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原生代读者需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究
2013-04-01李建平
李建平,符 勤
(长沙大学图书馆,湖南长沙410003)
一 数字原生代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
80、90 后的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现代信息社会,是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不断提升而成长起来的数字原生代(digital natives)。他们听着电子胎教音乐出生,玩着电子娱乐游戏长大;他们的学习离不开电脑与电视,更是Iphone的忠实粉丝;他们的交流离不开电子邮件和数字手机,是当下数字生活的追随者与体验者;因此现代数字环境极大地影响着这一代人对社会的视听,影响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接受、理解和认同。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数字原生代信息用户,大学生们了解并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一些网络运用技术。他们习惯使用电脑去随机获取信息,愿意选择便捷的操作;“他们希望通过自己运用技术获得满意的答案,对慢吞吞的程式化的获取信息的过程极不耐烦”[1]。同时,原生代读者们期望在图书馆拥有更高的读者权益,如:在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过程中,可任意浏览,力求方便快捷;而对信息的来源和版权所属这些图书馆所关注的问题并不关心。该现象不但反映了当下大学生的阅读倾向,同时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大学生们找寻信息、获取知识的选择图书馆已不是唯一。
二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中介体现
当今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理念与原生代大学生读者的阅读行为方向已产生了明显的偏移。原因是读者信息找寻行为方式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对图书馆的依赖明显降低;而信息资源主要提供者——图书馆的服务行动还没有迅速跟上。作为信息消费者的当代大学生读者们觉得相对于“实体或虚拟的图书馆服务,在开放的网络上寻找和获取所需信息要更方便更快捷”[2]。单从服务水平的角度看,高校图书馆及其协作网信息资源广,且质量高,同时还辅有专业素质较高的馆员队伍为读者服务,为他们提供的大多数资源也是开放的网络无法获得并经过筛选和组织的高质量知识信息体系。在读者需要物理空间享受实体服务的同时,还能通过图书馆为其提供的电脑终端去获取网络上开放的所有信息资源。尽管如此,我们发现,作为数字原生代的大学生读者还是不够喜欢图书馆做中介,而是习惯自行寻找信息。他们感到通过图书馆去获取信息的程序相对复杂,大多数图书馆的资源数据库需要通过多种检索入口,进行多项资源文献传递搜寻才能获得结果,且馆藏印刷资源和数字产品往往两张皮,不能给读者提供信息搜索的便利。相反在互联网上,他们可以按任意主题,均可随性检索,获取结果。虽然信息的唾手可得与质量的无保障也常常围绕着他们,但他们仍愿坚持,将网络搜寻作为信息获取的首选,因为网络也确实拥有部分不在图书馆控制之内的免费优质学习资源及有效信息。由此可见:互联网正强势挤占并试图吞噬着文献信息服务中介的空间。
因此,在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怎样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方式以迎接数字原生代读者的到来成为每一个图书馆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举措创新
(一)导入图书馆2.0,创新服务新举措
Lib2.0,即图书馆 2.0,是指 Web2.0 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该技术使图书馆的相关业务执行程序发生了改变。Web2.0注重处于互联网环境下互动参与技术模式,是以blog(博客)、wiki(维基百科)、RSS(简单信息聚合)、BT(下载)、TAG(社交网络)等为核心,以应用XMLAjax等技术实现“全民共同织网”的新一代网络模式[3]。图书馆2.0也即在图书馆服务中加入2.0元素,如博客、RSS、TAG等,高校图书馆利用Web2.0的理念和技术运用数字资源服务进行的探究和改进,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图书馆“服务读者”为核心的思想,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与读者(用户)进行互动,更深入地洞察读者(用户)感觉与体验,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周到的服务将信息资源及时、准确地推送到读者(用户)的手中,读者(用户)也在服务参与中与图书馆馆员一道管理并经营着图书馆这个人类共同知识宝库。
维基(wiki)超文本系统通过一组辅助工具支持读者(用户)间协作或写作,被读者喻为:是一种人类知识的网络系统。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均可基于Web2.0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并发布(如图书馆工作日志、部门设置情况、规章制度、流量统计、常见问题的解答等)及时的消息以实现资源的动态维护。这种相对开放相对自由的数字交流平台能有效地吸引读者,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另一种2.0技术的应用RSS服务在高校图书馆也开展起来,一般集中于以下几种服务:1.与图书馆有关信息公布,图书馆的新闻与通知、数字资源的动态、读者培训与业务讲座时讯、新书通报、推荐阅读书目、及催还通知等;2.资源整合,包括网志聚合、参考咨询、学科博客等内容;3.个性化订制服务,包括提供个人的借还书信息、图书预约信息、查新信息等,并通过相对灵活的服务模式,图书馆新的信息资源即时通过RSS渠道推送到用户桌面,从而拉近了读者(用户)与图书馆的距离。
此外图书馆2.0的其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如blog技术服务,在武汉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等均开展的很好。如IM技术(即时通讯服务),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把其应用在了信息参考咨询服务项目中。如Tag(标签)技术服务,在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等大学图书馆都有应用;该技术服务能让读者更加自由地分配其主题标签,使用读者的理念及读者提供的检索点,使信息搜寻及信息利用更为便捷。同时最近几年兴起的手机图书馆也逐渐成为2.0技术在图书馆中的新的应用载体。可以说,正是2.0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迈进。与此同时它又迫使图书馆应用管理系统供应商不断的将2.0特征的技术应用模块升级,通过对多面搜索、联合搜索、相关分级搜索的结果与标签等内容进行整合,使下一代的管理系统能更好地方便图书馆在管理质量上适应2.0技术的发展。
(二)重视信息素养教育,改革检索课堂教学
为使数字原生代读者的信息检索行为更为有效,必须对高校科技文献检索课堂的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改革,使得教学不仅仅是告之获取信息的方法,而是要获取掌控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教学要以切实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和信息运用能力为目标。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改革课堂教育内容入手,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且有需求的实用性知识内容。如:基于开发存取运动背景下信息共享空间的图书馆无缝链接服务优势,宣传依托优质文献资源信息的图书馆员、专家教授与学生读者沟通的服务教育作用,让他们能通过博客、BBC、Rass、Tag等进行 Blog、Rass、Tag 等在线方式或与图书馆进行互动交流,创建图书馆虚拟空间信息知识交流超市,以价值优势吸引当下大学生读者,并使之成为超市常来常往的消费者。
其次,对教学手段的改革,运用教育媒体,注重互动设计,让求知者真正实现能自主的去学习[4]。如加重实践教学环节,减少理论传授时数。加强学生搜集、加工、传递、吸取和利用的信息技能培养,提高他们运用信息资源、学习信息技术,并通过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媒体辨别能力、网络资源的评价能力、知识产权(包括知识产权意识及知识产权运用)的能力,使科技文献检索课的教育内容成为每一位大学生不可或缺且终生受用之工具。
(三)加快共享空间建设,加速信息资源传递
提高原生代大学生读者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兴趣必须在提供有效的服务手段上下工夫,在充分了解他们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加大图书馆文化的宣传力度,增设相关便利服务的设施设备,加快共享资源服务建设,加强资源有效利用的推广力度。在原有物理空间的基础上,改善硬件基础支持,提供更具人性化、个性化,且更友好的服务环境,形成相对轻松的阅读氛围。创新建设虚拟共享空间,通过学科导航、一站式服务、秒级检索等先进服务手段,实现高效率、全方位、保质量的高校图书馆应时服务观念。打造第三空间,对因读者需求改变而发生的阅读环境变化加以有效回应。
[1]Prensky M.Digital natives,digital immigrants[J].The Hrizon,2001,(5).
[2]De Rosa C,Dempsey L,Wilson A.College students’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M].Dublin:OCLC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2006.
[3]刘炜,葛秋妍.从 Web 2.0到图书馆2.0:服务因用户而变[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
[4]王朴.美国 TILT的教学设计及其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