方,人均收入不一定高。
虽然GDP指标只是规划中的追求目标,但在目前的官场生态中,只要定了目标,地方官员总会千方百计想法子去“实现”,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政绩评价。于是,为完成目标,各地都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惜代价。
从现代化进程来说,在起飞阶段,现代化的主题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的初步积累。在走向成长的阶段,现代化的主题发生了转变,人们开始关注和讨论“社会公平”、“发展满意度”和“幸福感”问题,财富将不再是人们感到幸福的唯一要素。
江苏吴学安
民生周刊MINSHENG WEEKLY
记者手记
Notes
2013年堪称中国大学生“就业焦虑年”。我和同事吕天玲、陈沙沙来到炎热的湖北武汉,采访完成了2013年第20期的封面报道《最难就业季调查》。
在炎炎夏日中,我们走访了多个大学生招聘会,感受到的却是冷酷无情。当看到有些招聘单位嫌求职者太多,在选择了几份学生简历后,便将多余的简历当场撕碎扔进提前准备好的箱子时,我感到如掉进冰窖一般寒冷。
还记得毕业生杨涛的话:“半年多来,我满怀期望先后到十几家单位毛遂自荐,但接待人员都是一脸的不耐烦,往往一句‘我们这里不要人’,便把我打发了。”
如今的他,经常睡不好觉,会半夜3点钟起来,看有没有邮件。哪怕收到一条短信或邮件,他都会激动不已。
招聘会是大学生求职的主要途径。求职者满怀热情地前来求职,那一份份求职简历都是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的。用人单位能不能以更真诚、更负责任的态度善待这些求职者呢?哪怕多一点笑脸、多一点理解,都会给在就业困境中挣扎的大学生们一些心灵上的慰藉。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学生的档案被视为“第二身份证”,有的高校硬性要求学生将就业协议书作为提取档案的“通行证”。许多学生为了档案不被发回原籍,不惜签下假合同……
虚假的就业率,容易掩盖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使有关部门认识不到真正的问题。在这个最难就业季中,受各种“利益”伤害的最终还是无辜的学生们!
本刊记者刘芯邑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