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教与学
2013-04-01袁海燕辽宁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检验系辽宁铁岭112000
袁海燕 (辽宁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检验系,辽宁 铁岭112000)
《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与临床联系最为紧密,也是职业检验师资格考试的主要考核内容,而学好这门课程的前提条件就是学好骨髓细胞形态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也是血液学检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而骨髓细胞形态检验的理论知识枯燥乏味,细胞形态千变万化,如何使学生较快较好的掌握正常及异常骨髓细胞形态,是每一个授课教师面临的现实而重要的问题。为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历,主要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总结了骨髓细胞形态学教与学的体会。
1 教师教学层面
1.1 教师素质
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强调 “以能力为中心,一切服务于临床”,要求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1],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合格医学检验人才的关键。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教研室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有从事血液形态检验的临床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担任我院血液学检验的专职教师都是来源于医学检验专业或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这些教学人员既承担学院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任务,还是本市医院资深的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师,这些人员的知识结构互补性强,能满足该课程建设对复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
1.2 教师教学手段
1.2.1 理论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 多媒体电化教学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可以将骨髓细胞形态学的重点难点突破时空限制,以各种画面素材直观的向学生提供声、形、文字等综合信息,引导学生的感官参与,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在表达上更加形象化。教师在教学中查阅大量图谱资料,精选典型图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清晰典型的细胞形态学图片,将收集的各种图片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以图像为主,插入简洁的介绍,复杂的骨髓细胞形态教学在多媒体设备提供的情景下,图文并茂,声形具佳,而且还能演示一些动态变化,例如动态演示细胞发育过程,包括核仁从有到无,核染色质由疏松到细致,胞质颗粒从无到有的变换等,使抽象的内容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学生更易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2]。
1.2.2 实践教学适当开放实验室 骨髓细胞形态学是血液学实验课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编制了血液检验实验教学课件,并始终本着理论是基础,临床实践是目的,实验所用标本均是来自于沈阳地区各个三甲级医院及血液病研究所的临床血液病骨髓标本,学生通过实验课反复观察练习,基本能够掌握目前临床常见血液病的骨髓象和血象特点,使学生将所学的血液学检验理论应用于临床血液病诊断。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理论课的讲解和实验课上有限时间的镜下观察,学生课后很快就会混淆和遗忘,因此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学习和巩固细胞形态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3],学生通过多看,多认,多观察,多体会,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1.3 教师教学方法
1.3.1 实践课堂示教法 示教式教学在形态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方式的教学手段都不能替代的。教学中老师把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骨髓细胞用示教镜展示给学生,并详细讲解主要观察的内容,例如胞体形态、胞质染色及颗粒、胞核形状及核染色质排列方式等的特点,然后学生在自己的显微镜下查找教师指定的细胞,找到后教师确认,同时指导学生如何辨认指定细胞的主要特点;如果实验过程中学生观察到特殊典型细胞时,教师再以示教的形式把学生集中起来一起观看,达到学习知识的共享,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观察对方显微镜下的细胞,可以互相讨论或者争论;对认对细胞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对认错细胞的学生要及时纠正错误,这种活泼的教学方式,间接的增大了一节实践课学习的信息知识量,而且使同学们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1.3.2 理论课堂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将此方法用于医学教学中是取其 “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自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传统的 “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其结果导致所学知识不灵活、不牢固,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禁锢。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我们应用了PBL教学法,例如在讲解骨髓细胞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问题讨论式 (学习骨髓细胞形态有何作用?)、启发讨论式 (细胞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如何进行观察?)、归纳总结式 (粒细胞系统各个阶段细胞的鉴别要点)、病例分析教学法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粒细胞如何变化)等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与学互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授课质量和效果。在采用PBL教学方法后,在课堂上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实现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和灵活性[4]。
1.4 教学效果考核
实验考核是体现教与学效果的较好方法,我们采取平时实践考核和期末实践考核两种方式,所占分值分别标注如下。
1.4.1 平时实践考核 (30%) 在每堂实验课上对学生进行小测试,即在显微镜下随机选择几个典型细胞并限定时间进行辨认,借以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的细胞形态内容的真实掌握情况,教学中采用这种紧张又灵活的手段,虽然有压力,但因其互动性目的性强,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活跃了课题气氛。
1.4.2 期末实践考核 (70%) ①图片考核 (20%):骨髓细胞形态考核前教师可以借助血液学相关图书,网络等参考资料精心准备,将各个系统典型细胞及不易辨认的常见细胞进行图像采集,压制成卡,形成血液实验室特有的一系列细胞形态考核卡,并定期更换,考核时教师对学生辨认标本的情况进行评价。②镜下考核 (50%):采用封闭循环式单独辨认细胞的方法进行。考核前带教老师事先在显微镜下找好20~30个细胞,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依次辨认镜下各种不同的细胞,并将答案记录在答题纸上。
实践考核成绩按40%比例计入血液学检验这门课的总成绩中,同时教研室规定血液检验实践课考核不及格的学生不能参加理论考试,这样纠正学生在学习中重理论轻技能的思想,强化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2 学生学习层面
2.1 学生现状
我院学生高中毕业时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和基础知识,并学过化学、生理、病理、微生物等医学基础知识,已经具备学习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条件,但是在学习能力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如喜欢被动接受知识,自学能力,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创新学习的能力还不足,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对抓好镜下功夫感到厌烦,仍需采取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去引导他们学习。
2.2 学习方法
自从我们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单纯的 “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转变为 “学为主、教为导”的启发式教学以后,学生逐渐适应了自己学习、自己发现、自己创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2.1 理论学习归纳总结与习题练习相结合 积极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零散的内容系统归纳列表总结,例如学习粒系各个阶段细胞特点后,学生会按照细胞的胞体 (大小、形状),胞质 (染色、量、颗粒、空泡),胞核 (大小、形状、染色质、核仁)等项目,及时总结不同阶段细胞的知识要点,同时以检验师资格考试相关习题来检验所学理论,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骨髓细胞形态学的特点,为今后的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实践学习观察比较与互相讨论相结合 在学习骨髓细胞形态时,学生先看图谱,自己辨认,找出特征,再进行小组讨论,由教师总结后学生再看显微镜,再次对照图谱。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感性认识,反复比较辨认,使骨髓细胞形态更易掌握;再者我们大胆鼓励辨认细胞正确的学生去指导操作较慢的学生,这种信任而激励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发挥,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独立地承担临床检验工作。
总之,骨髓细胞形态学是血液学检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积累,灵活应用,让学生真正掌握骨髓细胞形态检验技能,才能为其今后从事细胞形态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王方芳,陈俊国 .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19-21.
[2]唐小牛,王少圣,陈文魁,等 .如何正确理解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形态教学中的优势 [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3):225-227.
[3]张强,李玉云 .骨髓细胞形态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167-170.
[4]陈文明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教学法在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病案,2010,11(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