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痛
2013-04-01孙文辉
孙文辉
老实说,本文所叙之事并不复杂:一个乡村少年拉着架子车愣头愣脑地闯进车水马龙的城市,不小心撞上了贵妇的一条小狗,结果被扇了一记耳光。不过,由这一事件所引发的乡土世界的想象以及少年的“呼吸”,却颇值得玩味。
“让开,让——开”,作者以一句稚气、急促的呼告声开篇,看似突兀,却直指主题,营造出某种紧张、兴奋的“呼吸”氛围,也为后文的撞狗事件埋下了远远的伏笔。接着,作者又用“攥”、“靠”、“奔”、“撑”、“伸”、“弹”等一连串动词,描述少年时而拉、时而刹的运行姿态,并说“他敞开的衣服,被风吹得呼啦啦响”,作者神往感奋之情溢于言表。以此为契机,身处都市的“我”仿佛闻到了一股久违了的乡土气息。这种心理场景的切换既自然无痕,又意味深长。一方面,作者用充满诗性的语言赞美“少年的样子,就是一株草、一棵树、一穗麦子、一株玉米的样子,憨憨地站在风中”;另一方面,作者以无限忧虑的心情“担心他撞了城市这些不会说话的东西,有时城市不说话的东西,比说话的人要高贵许多”。两相对照,乡村的淳朴与城市的凶险一览无遗。在乡村,一株被石头压着的草,终可以“一点一点站直了身子”;而在城市,一个被那么多的纸箱子压着的少年,“他怎样仰起自己的头”?一样的生存遭遇,草展现的是生命的倔强,少年诉说的却是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因此,“我”无限感慨地说:“我欣赏草的样子,可怜少年弯曲的身子。”而这不正是作者对都市文明的含蓄质疑吗?
借着此番对比,回忆中的乡土世界便更加美好了。栗色马的眼神如“青草一样纯净、明媚”,像兄弟;枣红马的眼神“美丽,深沉,温暖”,像母亲。“我”的个人体验与少年的生命原野渐渐融成一片,诗意地呈现出一颗无比纯粹的乡土心灵,引人神往,惹人依恋。于是,“我想跑过去抱着我的兄弟”,“享受彼此的呼吸也好”。然而,愈是纯洁之物,愈易遭受玷污。作者设想“我”追上少年的情景:他身上“还能涌动着乡村的千山万水吗”?他眼里“还能储满那么多田野的纯净、大地的善性吗”?他背上“还能落满那么多的尘埃和阳光吗”?他脸上“还能写满那么多的平静和清纯吗”?面对着一颗纯净的乡土心灵在城市可能遭受的伤害与异化,作者流露出了深深的忧慮。
果然,撞狗事件发生了,文章也由此达到高潮。“我”看到,少年满身的汗水在灯光下“熠熠发光”,劳累、紧张、无措,让人顿生怜悯之情。妇女的责骂,又使“他只有小心急促地呼吸着”。显然,这里的“急促”源于勃发不羁的乡野生命力,而“小心”则基于陌生、复杂的都市人际生态,类似矛盾的表述在文末出现了三次,写尽了一个乡村少年在城市遭遇的尴尬与委屈。最后,妇女的一记耳光不仅打哭了不谙世事的少年,而且打痛了“我”那颗尚未被都市熏染的纯白之心。“在这匹马的呼吸里聆听,我心上撕开的伤口永远无法愈合”,作者将少年的受辱转化为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受伤——都市生态对乡土美好纯朴情怀的肆意践踏与侵蚀,这样,文章的主旨便更加深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