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局”
2013-04-01乔欣
乔欣
“美丽中原应成招商引资金字招牌”“提高领导干部的招商引资能力”“开放红利加快招商引资”“招商引‘智助转调” ……这些是全国“两会”前,分别从各地方“两会”上传出的口号。
不难看出,各地招商引资将会有新一轮冲动。
引资“潜规则”
招商引资能给地方政府带来什么?某地财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各地招商引资本无可厚非,有其积极一面,因为引进大项目、大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可以迅速提高一个市的经济发展水平,GDP上去了,财政也上去了,周边的地块也升值了,等等。不单是地方领导的政绩,有时确实也可以给老百姓增加一些福利,比如,引进一些大型商业项目,可以带动消费。”
既然招商引资能给地方政府带来如此实惠,地方政府自然乐此不疲于对其的追逐,“在招商引资的巨大效益,特别是政绩光环的吸引下,出现了很多地市区县全民招商的现象。以我所在的地市为例,很多单位特别是经济部门,每年都有招商引资的指标,规定一年要引进多少个项目,这是硬任务。所以这些单位每年都要带着任务征战北上广,开招商会,洽谈、考察、签约等等。”上述财政局工作人员所说的类似“全民招商”的事例目前在我国已经比比皆是。
两年前,我国东部省份某县一夜成名,不仅因为其持续了10多年的“全民招商”传统,还因为该县当时推行的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代理负责制度实施细则规定:如果招商不力,不管本职工作是不是招商,官职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代理”二字;如果再给一年半载的“通融时间”,招商引资工作仍无起色的话,就有可能是降职,甚至是免职。细则一出,令人瞠目。
该事件引发诸多争论后,不少地方对上述一类“全民招商”的要求逐渐由细则演化成“潜规则”,不过为了提高争取到优良资源的效率,各个地方政府也是不遗余力的从其他方面出台各种举措。记者从我国中部地区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区政府了解到,当地区政府为了鼓励招商引资,专门出台了相关奖励措施,例如对于新引进的服务项目的奖励规定:前三个纳税年度纳税在500万元以上的,区财政分别按当年税收区级留成部分的50%、40%、30%奖励项目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项目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区财政按前三个纳税年度其所交个人所得税区级留成部分的100%给予奖励。此外还有对将服务项目引进该区的单位或个人的奖励;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建设商务楼宇的奖励;鼓励企业实行总部核算、统一纳税以及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驰名商标、品牌产品的奖励等等不一而足。
为企业提供税收返还和优惠是目前各地较为普遍的举措。这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不同地区各自分别制定了优惠政策,不仅影响到地区间的公平性,而且影响到同一地区内本土企业和外来企业之间的公平性。在一次全国财政工作内部会议上,记者就曾听到我国东部省份一位财政厅长直言,“我们调研过程中,发现各地都在加大招商引资,在财政税收上出台优惠政策,有些地方甚至是100%返还,不仅使税收有效性受到影响,而且还是公平性的问题,仅今年半年时间内,我们省很多企业转移到相对贫困的省区去了。为什么?那些省份拿到更多的中央转移支付,把转移支付的钱都给企业作为优惠。”
变数重重
招商引资能带来漂亮的经济增长数据自是不必言说。有基层政府相关人士向记者坦言,“政府最喜欢纳税额高的企业,首选工业企业和总部企业。”
新企业招来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项目引回来后,还要开展保姆式的服务,为这些企业提供各种便利。以我所在的市为例,实行一个或几个领导干部挂钩项目服务,有些央企凭借其尊贵的地位,对服务单位或干部颐指气使,不可一世。不仅要求地方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配套,还要求税收优惠、税收返还。本来按照税法规定,税收不能返还。实际操作中,都是以地方政府会议纪要的形式定下来,比如说,将某企业一年上缴给地方的税收全额返还或一半返还,用于某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会给个别企业钻空子的机会,优惠期一到,企业就继续转战其他地方。于是为了挽留‘大腕,地方又会创造种种优惠条件。我市今年就有一家纳税大户,是总部经济,扬言要搬走。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正在协调中。”上述人士透露。
由此看来,落户企业究竟诚意几许又使招商引资无形中多了重变数。随着记者的调查,逐渐发现,变数远不止于此。
记者从上文省会城市区政府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当地自2003年开始建设的工业园区,至今因为道路及用水、用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展缓慢,致使企业进驻园区情况很不乐观。工作人员介绍,“根本原因是道路不通,市政规划路不修通,基础设施跟不上,招商引资都是空谈。区政府有心无力,区一级的政府没有交通局和建设局,即使财政肯拨款,也没有单位负责实施。”
检索近几年各地招商引资信息,不难发现,其中很多地方都遭遇着类似的情况,而它们往往还有着类似的起因。最初是在当地主政者主导下迅速上马,随着主政者带着政绩离开,园区却因为缺乏充分的前期规划,以及后期投入不足,逐渐成了“烂尾”工程。
回归理性
当记者联系到我国东北某市新建的产业聚集区时,听到管委会负责人这样描述园区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当初我们是在省长的亲自批示下开始建设的,最初省长批的目标非常宏伟,随着后面的发展逐渐发现有些东西因为市场的原因,无法达到原先的设想。经过理智思考后调整了园区的定位。事实证明,现在的发展目标更加科学和准确。这个聚集区是以我们本地原有的支柱企业为龙头,围绕着给它做产业配套,园区基础设施的配套,目标就是建设符合高标准的园区。
但是这两年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从管委会的角度来说,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什么原因呢?首先园区所占的土地是我们从老百姓手里收过来的,按照当时的地价核算,再加上向国家缴纳征地占用税、新增土地开辟费等等,这些都交上之后一亩地的成本是14余万元,可是落户在这里的龙头企业从我们手里拿地的价钱不到我们成本的十分之一,意味着每给他们一亩地,我们财政就要往里面搭上十几万。其次,这家龙头企业是市属企业,他们的税收不归我们区政府。其实对于园区来说,我们主要的财源就是企业。
另外,为了使那些和龙头企业有很好合作基础、配套比较紧密的企业落户园区,我们也要给予相应的优惠条件。企业一进来,接下来我们还要为它们做基础设施配套,九通一平等等还有很多支出,都成了我们的负担。上级财政也给我们提供了资金支持,不过要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还是要向银行贷款,可是现在银行纷纷收紧了对政府融资平台的放贷,我们的贷款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所以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从融资和税收返还两方面给我们提供更多支持。尤其是融资问题,我们正在积极跟各方面接触,但是因为有政府融资平台的帽子,我看走哪儿都行不通。”
带着这位管委会负责人的困惑,记者向金融机构进行了咨询,得到的回复言简意赅,“对于地方政府融资的问题银行普遍是惜贷的,主要考虑到一方面是政治因素;另一方面是成本收益,还款风险大。”
在各种新老问题的倒逼之下,如今不少地方政府面对招商引资时,正在逐渐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