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性格,两种命运
2013-04-01陈颖
陈颖
苍凉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一位身着戎装的男子被重兵重重包围于乌江边。面对茫茫江水,他怅然回望。瞬间,手起刀落,刺目的鲜红从他的颈间飞溅而出,在天空绽放出一束妖异的礼花,映着西天的残阳,格外惨烈悲壮。这,就是一代英豪项羽的悲惨结局!
庄严华彩的礼乐奏起,一位身着龙袍的男子在诸位大臣的注视下缓步走向那把象征权力顶峰的龙椅。他蓦然转身,轻挥衣袖,傲视群雄。他的眼中流露出对大汉未来的期盼,他坚信他会让天下百姓富足安康。这,就是开创大汉基业的汉高祖刘邦登基的场面!
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何种缘故,造成了这两位绝世英雄截然不同的命运。读罢《史记》,我终于明白了:性格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命运的迥异。
项羽是一个过分注重义气、率性而为的人。在鸿门宴中,刘邦的几句好话令他立刻放下了戒备之心,甚至心生愧疚。他认为:自己和刘邦是并肩作战的好战友,自己原不该那样去怀疑他。他不耍心计,甚至不屑于耍心计,他的心就像一张白纸那样干净纯粹。同时,他又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本来以他的勇猛加上范增的计谋,定能夺取大好河山。或许因为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所以不听从亚父的劝谏,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制伏刘邦的机会,最终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的心中有太多太多的羁绊,也影响了他的前行。他临死前说的那句“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出的那首歌谣便是最好的明证。这一切的一切,表明了他性格中致命的缺陷,而这些缺陷注定了他只能成为一位悲剧英雄。
而刘邦是一个善于隐忍、知道进退的人。他深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赴鸿门之宴,态度卑微,收敛起自己一贯的痞气和傲气,赢取了项羽的欢心。他的默默隐忍换来了最终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刘邦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他手下人才辈出:张良、韩信、萧何……正是这些文韬武略之臣帮助刘邦夺得了锦绣天下。很多常人难以掐断的情丝(包括父子间的亲情)在他那儿都可以视若浮云……这让他在一般人眼中多少显得有些无情,但这却是他撇开各种人生羁绊的最佳手段。这样的性格成就了他,让他最终登上帝位,成为汉朝开国大帝,甚至由此成就了大汉长久的辉煌。
项羽优柔寡断的性格促成了他的悲剧人生,刘邦的隐忍明智成就了他的千秋霸业。两种性格注定了两种不同的命运。回首过往的历史,细细考究那些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古人的是非功过,我越来越相信:性格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点评:
我们固然不能把历史发展的因缘简单地与历史人物的性格一一对应,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性格常常是这个人的行为举止的决定因素。西谚有云:“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就像刘项之争,其结果固然与诸多的社会因素(诸如天时地利)有关,但他们二人的性格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最终的走向。也正因为刘项的胜败与正义和非正义无关而跟二人性格攸关,所以后人在分析这两位历史人物时,往往给二人均冠以“英雄”的称号,甚至舆论还会偏向于失败者项羽一边,为这位“失败的英雄”扼腕叹息。不过叹息过后我们需要的是汲取教训,养成自己良好的性格,让良好的性格导演出我们美好的人生!
(指导老师:王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