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2013-04-01罗宜宾
罗宜宾
摘 要:在皖南酸性红黄壤上进行了为期4 年的定位试验,探讨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方面优于单施化肥。稻草还田产量最高,稻草> 油菜秆> 麦秸草> 单施化肥,并且作物产量随着稻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以稻草还田最佳,且土壤养分的增加量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秸秆还田;稻草;油菜秆;麦秸草;产量;土壤养分
作物高产优质品种的不断推广和作物复种指数的提高,不仅要求土壤肥力具有较大的负荷量,而且要保持较高的肥力水平。有机肥具有培肥土壤、调控土壤养分的特殊功能,但随着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愈来愈少,作物秸秆作为主要的有机肥源,直接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已成为必然。为此,笔者于1997~2001 年在安徽省广德县进行了有机无机肥料定位试验,对作物秸秆还田后的增产效应和培肥土壤效果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位于安徽省广德县杨杆乡水田。试验共设5个处理: ①单施化肥;②化肥+ 稻草- 1 ;③化肥+ 稻草- 2;④化肥+ 麦秸草;⑤化肥+ 油菜秆。试验小区面积24 m2 ,3 次重复,完全随机设计。稻草-1 、麦秸草、油菜秆施用量为1500 kg/ hm2,稻草-2施用量为3000 kg/hm2 。5 个处理的化学肥料用量相同,即施纯N 肥150kg/ hm2 , P2O5 45kg/ hm2 ,K2O 90 kg/hm2 。氮肥用尿素,磷肥用过磷酸钙,钾肥用氯化钾。全部磷肥、钾肥、稻草、麦秸草、油菜秆及50 %氮肥作基肥施用,剩余50%氮肥作追肥施用。试验连续进行了4 年,每季作物收获时,每小区采集植株样进行植株形态和产量组成因素观测,实收每小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秸秆作为一种有机肥料,肥效发挥缓慢且持久,除能供给农作物所需的养分外,还能为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能源和营养物质。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秸秆还田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2 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作物秸秆还田后,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特别是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微生物量增加较多,同时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对作物产量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油菜平均增产148~184 kg/ hm2 ,增产率为8.56%~10.64%; 水稻增产430~490kg/hm2 , 增产率6.89%~7.85%。油菜秆和麦秸草还田油菜分别增产84 和48kg/hm2 ,增产率分别为4.86%和2.78%; 水稻分别增产354 和312 kg/hm2 ,增产率分别为5.67%和5.00%。由此可看出,稻草还田作物增产最明显,并且作物产量随着稻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2.3 不同处理对作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实行秸秆还田后,秸秆覆盖在土壤的表面,使土壤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和雨水冲刷,水分不易蒸发和散失,养分不易流失,能被作物充分吸收和利用,作物营养生长加速。有证据表明,稻草还田油菜株高增加了1.6~3.0 cm;水稻株高增加了1.6~3.0cm。油菜秆还田和麦秸草还田油菜株高分别增加了2.3 cm和4.0cm ,水稻株高分别增加了1.1 cm和0.8cm。良好的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打下了基础。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养分,其腐烂后为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特别是丰富的钾素养分,对促进作物的生殖生长具有明显作用。钾素养分还具有壮秆作用,使油菜生长健而不旺,增加分枝。
3 结论
3.1 秸秆还田可培肥地力
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红黄壤上用秸秆配施化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单施化肥提高了14.0%~28.7%。由于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促进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富集和协调。秸秆还田与单施化肥比较,土壤全氮含量增加了5.5%~40.1%;碱解氮含量增加了13.2%~30.8%;有效钾含量增加了4.8%~21.0%。作物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以稻草还田效果最佳,且土壤养分的增加量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
3.2 秸秆还田可提高作物产量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作用。油菜平均增产48~184kg/ hm2 ,增产率2.78%~10.64%; 水稻平均增产312~490kg/ hm2 ,增幅为5.00%~7.85 %。稻草还田产量最高,稻草> 油菜秆> 麦秸草> 单施化肥,并且作物产量随着稻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参考文献
1 衣桂花,耿新高,于诗江,等.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A].见:周健民主编.农田养分平衡与管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
2 赵兰坡.施用作物秸秆对土壤的培肥作用[J].土壤通报,1996(2)
3 刘经荣,刘永厚,张德远,等. 稻草还田对水田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的影响[J].土壤学报,1984(2)
(责任编辑 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