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得不说的“伪”招商

2013-04-01武彬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3年2期
关键词:旧城招商引资招商

武彬

招商引资是政府乃至关联金融机构的综合性行为,本文将记录不同部门面对这一行为的反应和思考。

招商局:难言之隐

商务局、招商局等政府部门作为招商引资这一政府活动的主体业务部门,对招商引资活动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体会,也有着许多难言之隐。

“大项目太少。”这是某县政府干部的感叹,“从过来参加的招商引资活动和已经建立的项目库看,能拿出来成功签约的基本上是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这也印证了发展需要大项目这个观点。我们县招商引资现在能够主推的最大项目多是千万元级别的项目,创税其实不高。而且项目也不成熟,具有相对独立性,更不用说有较大的产业带动作用和综合效益了。其实不光是大项目少,总体质量也有不少问题。拿外资来说,存活率总体上就存在问题,比如实有的外资企业只占登记的3成左右。造成比较坏的影响的案例也有一些,这些外商投资项目因为很多原因导致投资者赔本走人。内资稍微好一点,存活能在一半以上,不过还是规模不大的问题。而且,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太少了,我们这来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利用县里资源的粗加工和一般服务业项目。”

事实上,目前招商引资仍以政府为主导。而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以商务局或招商局为主主持开展各项活动,一般以行政人员为主体。上述人士认为,招商工作中最需要的商务谈判、公关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却少而又少,许多工作做不到外商关心的焦点上,致使许多招商活动和商务谈判声势大、耗费大,成效却不大。据另一位外经局人士透露:“前年市政府先后随省政府或自行组织了多次分别赴美国、香港、长三角、珠三角的招商引资活动,共召开10次以上全市投资说明会、午餐会。仅20几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其中有几个重大项目是在省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成功签约,协议引资额100多亿元。但是到去年年底,上述项目大部分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其根本原因是对项目的跟进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整套对项目的研究、策划、包装、协调以及跟进的机制。”

而另一方面工作任务指标大,任务难以完成,自然就容易扭曲一些行为。一位商务局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很多地方或部门由于完不成目标,会采取许多弄虚作假的方法。比如先是利用已有项目搞假增资,把项目单位引进的设备或流动资产投入,包装成新的引资项目上报,充当招商引资指标。再有就是通过转移资金的方式搞假投资。以本地区公司名义寻找域外投资商,先把资金转入投资商账户,再以外地投资商的身份将资金投入该本地公司,作为引进域外投资的依据,上报充当引资指标。最后,因为地方政府要求每年引进的项目在数量和金额上较上一年度必须有所增长,因此,就得放大引资成果和招商项目数目。而且很多地方都存在夸大和谎报招商成果、签订协议和合同数额的现象,其实只要看看招商引资合同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就明白了。”

而再回过头来看“一切为了招商引资”“全民招商”的口号时,不少人心里也许除了质疑就是否定,不过“局内人”也有他们难念的经。某市招商局人士说:“现在招商引资的工作很多都是市委市政府主抓的,我们局2007年就从商务局中分离出来,成为由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市直一级单位,具体负责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这就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全民招商这个概念可能提得有些夸张但也是必要之举。前几年,还是市里主导招商引资工作时,其他部门认为招商引资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但是招商引资往往是需要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的,不然我们就会很被动。而且招商工作与政绩挂钩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以前就是对招商引资有功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政策存在界限不明,才导致大家积极性不高。总之我觉得这些东西还是有它的合理因素在里面的,不能全盘否定。”

银行:融资被弱化

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扰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融资路径一般只有两条:招商引资和银行融资。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对如此狭窄的二元融资格局,就必须实行优化配置和理性安排,以招商引资带动银行信贷的大量投入,弥补其融资缺口,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故而,金融部门的作用可谓举重若轻。

在湖南某市,此前该市为农业大市,为了实现产业战略转移,进行了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去年就已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左右,实际到位内资在去年也早已超过800亿元,可以说两项都在省里名列前茅。不过,据当地某家大型国有银行支行的管理人士称:“这些年银行融资功能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已被大大弱化,信贷投入增幅每年都在减少,直接后果是积聚的大量闲置资金往往因难找出路而大量上存,甚至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地方经济增速严重不协调。虽然,这些年市里的引资工作进展顺利,但是中部地区普遍缺少资金的局势还是没有改变,这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形成强烈对比。

银行融资渠道为何会渐渐失宠呢?该人士认为,近几年出现的信贷权限的集约化,突出表现为信贷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和信贷支持的过度审慎,抑制了信贷的增长。其次是内部管理问题。不少银行贷款审批环节很多,而效率却很低。另一边却是激励机制的弱化,强调贷款的风险管理,忽视相应的激励机制建设,抑制了基层行和信贷人员放贷欲望,甚至产生惧贷的反面心理。再有就是,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过分依赖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机构,而对企业的经营收入等第一还款来源不够重视,一味追求形式要件的合法,而现行中介机构体系尚未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缺失,这无疑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此外,企业自身也有不少问题。有的企业虽然在性质上是有限责任公司,可实际上是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生产,而且工艺落后、科技含量不高。还有财务管理严重失真,有的企业搞几套报表,按需出具,银行也难辨真伪。还有的企业通过多头开户,让资金体外循环,逃避收贷收息,银行无法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妨碍信贷投放。总之,整个金融生态的欠缺也是大问题。

旧城改造:新战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面临空间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促进城市中心老城区商贸服务业的提档升级,而在这些方面招商引资工作也能起到主体作用。

前不久,华润地产对外推介了其在深圳运营开发的6大项目,其中5个项目为旧改项目。近年来,各大企业纷纷进入旧改领域,旧城改造俨然成为房企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据了解,就在前几年,大型开发企业中,鲜有尝试旧城改造业务,主要是因为旧城改造开发涉及多方面工作,难度高,开发周期长,资金压力大,且对比当时火热的住宅市场来说,利润也偏低。然而随着近几年楼市调控的趋紧,行业利润变薄,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日趋短缺,企业要维持可持续的开发业务难度在逐日加大。在此情况下,旧城改造业务顺势成为大型房企的新目标,一些知名大型房地产企业已经先后进军旧城改造市场。

而由于旧城改造开发有别于一般的房地产开发,涉及拆迁、人文历史遗迹、居民情感等多种因素,并且旧城改造项目一般位于市区,其规划涉及难度也更高,所需处理的关系更为复杂,因此要做可持续的旧城改造开发,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

据建委等城市建设部门反应的情况来看,有时招商引资行为会出现类似“时滞”的问题。如东北某市主城区内近几年随着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进,发展空间面临不足,严重制约着项目落位。当地区政府为解决这一矛盾,将老城区的老校区、老厂区、老街区、老办公区等进行摸底,迁入新区,将旧址对外推介。引进商业地产开发、大型城市综合体等服务类项目,推进服务业的提档升级。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城市建设规划严重滞后,缺乏前瞻性,不能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性作用,导致由于规划不足造成一些优质项目落位困难,最终有些项目在漫长的前期运作过程中流失,反而给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

猜你喜欢

旧城招商引资招商
招商合作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园区项目招商
持续加持自由流,招商华软又添科技“神器”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都什么年代了还招商引资
从招商引资、选资到引才
中国城市新旧城空间规划的历史经验
岂能以招商引资论老促会?
基于CiteSpace的旧城改造研究热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