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3-04-01钟应春
钟应春
(湖南城市学院 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任何理论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高校文科专业课程中,现代汉语较其他课程而言,更要强调它的实践性。因为语言是人类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人们每天都在不停地使用它,不管是口语形式,还是书面语形式,我们每个人的口、耳、眼、脑无不都要与它发生密切联系。平常总是说要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这是就有关语言的基本能力而言,其实还有比这更高的能力要求,比如发现语言问题、解决语言问题、研究语言问题的能力。反思近几十年来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传统,轻现实。导致的必然结果是课堂教学效果不太显著,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就笔者了解的情况而言,有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晦涩难懂,语病百出;更有甚者,写个简历等都很难做到文通字顺。难怪上个世纪末就有许多权威媒体相继以“母语水平严重滑坡”、“救救母语”、“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为题,向社会疾呼提高大学生乃至全民族的语文水平与能力。在当前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背景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现代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一、现代汉语实践性教学的本质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其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1]30-31那么,作为一种教学过程,特别是针对现代汉语的教与学来说,它不应属于物质生产劳动这种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但它可归入到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当中去。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下,我们认为,实践性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活动,它一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实践性教学根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它的基本理念是将课程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社会的实际和生活的实际整理课程体系,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发展壮大自己,最终将自己培养成实践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现代汉语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只注重课堂讲授,注重知识的传承,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老师生怕漏掉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又唯恐讲得不够细致深入,这样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而学生到底听了多少,懂了多少,记住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这样的课堂基本上是低效课堂,难怪老师教得非常辛苦,学生被动接受,兴趣照样不高,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指出,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言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2]12-13因此,现代汉语应该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只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好地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改变以知识传承为首要目标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代之以面向社会生活和语言实际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当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出路之一。
二、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两个不同层面
(一)师生并重的教师实践与学生实践
1.教师实践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实践性教学的策划者和实施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也不无一定的道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确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必须要有知识结构全面、教学方法先进、实践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均较强的教师。实施实践性教学,教师应先行试水,投入到语言调查语言研究的实践活动中去。现代汉语教学的内容看似理论性极强,其实它是非常实用的,现代汉语具有一切语言的特点和属性,它是一种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思维的工具。既然是一种工具,人类须臾离不开半步,怎样使用它、理解它、分析它,这都是一些现实而又具体的问题,看似简单,而真正掌握熟悉又不那么容易。作为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求全面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分析这些知识是否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否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搞清这些基本理论后回过头来又要从实践生活中去发现规律,从而更好地总结规律,让它更好地为社会生活服务。
教师实践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一是教师备课必须勤查资料,收集一些有用、有趣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现象充实到课堂教学当中去。社会生活日新月异,语言也不断变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和各种通讯手段的出现,语言词汇的变化相当迅速,新的说法层出不穷,如“给力”、“围脖”、“托举哥”、“被就业”、“被会员”、“最美女教师”;还有如“淘宝体”、“元芳体”等原来从未出现过的各种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教师有心收集这些语料,做语言生活的有心人,这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把这些新语料按照不同的知识点,相应地补充进去,然后稍加分析,一方面可减少理论知识的枯燥性,另一方面新鲜有趣的语料贴近日常生活,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汉语原来还有如此魅力,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是教师必须勤于科研。教学科研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所,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两者齐头并进,教师自我价值得到彰显,教学热情就会空前高涨,这种热情可以感染学生,学生从而热爱学习,热爱现代汉语。从事语言的科学研究,这是一种具体可感的实践活动。一般而言,科研成果越突出的教师,讲课越生动,理论性实用性也越强,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就越高。
2.学生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就是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一个人光掌握理论知识不行,还必须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实际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来获得。
学生自身的实践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紧密联系理论知识,进行必要的练习、讨论和思考。只有通过这些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和理解。现代汉语概念多,语言知识点多,就语音部分汉语音节声韵结构的规律来说,牵涉到声母、韵母、声调、韵头、韵腹、韵尾、零声母等很多概念,考试的时候既是个热点又是个难点,学生听了老师课堂上几个例证的分析后,如不加强课中课后的练习,学生如看肥皂剧一样,看完即忘,到时考试的出错率自然较高。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的汉字音节布置学生练习,如“yuan、wang、cun、tui、jiu、jing、ri、xue”等,在学生练习的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订正,总结规律,这样学生掌握这些音节结构难点的效果就比较好。语法部分短语结构的层次划分,也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和理解。因此,现代汉语空讲理论,不实践练习是千万不行的,学生必须亲自动手练习才能对书本知识融会贯通。
二是提高调查实践,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汉语大多知识点是非常需要调查实践的,如有关方言知识,通过调查家乡话或另一种其他方言,掌握国际音标和记音的方法;有关文字部分,成立社会用字调查小组,深入街头社区对社会用字状况进行调查,就发现的问题撰写用字规范化报告;有关词汇、语法的部分,要求学生处处留心生活,时时关注语言新现象,遇到新词新语新说法及时做好记录,加深思考,到一定火候,可将其写成小论文进行发表。
三是进行尝试性的科研实践工作,对现代汉语有特别兴趣的同学,或者将来准备考研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关注语言,积极思考,做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做科研,关键之处是首先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诚然,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一个人的知识根底有关,因此,夯实专业基础,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大有益处。
(二)内外结合的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
1.课堂实践
受教学课时的影响,课堂内实践时间短,次数少,大量的实践活动要放在课外才能完成,因此,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进行有效合理的结合,才能完成既定的实践教学目标,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课堂实践内容包括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辩论)、课堂发言、课堂答疑、课堂竞赛等。传统教学模式很少有实践教学过程,填鸭式、满堂灌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老师如果照本宣科,一支粉笔一张嘴不停地坚持到底,学生则会仅仅是一名听众而已。考试完了,老师走了,学的知识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无疑,纯粹的脱离课堂练习、讨论等实践环节的课堂是低效课堂,空洞的知识无益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代汉语有些知识点如汉字音节结构的分析、汉字形体的分析、合成词结构类型的分析、句法结构层次的分析等,必须通过课堂及时练习和及时的讲解,才能完全领悟。课堂讨论(辩论)和课堂发言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形式,课堂讨论(辩论)的题材可以是语言热点或学术热点问题,如“关于方言是否会消亡的问题”、“关于网络语言的利弊问题”、“关于汉语文词式书写的能否通行问题”、“关于字母词的规范与使用问题”、“关于校园流行语的特点与现实问题”等,如果适当压缩理论讲解,每个学期拿出2—3次课来进行讨论和辩论,效果肯定会很好。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开口发言,对于锻炼胆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无好处。除组织辩论外还可组织较常规性的课前3分钟演讲,由自我介绍,家乡方言、家乡特产、家乡风俗的介绍到针对语言小问题、当前新时局的分析等,不一而足,尽情发挥,这样的语言实践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风采与能力的平台,能够有效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2.课外实践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过程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都有所改变,中学生是老师送给你鱼,以被动学习为主,大学生是老师送给你钓竿,以主动学习为主,因此主动学习的功夫主要靠自己在课外进行。课外实践比较课堂实践而言,时间较宽松,组织较灵活,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调查实践。当然课外实践缺乏有效的监管,真正执行起来较难,这就要靠学生的自觉与毅力了。
课外实践具体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作业练习;上图书馆、上网查阅研读语言类书籍与期刊杂志;开展各种语言调查活动,如方言调查、社会用字调查、社会用语调查;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的各项实践活动,如三笔字竞赛、演讲竞赛、诗歌朗读比赛、征文比赛等;有留学生的学校,建议学生与留学生建立起一对一的互帮互助学习形式;除此,还应该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学生每学期应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小论文写作任务等。俗话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意在强调读书人应走出书斋,强调实践在个人成长进步当中的积极作用。当然,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要靠教师良好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兴趣,因此,积极探索课外实践的内容和方式是当前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合理,形式多样
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是现代汉语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的要求,课程性质要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而技能的提高肯定不能光靠纯理论的讲述,也不能光靠实践,正确的是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理论与实践怎样结合,课堂实践与课堂理论的时间怎样分配,应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思考。理论知识与实际语言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有紧有疏,我们应把联系紧密、相关度高的理论知识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切实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现代汉语知识点多,牵涉面广,如果想面面俱到,反而顾此失彼,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每个章节应该找准一到两个实践教学的核心,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在课时的安排上,大型课堂实践如辩论、竞赛等每学期安排两到三次,小型的课堂实践如练习、质疑、探讨等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总之,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实践的内容、环节,实践形式上尽量做到多样而有趣,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才能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真抓实干,落到实处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高技术人才为主,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和实际能力,实践性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达到教学目标和效果,必须真抓实干。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严格履行职责,尽到本分,课前应认真设计好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课后要跟踪、监督,及早发现问题,适时作出调整。学生是否自觉是否主动,除了自身的原因外,还与老师是否严格要求、是否正确引导有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最忌讳搞形式主义,任务布置了一大堆,学生真正落实的少,轮到检查,不是上网下载,就是到图书馆一通抄袭了事。教师如果要求不严格,一味纵容,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以后的实践活动就很难落实,教学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要保证现代汉语实践性教学效果,就必须真抓实干,严格按照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和执行。
(三)循序渐进,自主探究
现代汉语一般是大一新生的课,针对实际情况,他们由中学进入大学,有一个角色转换过程。中学课堂以传授知识、记忆知识、应试教育为主,而大学的教学目标与此不同,主要分化为知识传承、科研创新、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因此它讲求知识的实际应用,自然要求实践的成分要多些。
怎样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怎样引导学生把死的知识活化为实实在在用得上的知识,我们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把学生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的路子上去。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呼唤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对像现代汉语这样的传统基础学科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继续走老路,继续走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路子,恐怕再也走不通了。因此,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现人才全面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31.
[2] 黄伯云,廖序东. 现代汉语[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3.
[3] 彭小球, 钟应春. 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趣味语料的收集与使用[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2(2): 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