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记忆、民俗阐释和民众教化*——德昂族民间传说文化解读

2013-04-01张兰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德昂族芒市民族

张兰仙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芒市 678400)

德昂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跨国而居的民族。中国境内的德昂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芒市、盈江、瑞丽、陇川和梁河等县市,保山市及临沧地区的镇康、耿马、永德等县。德昂族早先主要借助口耳相传记载民族变迁的历史,并对当地民俗的形成推原解释。对于德昂族这样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传说一旦产生,就会被认定为支撑民俗行为得以存在、流传的理据,甚至作为历史而口头传述,从而成为民间教化的无字道德教材。[1](P251)分析研究德昂族民间传说,对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变迁的历史记忆

“传说是历史性较强的一种民间故事……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2](P82)传说属于“社会叙事” (social narrative),叙事就是“讲故事”。“讲故事是‘叙事’这种文化活动的一个核心功能。古往今来的不少批评家都注意到了讲故事作为人类生活中一项不可少的文化活动的意义,不讲故事则不成其为人。”[3](P)没有传说的民族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传说为全民族所共享,那么,它便成为民族记忆。在德昂族内,叙事和记忆相互支撑,共同创造了德昂族的口述史。

传说、记忆和口述史往往三者合一,成为具体时空中人们共同拥有的传统。[4]在德昂族民间传说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借口耳相传留存下来的关于本民族的历史变迁。关于“德昂王”的传说,各村寨讲述的“故事”不尽相同,但大多是对德昂族历史变迁的“叙事”。三台山的德昂族老人说,每当发生战事时,德昂王凭借大鼓的鼓声聚拢德昂人,使德昂人百战百胜。后来大鼓被偷掉了,德昂人没法聚拢民众去对付敌兵,所以德昂人被打败了,德昂王也被杀死,扔进江里漂走了。在芒市龙山的德昂族说,德昂族一直没有自己的王,因此总是被别人摆弄。有一天从天上掉下一根腰带,把一蓬芭蕉树围住了,有个老太婆去采芭蕉叶,但怎么也找不到芭蕉树,只好回去告诉丈夫。她的丈夫出来一看,发现了一条腰带,捡起来系在自己身上。这一下,这位老人不见了,他变成了德昂族的王子。王子骑的是一匹高大的龙马,人们只能听见马铃响却看不见王子。王子骑着马到处走,凡碰上敌人,敌人全部会自己死掉。这位王子真是威风极了,降服了很多敌人,为德昂人夺回了很多地方。王子是个神灵的人,但他必须禁食凡间一切“不净”的东西。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卖干鱼的,突然馋起来,很想吃干鱼,人们劝他说,干鱼上有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吃,但王子不听。果然,吃了干鱼后,那条腰带就失去了神灵。不久,王子就被敌人抓去杀掉了,王子死后,德昂人的势力又重新衰弱了。又如德昂族波朗、波浪两兄弟 (有史家称这两兄弟系真有其人)各自率领德昂人与傣族土司作战的传说,说他俩不仅勇敢,而且有某种神奇的本领,骑着大马,刀砍不进,行走如飞。两兄弟互相配合,使土司无可奈何。后来,土司使计谋造谣说波朗已经战败投降了,波浪信以为真,就带兵马撤到“大山”去了。波朗在弟弟走后,仍然带兵与土司作战,但终于被势力强大的土司兵打败。波朗被抓住以后,坚决不投降,土司用刀砍不下他的头,用枪打不进他的肉,最后改用火才把他烧死了。《召怪罕》则讲述了怪罕爸爸即芒市坝的“混或罕” (意为国王)被对手困国浪杀死之后,怪罕二十岁时拿着爷爷龙王送的一把神剑,到芒市坝找困国浪报仇。他的神剑一出鞘就可震死一千人,再甩出去又可杀死一千人,困国浪的兵一片片倒下。最后,困国浪的巫师将黑猫血涂在怪罕的神剑上,使神剑失了灵,怪罕在追兵前跳崖自尽。困国浪将怪罕的头砍下示众,怪罕的两个妻子悄悄偷了怪罕的头,想到龙王爷爷那里使之复活,不料被追兵追赶,没能如愿。怪罕的爷爷得知消息,带兵赶到芒市坝,已经不见了怪罕的踪影。龙王叹口气说:“冤冤相报何时了,罢了罢了……”于是带兵撤离了芒市坝。从此,芒市坝就不是德昂族的地盘了。

这些传说情节简单,都是以人物为中心,但故事明显有着历史的影子:一方面折射了早先德昂族大势所趋,无可奈何迁离芒市坝的历史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德昂族人民跳出民族观念,从生灵的命运、人类的和平来决策罢兵的可贵意识,从而拓展了故事的意境。

在德昂族的民间传说中,数量最多的还是有关元末明清之际,他们对原来的聚居地以及后来如何因与其他一些民族发生战事等缘由而被迫迁徙的历史记忆。据芒市芒龙山德昂族村寨的老人讲述,说他们原来是聚居在一个名叫“大山”的地方,那里的德昂人相当多,有三万个寨子,紧连成一大片,乃至猫在村寨房头上跳来跳去根本不必落地,牛出了厩门也找不着回来,老太婆出门也经常回不了自己的家。三台山一带的德昂族中普遍传说他们的先辈在“大山”种了很多茶树,远近都很有名。

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各民族都公认德昂族是这个地区定居时间较早、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最初他们居住在坝区边缘,种植水稻并培植茶树,生活比较富裕。进入元代中期, “白夷”(傣族先民)迅速强盛起来,不断征服附近其他民族。至治元年 (公元1321年),“恕谋甸主管故侵犯茫施路鲁来等寨,烧百四十一村。”第二年,镇西路 (今缅甸新城一带)大甸火头阿吾“夺不岭、雷弄 (今陇川虎距关一带)二寨”,并烧毁了有四百余户居民的雷弄寨。这里提到的傣族统治者进攻的“茫施”、“雷弄”、“不岭”都是德昂族村寨。

关于迁徙的原因,三台山的德昂族说他们的祖先离开产茶叶的“大山”,是因为当地一些做官的人看见德昂人种的茶叶很吃香,于是就去抢夺德昂人的地盘,后来德昂人败在当地统治者的手下,几乎所有的村寨都被烧光了,德昂族只好迁到了现在的德宏一带。还有一些传说则讲,聚居在芒市一带的德昂族因为忍受不了傣族土司的欺压,数次起兵反抗,但总是以失败告终,所以只好迁到别的地方居住。又如盈江县德昂族中流传的关于迁徙的传说中,德昂族由于不懂傣语,德昂族人误以为傣族土司要他们出三田沟的银子,感到无法缴纳土司的苛派,只好迁走了。[5]

类似的传说在三台山的德昂族中也有流传,说傣族土司派人送给聚居在护占山上的德昂人一封信,想上山来拜访朋友。山上的德昂人把信传来传去,谁也看不懂,最后人们确定这是一份战书,经过再三权衡后决定趁早撤退。于是,一夜之间德昂人就搬离了,分散到更深更隐秘的大山之中。在三台山流传的传说中,还讲述了德昂人至今聚居区比较分散的原因。认为德昂族迁徙时约定以砍倒路边的芭蕉树为记号,但因为人群之间前后距离拉得太大,待后一群人走到时,砍倒的芭蕉都又长出来了,因此他们就迷路了。陇川一些德昂族老人说,陇川城北的一些山坳过去曾经是德昂人烧制砖瓦的地方,还说有些窑里的砖瓦都已烧好了,但被迫迁走时仓促得连烧好的砖瓦都来不及取出。

近年来,女王宫遗址、千家寨、允弄遗址、德昂城、松山广母遗址、奘崩龙遗址、帮瓦遗址、王子树乡德昂族村寨遗址以及德昂鼓、制陶和烧砖瓦、金水缸等的发掘,以上传说对考证德昂族遗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传说不能等同于历史,它里面有很多夸张、幻想和虚构的成分,实际是民众根据记忆对过去的重构和加工,但这正是民众自己处理历史的一种方法。

二、当地民俗的推原解释

德昂族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风物传说,这类传说往往是当地民众对地方风物的一种想象性的推原解释。钟敬文认为,“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传说的主人公大都有名有姓,而且不少还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他们的活动遗迹,常被联系到地方上的某些自然物、人工物及社会风习上面,于是有不少传说就成了这些事物的来历的一种说明。”[6]

德昂族对人生礼仪和信仰方面一些重要行为的形成,往往都有相应的传说来解释。这些由传说特别阐释的礼仪和行为一般都具有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且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德昂族有不扫墓献坟、不祭祖宗的习俗,在《不献坟的传说》中就解释了这一习俗形成的原因。在很久以前,德昂族大头人腊有和他的妻子哈木四十多岁才生得一子叫阿托,两人视若心肝宝贝,专门嘱咐一个长工寸步不离地照看着他。然而,阿托十岁那年,不幸染疾死了。老夫妇为了表达父母的一片心意,请工匠建了一座房子,把儿子的尸体放在里边,并由长工每天送三次饭,长工为阿托送饭已三年,仍坚持不停地送。一天晚上,长工去送饭时,遇上暴雨,山洪暴发,过不了河,这时迎面来了三个释迦牟尼弟子,长工便把饭和肉菜虔诚地献给了佛爷,拎着空提篮回了家。就在这天晚上,腊有和哈木夫妇同时梦见儿子回到家中,并说:我走了三年,直到今天晚上才吃到了家里送来的饭。腊有夫妇很奇怪,第二天一早就把长工叫来询问,长工说每日三餐没少送,但老夫妇还是不相信,便和长工一道去坟上检查,果然,三年来送的饭菜堆积如山。又问昨晚的饭送到哪里去了,长工如实回答,说是送给三个和尚吃了。于是老夫妇深有感慨地说:“献坟不如献佛。”从此德昂族就不再献坟了,人们在拜佛的时候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先情感的寄托。[7](P54)这个传说在德昂族中广泛流传,似乎告诉人们,小乘佛教在德昂族中传播后,宗教崇拜代替了他们原有的祖先崇拜。而今在德昂族的习俗中,确实是奉行着献佛而不献坟的行为方式,这肯定是在佛教信仰出现以后的变化,而上述传说则是为阐述这一习俗行为而产生的,但它一旦在民族当中流传开来以后,它就不是一般“说说而已的故事”了,它强化了这一民俗存在的理由,并为人们的文化认同提供了合理化的解释。

德昂族有拜谷魂的习俗和传说,故事说佛主所到之处,人人跪拜,唯有谷魂不下跪。佛主大怒,谷魂不搭理他,走了。随后接连几年,到处闹饥荒,天下人怨声载道,佛这才后悔得罪了谷魂,后来在狗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谷魂。所以现在德昂族每年收谷子、打谷子的时候,都有喊谷魂的仪式。将谷魂喊到家以后,在谷仓上挂上象征谷魂的物品,或是几穗籽粒饱满的稻谷,或是彩纸做的小房子,里面供奉着祭品。供奉完毕后主人家先给狗和牛喂新米饭,然后人才吃。这个传说对德昂族物种的起源以及先喂狗的习俗做了一个简单的解释。

德昂人对“腰箍”很崇敬,它代表了人们对生命的敬仰,对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生活的追求。在民间,传说从前有个仙女名叫罗来恩,她住在天与地之间的地方,她飞下来与崩龙族的小伙子结了婚。但她飞来到崩龙山寨不久就飞回去了,来了三次,总是不久又飞回去。后来小伙子就按照阿爹的建议做了腰箍给仙女箍上,从此她就不会飞了。而从那时候开始,崩龙族姑娘就在腰间箍上了腰箍,有的甚至箍上十来个腰箍,认为这样才美。[7](P108)这就是德昂族“藤篾缠腰”服饰习俗传说,它展示了德昂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特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从上面几则传说中可以看出,德昂族的物质民俗常常可以从其口口相传的传说中找到相应的来源解释,虽然这种解释大多都充满着虚幻的色彩,恐怕也未必是该物质民俗的真正来源,但是它很可能是这一物质民俗得以代代流传的依据。这一类的传说大多都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显示了德昂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关于德昂族妇女服饰的传说也颇为神奇。传说德昂族人同诸葛亮的兵打仗的时候,德昂人中了诸葛亮的计,死伤大半,活下来的男子和背扶男子回家的妇女身上浸满了鲜血,黑一块,红一块。所以德昂族现在的服装,不论男女均以黑色和红色为主就是由此而来,黑颜色是被火烧的烟熏的,红颜色则是血染成的。[8]从历史记载看,诸葛亮曾率部西征,与当地土著民族有过多番战事,确有其事。但是关于颜色的由来的说法,则是德昂族人民在史实的基础上的虚构和创造,是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结合,也是为德昂民众认同所做的一个合理的解释。

德昂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庆、喜事,德昂族群众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跳传统的水鼓舞。因为打鼓前要用水或酒湿润鼓皮以增音色,所以叫水鼓,德昂语叫“嘎格楞当”。据三台山的德昂老人讲,古时候,德昂族一对男女恩爱青年上山砍柴,女的因口渴喝了山里的水就变成了树上一个鲜艳的果子。小伙子非常难过,摘下果子准备带回家。可在路上,来了一个怪物,将小伙子打翻在地,鲜艳的果子被抢走了。小伙子苏醒后,决定不畏艰险去追赶,却被涛涛大海挡住去路,小伙子急得哭了,哭声感动了江涛和行人,连石狮都流出了同情的眼泪。大家七手八脚,帮助小伙子搭了一座大桥,但不知怎的,一连搭了两三次都垮了。后来,小伙子约着众人去查看,原来桥墩下有一只大螃蟹在作怪捣乱。他们将大螃蟹捉上岸来,剥了皮,把肉吃了,后来又把螃蟹皮子绷晒在树上。为了惩罚它,皮未晒干就有人去敲打它,刚一敲就发出了“乒乒乓乓”的声音。大桥终于搭好了,小伙子在众人的帮助支持下,打败了怪物,夺回了鲜艳的果子,他们用一种空桐树制成鼓身,将大螃蟹皮子蒙上,制成了水鼓。[9]

总之,德昂族民间传说作为德昂族民俗的阐释系统,是在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孕育而成的。它需要在民族生活的氛围、环境、物品、行为等方面寻找到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附着物,并对它们进行加工创造,再赋予其艺术性的表现。对于像德昂族这样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其传说一旦产生,就会被认定为支撑民俗行为得以存在、流传的理据,甚至被当作历史而口头传述。

三、民间教化的无字教材

德昂族民间传说蕴涵着朴素的道德观念,在以前的民众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民众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

德昂族倡导婚姻自由,在结婚时都唱《芦笙哀歌》 (又叫《泪水调》)。三台山的德昂族讲,从前有一对德昂族青年岩瓦和玉南相爱,情投意合,并私订终身,但遭到姑娘父母的反对。男方托人上门提亲,被拒之门外,对他俩经常相会更是非常反感。为了拆散他们,女方父母将女儿送到离寨子很远的简易窝棚里守护庄稼。有一天,小伙子终于得知姑娘的消息,便立即赶到窝棚前,刚上楼就见一头凶猛的大豹子在啃吃姑娘的身躯,小伙子愤怒至极,迅速拔出随身携带的长刀将豹子的头砍下来。小伙子亲手将姑娘的遗骨拣起包好带了回来,挂在姑娘生前住的墙上,并吹起悲伤的芦笙 (他吹的调子即现在的《芦笙哀歌》)。这对青年人的不幸遭遇震动了整个德昂族,血的教训深刻地教育人们,从此以后,德昂族男女青年的父母不再干涉子女的婚姻了,德昂族开始有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权利。[10](P122)婚姻的悲剧表达了德昂人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和反抗以及追求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

德昂族有竖“扎地”的习俗,“扎地”是德昂族祖先母神像,象征着德昂族对先祖的纪念和传承。“扎地”的传说讲的是一个妇女丈夫去世后,带着五个儿子相依为命,为了给儿子们吃饱饭,她去头人家借钱粮,头人见寡妇长得美貌,顿起歹心,便借给她很多钱和粮。寡妇识破头人的诡计,便开始想法还钱和粮。还没有还清,头人就趁机三次提出要寡妇做他的小老婆,寡妇不答应,头人便去抢婚。在家的四个儿子奋起反抗,都惨遭杀害,寡妇昏死过去,在被抬往头人家的路上,寡妇谎说小便,下轿时一头撞死在树上。最小的儿子当时没在场,一直隐居在邻居家。后来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把头人告到土司衙门,头人被处决了。有天晚上,小儿子梦见妈妈对他说,在家边山坡的最高处竖一个木碑,那么妈妈和哥哥就会来保护你的。后来,小儿子就把树干竖在中间,树杈竖在四周,以表示对妈妈和哥哥的怀念。[10](P135)这个传说除了表达人们对祖先的怀念之外,还反映了德昂族人惩恶扬善的观念以及德昂族妇女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渴望独立和自由的理想。

德昂族花节的传说更富于教育意义。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德昂族寡妇为把儿子抚养成人,省吃俭用,把眼睛都苦瞎了。儿子见妈妈做活不如以前了,感到非常不满,经常骂她。有一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儿子上山干活,看见一只小乌鸦来来回回找虫子喂一只又老又瘦的乌鸦,儿子受到感化,骂自己不如“含食报娘恩”的小乌鸦,决心好好服侍妈妈。就在这时,又病又饿的妈妈摸着路给儿子送饭来了,一阵头昏跌倒在路上。当凉风把妈妈吹醒时,想到儿子还饿着肚子,便挣扎着往山上爬去。爬着爬着,听到儿子从山上跑下来的脚步声,她以为又要挨骂,心一横便撞死在路边的大树下。儿子本来是来向妈妈认错的,结果却把妈妈吓死了,他哭得死去活来。儿子把妈妈埋葬后,砍倒大树,用树干刻成妈妈的像供在家里。以后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儿子要从山上采来栗树花枝,蘸着从山沟里背来的清澈的泉水清洗木像。[11]这个故事解释了今天德昂人在泼水节期间用竹篮背水,用清水为老人洗手洗脸的缘由,更为教育德昂后代要善待老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要有感恩之心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子。这种民间道德教化方式,其力量远胜于枯燥的说教。

俗话说:老的不讲古,小的失了谱。说的是本族的后代通过老人对过去事情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进而对知识、技能和本族历史的了解、伦理道德观念的灌输。德昂族民间传说主要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风俗人情等表达德昂族人民对历史真相的认识,使人们看到德昂族庄严又伟大的过去,激励本族人民的斗志,传播本族历史知识。尤其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乡村文化岌岌可危的今天,德昂族民间传说对繁荣少小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意义。

[1]黄光成.德昂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美)浦安迪 (Andrew H.Plaks).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万建中.传说建构与村落记忆[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5]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6]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7]德宏州文联编.崩龙族文学作品选[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1983.

[8]李明珍.德昂族服饰与传说[J].今日民族,2007,(7).

[9]罗玉山.德昂族的水鼓[J].民族大家庭,1997,(10).

[10]赵家祥.德昂族历史文化研究[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

[11]罗玉山.德昂族的花节[J].中国花卉园艺,2005,(5).

猜你喜欢

德昂族芒市民族
我们的民族
德昂族酸茶研究进展
新时代下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价值分析
——以德昂族酸茶文化为例*
德昂族祖先迁徙记忆探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芒市总工会:为60名在档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多元民族
帕布巴升座庆典在芒市举行
甘蔗新品种在芒市旱地引种试验的表现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