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濒危与保护

2013-04-0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号子土家土家族

(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课教研部,重庆 400065)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权威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按照这一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s)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第二,表演艺术;第三,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第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第五,传统手工艺技能。①

一、土家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可能全部罗列。在2006年、2008年、2010年,我国连续三次共公布了一千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涉及土家族的有三十余项。在此,我们重点对土家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简单描述。

(一)口头传统和表述

1.梯玛神歌[1]

梯玛神歌是土家族的一种十分古老的巫歌,堪称民族的史诗。“梯玛”(t‘i53ma55),就是土家族的巫师,但有些地区又称“端公”。土家人认为,梯玛是人神之间的使者,可以传达神的旨意。梯玛神歌就是土家人在跳摆手舞、祭祀土王、悼亡追思、祈祷人寿年丰时由梯玛所唱的一种巫歌或神歌。在锣鼓声下,梯玛手摇八宝铜铃,一会儿独唱独舞,一会儿众相跳和,偶尔还夹吹牛角,气氛十分热闹。

2.都镇湾故事等口头传说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都镇湾镇,会讲故事的村民在该县登记在册的就有700余人,其中能讲50个以上故事的有200多人,能讲200个以上故事的有5人;这些人中既有耄耋之年的老人,也有10岁左右的孺子,还有一家三代都会讲故事的,甚至还有许多故事夫妻、故事父子、故事兄弟、故事母女等;而且都镇湾的故事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神话传说、生活故事、狐精鬼怪等领域。

另外,土家语是土家族的基本特征之一,一般认为,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或接近彝语支。在部分土家族区域还存在着土家语,部分土家人还操土家语进行交流,但已到了濒临消失的边缘,因此,急需加以保护和传承。

(二)表演艺术

1.“啰儿调”[1]

“啰儿调”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一些乡村非常流行的一种土家族山歌,因在唱词中频繁出现“啰儿”、“啰儿啰”、“啷啰”、“啰喂”等方言衬词而得名。“啰儿调”音调高亢有力,音域宽广;唱词朗朗上口,简单质朴;演唱方法简单,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俗称“见子打子”(即见到什么唱什么)。“啰儿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山间劳作、节日喜庆、礼仪、社交与家庭生活、谈情说爱等场合,都可演唱。“啰儿调”不但曲目众多,而且雅俗共赏,代表作有《太阳出来喜洋洋》、《栀子花儿开》等。

2.南溪号子[2]

南溪号子,是重庆市黔江区南溪一带的土家族人民,在劳动中为了解乏鼓劲而演唱的一种山歌号子,与薅草锣鼓近似,应该属于民间音乐。南溪号子的歌词也是“见子打子”;唱腔则非常粗犷豪放,其中的尖声或假声特别高亢嘹亮,具有鲜明的高山特色;唱法简单,中间夹杂大量衬词。南溪号子具有独特的民族学和音乐价值,不仅充分展现了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幽默、智慧等,而且还保留了许多土家族的文化信息,堪称当地土家族口承文化的“活化石”。

3.川江号子

自古以来,川江航道就是一条艰险之途,每当逆江而上或船过险滩时,纤夫就得拉纤。拉纤既非常辛苦又枯燥乏味,需要精神调剂和消除疲劳,所以,川江号子应运而生。川江号子既是技术又是艺术,既能通过号子的节奏调节纤夫的用力,统一步调、协力同心,使船顺利前行,同时,又讲究调子、嗓门,优美动听,时而激越时而舒缓时而风趣幽默,能让纤夫解除愁闷,抒发胸襟,调节身心。川江号子还吸收了一些戏曲元素,堪称民间音乐的缩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川江号子似哭似诉,叫吼起来声嘶力竭,但又不失抑扬顿挫,低吟如长歌当哭,堪称千古绝唱和“长江之魂”。正由于川江号子犹如一个浓缩了的情感世界,魅力无穷,因此,它才成为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拉纤已经成为历史,川江号子这一千古绝唱已经濒临消失的危险。

4.酉水号子

酉水号子,又叫拖木号子,是湘西、鄂西酉水流域的土家族人民在放排或拖船时所唱的一种号子,也属于民间音乐。为了生计,许多土家人以放排为业,他们经酉水等流域将木排放运外地,换回所需物品。在放排或拖船时,船老大即兴编唱号子,众人相和。时而轻松舒缓,时而高亢激烈;既有山歌调,又有高腔,还有足可与风浪比高低的狂喊。船工富有节奏的踏脚之声与歌声融为一体,发出浑厚有力的“嗨育嗨育”之声,给人一种苍凉的阳刚之美。

5.桑植民歌[3]

桑植民歌,是湖南土家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枝奇葩,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其特点淳朴、真挚、粗放、风趣、诙谐和扣人心弦,曲调丰富多变,旋律优美动听。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的生产劳动,能够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既有浑圆嘹亮的山歌、优美抒情的小调,又有欢快活泼的花灯、低沉哀怨的曲艺,还有气势磅礴的劳动号子、荡气回肠的薅草锣鼓,以及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等,其曲式结构严谨,丰富多样,尤其是衬词的运用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6.张家界阳戏

张家界阳戏是流行于土家族中的一种民间演艺形式,有上河调和下河调之别。根据老艺人的回忆,阳戏大约形成于200年前。为什么叫阳戏?大概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这是种田人企盼阳春和五谷丰登的戏,故称之为“阳戏”;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是傩戏与阳戏同班演出,傩戏是娱乐鬼神的,被称为“阴戏”,而阳戏虽然也还愿酬神,但在庭前扎台演唱,企求阳春,主要是娱人,所以被称为“阳戏”。

7.打溜子

打溜子又称“围鼓”、“打十盘鼓”、“打点子”等,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表现力十分丰富,是土家族独有的民间音乐形式。打溜子是由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乐队进行的,一般由三至四人合奏演出,故有“三人溜子”、“四人溜子”之分。如果是“五人溜子”的话,还需增配一只唢呐,将吹、打结合起来,更能增添喜庆、欢乐的气氛。

8.薅草锣鼓[2]

薅草锣鼓,是土家族人民在集体劳动时为了调节劳逸而演唱的一种山歌,整个土家族地区都很流行,因基本上都在薅草时演唱,故而得名。演唱方法是一人或数人在薅草人群前面打鼓踏歌,实际上就是为众人鼓劲加油,歌词也是“见子打子”。

9.咚咚喹

咚咚喹亦称“呆呆哩”,土家语称“早古得”,是一种单簧竖吹的竹管乐器,即用一截细竹刻成四孔,留有弹片。咚咚喹虽然制作简单,但却能吹出欢快明亮、清脆悦耳的旋律,既可独奏或重奏,还可两支合在一起对奏,土家族男女老幼都非常喜欢。咚咚喹曾参加过波兰国际民间歌舞联欢节,颇受好评。

10.酉阳民歌

酉阳民歌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土家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传统音乐形式,主要是一种与劳动和情感共生的歌谣,它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劳动歌、爱情歌、闲情歌、苦情歌、哭嫁歌、红军歌、新民歌等。

11.酉阳古歌

酉阳古歌是巫师在祭祖崇拜、表演傩戏时祈求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和驱邪还愿等活动中吟诵或唱诵的一种古歌,风格诡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巫歌,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汇。多为四言七言句式,穿插连接,有高腔与平腔两种唱腔,颇有韵味。

12.秀山民歌

秀山民歌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土家族人民创造的一种优秀的传统音乐形式,也是一种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多彩,曲调活泼欢快,尤其是脍炙人口的《黄杨扁担》和《一把菜籽》,不但堪称秀山民歌的代表作,而且还享誉神州。

13.秀山花灯

花灯,俗称“玩花灯”或演花灯戏,是重庆秀山的土家人在欢度新春佳节时的一项重要演艺活动,作者曾把这种演艺形式称为“南方二人转”。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秀山的土家人都要玩花灯。花灯戏由旦角、丑角二人在叠加的多张方桌上或堂屋院坝里表演,随乐器伴奏旋转跳唱。演唱内容非常丰富,曲调清新优美,唱词诙谐幽默[3]。

14.摆手舞[2]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标志性舞蹈,它由早期巴人在战争中所跳的战舞——巴渝舞演变而成。有关史籍记载,土家先民巴人在战场上边杀敌边跳巴渝舞,既能鼓舞士气,又使敌人闻风丧胆。大概到唐、宋时代,由于巴人逐渐演变为土家族,而巴渝舞也逐渐演变为摆手舞了。今天,每当重大节庆之日,土家族必着盛装喜跳摆手舞。

15.毛古斯舞

毛古斯,土家语叫“拔步卡”,即老公公之意。张伟权先生曾认为,“毛古斯”是土家语“1021K21tQi21”(珞谷其)的转音,即土家人称的“熊嘠(ga)婆舞”,或者说,“毛古斯”就是土家族表演的“人熊人舞”、“熊嘠(ga)婆舞”或“类人猿舞”[3],它是土家人纪念祖先开拓荒野、刀耕火种、捕鱼狩猎等创世业绩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它的形式和风格异常古朴、别致,跳舞者几乎赤身裸体,身披用稻草简单编扎的蓑衣,手持木棍,似舞非舞,似剧非剧,明显地带有男性生殖崇拜的痕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家人所经历的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风貌,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

16.撒叶儿嗬

“撒叶儿嗬”是土家人悼念死者的一种祭祀性民间舞蹈,因歌唱时以“撒叶儿嗬”为主要衬词而得名。舞姿非常优美,被誉为“东方迪斯科”。“撒叶儿嗬”将悲哀与欢乐、颂亡与慰生、肃穆与热闹奇妙结合,充分体现了土家人乐观旷达的生死观。

17.肉连响[3]

肉连响是在利川市的土家族中流行的一种传统舞蹈,由传统的“泥神道”演变而来。解放前,乞讨者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将稀泥涂在裸露的身上,手舞足蹈,沿街沿门拍打,稀泥四溅,乞求主人施舍,俗称“泥神道”。舞蹈时不分春夏秋冬,一律只穿一条短裤;无需乐器伴奏,仅以双手击打身体各个部位,发出整齐、清脆的辟啪声;同时,口内以舌颤动发声击节。其主要动作有:“鸭子步”、“滚罐子”、“秧歌步”、“颤步”、“双打”、“三响”、“七响”、“十响”等。节奏明快、表演滑稽诙谐,娱乐性极强。

18.利川灯歌

它起源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一带,是土家族人逢年过节、喜庆集会时,特别是每年的春节期间举行灯会、玩彩龙船等所唱的一种民间歌谣,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利川灯歌与古老的竹枝词一脉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艺术价值。

19.恩施扬琴[4]

恩施扬琴又叫恩施丝弦,是流行于恩施、咸丰、利川、来凤、宣恩等地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自奏自唱,有生、旦、净、丑、末、副诸角色,演唱时一般不得少于三人,扬琴、碗琴、月琴、三弦、二胡、京胡、鼓尺等为伴奏乐器。表演时不搭台、不化妆。内容多取材于古典小说、民间故事等。

20.灯戏[5]

恩施灯戏是起源于四川、重庆灯戏的一种曲艺形式,广泛流行于恩施农村。从流入和演变的历史看,恩施灯戏经历了一个本土化、定型化的过程,当有200年左右的历史。

21.南剧[6]

南剧,又称南戏,主要是流行于恩施自治州咸丰县一带的一个具有土家族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形式,一般认为该剧是因为居“施南”之南而得名,所以南剧又叫“施南调”,是湖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居恩施州五大地方戏剧之首。它广泛流播于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由于南剧常在庙台演出,又长于演连本戏,所以俗称“高台戏”或“人大戏”。

22.傩戏

傩戏是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土家族等,在崇拜傩神的过程中由巫师进行的一种演艺活动,因巫师头带傩面具而得名。傩戏不但与巫术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每当表演达到高潮时,巫师还奋力展现自己的绝技——“上刀山”、“下火海”等。土家族信仰的傩神恐怕主要是来源于傩神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传说。

23.土家族哭嫁歌

哭嫁歌是土家族人的一种非常奇特的婚礼习俗或仪式,土家姑娘既用“哭”和“唱”的方式来迎接新婚喜典,又以此表达与亲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亲人们则劝慰开导,大家以哭伴歌,抒情性极强,曲调低沉悲切,哀婉动人,催人泪下,人称“中国式的咏叹调”。土家姑娘哭嫁少则数日,多则一、二月,越近婚期哭声越悲。哭嫁歌堪称是土家族的婚姻史诗,它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等结合起来,对于批判封建的婚姻制度、实现民族心理宣泄等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三)民俗、礼仪、节庆

1.土家年

土家族最典型最隆重的节日是“过赶年”,就是提前一天过年。传说很早以前,土家人与倭寇交战,他们提前一天过了年,在第二天趁敌人喝得酩酊大醉时,冲进敌营,把敌人杀得大败。为了纪念胜利,土家人就养成了过赶年的习俗。

2.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习俗,同时,土家人也非常重视这一习俗。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后来,由于屈原为国慷慨赴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端午节期间,在江河中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活动,体现了广大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土家族是一个讲究礼仪之风的民族,其风俗习惯主要是通过民俗、礼仪、节庆等表现出来的。土家族最重要的礼仪有诞生礼、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寿礼、葬礼四大礼仪。土家族的节庆很多,如正月的“舍巴日”、四月初八的“牛王节”、六月初六的“晒龙袍节”、七月的“月半节”,等等。

(四)悬棺葬、巫术等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

在长江三峡、嘉陵江等地区,至今还存在着大量的船棺和悬棺,这应该是土家先民巴人的葬俗遗存。问题是:这些成百上千斤的棺材到底是怎样安放到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高的绝壁悬崖上去的?这里面肯定包含着巴人丰富的聪明才智、力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等,即使在今天,如果我们要像巴人那样安置悬棺,也是非常困难的。在土家族跳唱傩戏和梯玛神歌时,往往伴随着“踩铧”(俗称下火海)、上刀梯(俗称上刀山)等活动,问题是:在这些活动中巫师的双脚受不到任何损伤,其中一定包含着丰富的医药知识等秘密,否则,在正常情况下任何人的双脚都会受到伤害。

(五)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1.土家吊脚楼营造工艺

在土家族地区,存在大量的民居建筑吊脚楼群,其营造工艺弥足珍贵,是土家族的一项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吊脚楼作为干栏建筑的杰作,被专家誉为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崇高地位。

2.西兰卡普织锦技艺

土家族最杰出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具有标志性的西兰卡普织锦技艺,它使土家族的审美情操得到了升华。西兰卡普织锦是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挑织而成的,其图案有上百种之多,中国传统的“万”字符号是西兰卡普织得最多的一种图案,可能是土家族崇拜太阳、表示吉祥之意。

土家族的竹编、棕叶编等编织工艺,都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价值

(一)历史价值:土家族的民族之根与多民族融合的见证

在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如民间文学《梯玛神歌》,它就是一部土家族的民族史诗,它记载了土家族开天辟地、民族大迁徙等传说,并且,这些传说大都与史籍记载基本相符。再如民间舞蹈“毛古斯”,它表演的完全是土家人蒙昧、野蛮时代的开拓荒野、刀耕火种、捕鱼狩猎等生产生活状况,观看毛古斯,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带到了原始的野蛮时代。我们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可以追溯到土家族的民族之根,可以大致窥见土家族的来龙去脉,而且还可以看到土家先民巴人及其后裔是怎样逐渐融合进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因为土家族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各民族融合的产物。如吊脚楼工艺,事实上它就是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它完全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见证。

(二)社会价值:土家族的民族身份标识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具有标志性,只有少数是与其他民族交叉融合的,它们往往都包含着多方面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标识,是民族特征的集合体、载体和表现形式,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准确地判断出它属于哪个民族。如当我们一接触到土家族的西兰卡普、撒叶儿嗬、摆手舞、毛古斯、肉连响、梯玛神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马上就会想到这些是土家族的,换言之,只有土家族才具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土家族和她本身所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虽然,土家族是一个民族主体,但她的特征和标识却往往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来的。

(三)文化价值: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之魂

民族的文化之魂不但表现在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与他民族的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而往往还通过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可以窥见到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魂魄。如土家族的跳丧舞撒叶儿嗬,虽然它属于祭祀性传统舞蹈,但它并没有悲伤,它把丧事当成喜事办,把悲伤与欢乐、颂亡与慰生、肃穆与热闹奇妙地结合起来,表现出来的完全是土家人乐观旷达的生死观,这就是土家人人生观的灵魂。从总体上看,由于土家族是我国西南的一个山地民族,因此,土家族文化属于山地文化。事实上,在土家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都体现了一种山地文化的特色。如大量的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如山歌、民歌、号子等,大量的民间舞蹈和传统舞蹈、民俗、传统手工技艺等,都体现出了山地文化的灵魂。特别是土家族的吊脚楼工艺,更是山地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完全体现出了土家族建筑文化的精髓。

(四)审美价值:土家族审美情操的载体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挑花织绣的民族,特别富于民族的审美情操,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审美情操的载体。土家族在众多的民族节日和民俗事象中,总以歌乐相庆。即使在敬神、祭祀、跳丧等活动中,也以歌乐娱神。所以,歌乐是土家族文化、习俗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歌乐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的“摆手舞”、“毛古斯”、“梯玛神歌”、“撒叶儿嗬”、“薅草锣鼓”、“哭嫁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充分体现了土家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审美情操的民族。同时,土家族的民族审美情操除能歌善舞之外,还特别表现在土家姑娘几乎人人都会挑花织绣上。土家姑娘织绣的“西兰卡普”,绚丽多姿,而且每种花纹图案都富有独特的民族魅力和审美情趣。

三、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状况[7]

(一)认识不到位

在土家族地区,一些人对于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应该怎样保护和传承等问题,仍然不太清楚或认识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是地方群众自娱自乐的一些文艺形式,甚至有的还存在封建迷信因素,因此不值得大张旗鼓地加以保护和传承;有的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如直接发展经济重要和来得快,只把文化当一个配角来看,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一句典型的不恰当的口号。有的则认为土家族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全局性,所以不当一回事;等等。

(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及其传承,最根本的基础和依托就是一定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从本质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必然形成为一种“活态”的链条,是人通过自身的口、耳、身等来进行表现和延续,所以,人的“活态”传承既是关键,但又显得十分脆弱。如土家族的“毛古斯”、“摆手舞”、“花灯”、“薅草锣鼓”等,传承者大多是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年青人学的很少。又如土家族“啰儿调”《栀子花儿开》,是石柱县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能够完整演唱的只有一个土家老艺人了。倘若这些老艺人辞世之后,其结果就是人亡歌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要出现断脉,甚至断绝。

(三)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交融,“汉化”必然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

从历史上看,早在公元前316年巴国就被秦所灭,从此,历代封建统治者就有意识地不断对土家族区域进行“汉化”,特别是经过清代的“改土归流”之后,到新中国建立时,土家族基本上已被“汉化”了。虽然1956年11月国家确认了土家族为一个单一民族,但我国很快就陷入了长期的“左倾”年代,所以,土家族研究成为了禁区,事实上已经停止了,甚至一些研究土家族的专家学者还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改革开放之后,土家族研究才逐渐得以恢复。从地域上看,土家族聚居的武陵山区完全属于我国内陆,并且地处中国之“中”,东、西、南、北都面临着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冲击,所以,完全可以认为,土家族的“汉化”势必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

(四)经济的全球化、现代化和市场化,必然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生自灭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失去原有的生存土壤与社会环境,纷纷走上自生自灭之路,这是十分令人堪忧的。今天,土家族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接受了外来的生产、生活与文化娱乐方式,有的甚至还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这必然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无法传承下去。如土家族服饰,除个别典型的土家族地区之外,事实上今天已很少有人穿了,特别是年青人,大都喜欢西装革履。“土家语”,应该是土家族的重要标志,但今天除湘西龙山等个别地区之外,其它地区基本失传了,仅仅在地名、日常用语的个别词汇上还有少量遗存。“吊脚楼”,应该是土家族的传统特色民居,可今天由于人们居住习惯的改变与木料资源的稀缺,新修的住房大都成了石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平房,残存的传统吊脚楼也越来越少。“川江号子”,本是土家族地区特别是长江三峡一带特有的纤夫号子,但随着长江三峡等水利工程的修建,“高峡出平湖”,因此,纤夫和川江号子完全丧失了存在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彻底成为了历史。“薅草锣鼓”,本是土家族地区在封建地主经济时代以及新中国后集体经济的产物,但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实行,生产基本以家庭为单位了,再加上农村劳力普遍外出打工,所以,薅草锣鼓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基本不复存在了。

(五)盲目开发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目全非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上看,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的地方缺乏开发,没有科学的开发规划,不能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快使人民脱贫致富和实现小康,这无疑是守着金饭碗讨饭吃。二是有的地方虽然开发了,但存在乱开发、盲目开发、掠夺性开发甚至制造“伪民俗”等现象,反而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目全非。如有一个著名古镇,他们在开发古建筑的过程中,对一些明、清建筑特别是其中的精美雕刻重新涂上一层金粉,看起来金光闪闪,但完全破坏了原有建筑的神韵。有的地方任意编造和包装土家族的表演艺术,片面追求市场化、现代化和商业化,拿上舞台的东西基本上已脱离了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目。有的地方片面追求政绩和商业利益,甚至不惜用胡编乱造来迎合市场与旅游者的口味。有一个地方集巨资修建了一个根本不是历史遗址的“遗址”,不但请学术泰斗提字,而且还把解说词搞得煞有介事,若干年后,后人们必须要通过考古才能弄清这个遗址的真伪。

四、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对策[7]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保护和传承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普遍的共识。从我国的情况看,已经把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了国家战略。从土家族的具体情况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认土家族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举措;是土家族区域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土家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创新民族文化品牌的重要手段,等等。

(二)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长效保护机制

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一是必须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长效保护机制,但是,这并不是单一的,还必须坚持政府与民间通力合作的“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二是要加强规划,并依法进行保护和传承。国家已经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有的地方还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条例,但关键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三是要加大投入,要建立专项基金,并且,也应该允许民间资本在法律的框架内投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既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又要努力培养新鲜血液,高等学校应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主阵地作用。五是加强宣传力度,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和传承

从土家族区域的具体情况来看,一是要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特别是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它们不但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而且还积累了很多先进的经验;二是要根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切实采取相应举措;三是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一些高龄的民族民间文化大师,既要落实好他们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又要积极支持和鼓励他们带好徒弟,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余生;四是积极支持和鼓励地方文艺团体、学术团体、个人等在法律的框架下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形成一个国家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与个人等多方结合、多方投资、多方共赢、多条腿走路的全方位的保护和传承模式。

(四)积极宣传,努力创新

在保护和传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积极地宣传,不能封闭保守。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创新,切实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如土家先民巴人的战舞“巴渝舞”,事实上已经失传了,但我们能否通过创新又把它挖掘出来呢?我们能否设想:由巴人组成的军队,他们身披藤甲,手持柳叶青铜宝剑,踏着罡步虎虎生风。我们建议:土家族地区应该以县为单位,加上一些著名风景点,都创作和排演一台具有标志性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的文艺节目,通过这种方式,尽快把土家族全方位地推向全国和世界。

(五)高等学校应该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必然是人,传承方式必然是人进行流动的“口耳相承”,因此,高等学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应该以相关专业、相关课程、博物馆、演出团体等为平台或载体,全方位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广泛传播、认真教学、大力创新等。同时,相关的高等学校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地把现代时尚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养成良好风气,从而为保护和传承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注 释:

①参见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周兴茂,张牛.重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现状与保护[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5).

[2]Baidu百科.桑植民歌[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888405.htm.

[3]贵州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肉连响[EB/OL]. http://www.huaxia.com/gz-tw/yyqy/1769855.html.

[4]Baidu百科.恩施扬琴[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85078.htm.

[5]Baidu百科.恩施灯戏[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30844.htm

[6]Baidu百科.南剧[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15459.htm

[7]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号子土家土家族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土家族情歌
唱起号子走汉江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族
土家摔碗酒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川江号子(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