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
2013-03-31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 张 宇
理性选择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
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 张 宇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正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文尝试用理性的观点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理性选择理论,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个人四个主体出发,寻求有效应对该问题的策略。
大学生就业难 理性选择理论 应对策略
2013年,“最难就业季”一词似乎在昭告本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各界人士深思。本文尝试从历史角度,用发展的眼光与理性的态度来分析这一现象,认为只要社会各界力量协调得当,大学生自身调整适度,“最难就业季”现象是可以得到控制与缓解的。
1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剖析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我们需要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待。何谓理性?理性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或能力。在哲学领域,理性一直是各研究者所倾心的一个话题。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都对理性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洞悉。在此,我们采用到的是黑格尔对于理性的理解,即对事物的认识采取具体、辩证的态度,全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以此来揭露问题的本质。
1.1 宏观层面的经济衰退现象带来就业岗位的减少
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虽然各国都采取了相关改革措施,积极应对调整,但问题的解决却不是一蹴而就的,经济衰退现象还是未能避免。到目前为止,全球经济依然没有完全复苏,与各国经济有着紧密联系的中国也难免会受到影响。有学者甚至在年初即从外汇的角度推测2013年中国可能会出现经济大衰退:2013年中国经济已经是积重难返,出口危机、实体产业危机、楼市危机、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将很可能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即使根据现有的国力不致于经济彻底崩溃,但是大衰退已是在所难免[1]。
在全球性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整理出这样一条逻辑关系:中国国内百姓需求下降、出口产品数量减少——公司企业开工不足——企业主用人需求缩减——社会岗位提供匮乏——大学生毕业就业困难。由此可见,宏观的经济衰退现象使大学就业问题更显突出。
1.2 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造成社会人才供需比例失调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素质人才也呈直线上升趋势。2013年“最难就业季”,这个看似偶然的矛盾冲突,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历史的必然。
1.2.1高等教育扩招政策致大学生基数扩大,造成市场人才供需不平衡
高校扩招政策自21世纪实施以来,使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创新高。2002年的毕业生为145万(扩招前1998级毕业生),2003年为212万(扩招后的首届毕业生),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9万,2009年为610万,连续多年以两位数增长率(2008年到2009年除外)递增,毕业生绝对数量的增长十分可观,由2002年的145万增长到2009年的610万,毕业生人数增加了465万,增长到2002年的4倍多,增长速度十分惊人[2]。日前,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3]。
在上世纪,拥有大学毕业文凭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好工作与光明的前途;而目前的状况已是今非昔比。高校扩招的确给更多学子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但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有进必有出”,升入高校的大学生增多了,大学毕业生也势必增加,在工作岗位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则意味着同一份工作的竞争人数急剧增加。
1.2.2海外留学生大批回归,挤占就业空间
2012年,中国留学人数总数为39.96万人,各类出国留学归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人,2005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籍学生希望留在美国工作的比例高达89.4%,2011年,这一比例已经降低到82%。2012年,有七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大量留学生“返流”,继续挤占原本就已极其窄小的就业空间[3]。海外留学生回国的原因是多样的,如:在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发展空间不足;国内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吸引留学生回国谋职;国内政策或定性观念对留学生就业形成优势;留学生乐于为祖国奉献等。然而这种种原因必然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海归”学生挤占本就不足的国内就业空间,进一步加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物以稀为贵”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在人才相对较少的年代,市场高素质人才供小于求,大学毕业生占据优势地位;当高素质人才数量不断增长,造成了市场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此时企业岗位占据了主导地位。换句话说,此时的局面可以总结为高素质劳动力过剩。
1.3 用人单位对于人才选取要求水涨船高,社会歧视问题日趋显著
市场人才基数的增多以及总体素质的提高,导致用人单位用人观念发生了重要改变。在人才接收方面, 一些用人单位不是从本单位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 而是盲目追求高学历, 这会造成人才的双重浪费;在人才使用方面,误以为单位的人才越优秀, 能够发挥的能量就越大[2]。此外,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要求也愈加苛刻。现在,企业除了一般流程的笔试面试环节的要求,对户籍、性别、年龄、毕业院校等等要求越来越多。更有甚者,有的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有一定期限的工作经验,这无疑是对于刚从大学校园里毕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一项“关门”之举。
1.4 大学生方面的综合因素加剧就业矛盾冲突
在企业愈发严苛的招人态势下,令人无可奈何之际,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种种因素使冲突激烈化,“就业难”问题不但无法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1.4.1求业方考虑资本回报,导致期望值过高而不愿低就
马克思·韦伯将社会行为分为理性行动和非理性行动两类,在研究经济行动时,他又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把经济行动分为形式合理性行动和实质合理性行动,而形式合理性行动的唯一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任何导向这一目标的、可量化的行动都是有效的;实质合理性旨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建立在“解放全人类”等外在的道德理想之上[4]。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日益飙升的学费纠缠在一起, 而在我国,不同区域就业所获得的比较收益相差较大。为了获得必要的教育回报, 学生主要把就业目光投向经济发达地区, 甚至对正在崛起的较为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的关注和了解都不够, 这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区域狭小, 就业机会偏少[5]。毕业生不止追求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还追求步上高薪行业岗位。不难发现,这类行为符合形式合理性行动的要求,却与实质合理性行为是相违背的。其实,家庭考虑到教育投入与资本回报,学生个人与家庭对于就业水平的期待定位偏高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社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层次呈现一个“金字塔”的形象,而大学生的追求岗位层次则呈现一个“倒金字塔”的形象,其矛盾冲突便在所难免了。
1.4.2大学毕业生求职能力欠缺,求职素质达不到企业要求
现今的用人单位招聘环节大多数依旧采取的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求职者投放简历——进行初试笔试——参加面试——实习阶段——转正。有的企业的笔试难度很大,要求应试者有广博的知识面,同时,在这些传统环节的基础上也采用了一些新的方法,如无领导小组面试等。就这一招聘模式的过程来看,求职者所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有可能进入就业岗位,无论是笔试水准,还是面试技巧抑或是工作能力,缺一不可。
1.5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造成大学毕业生竞争力不够
从高等教育内部审视,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反映[6]。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学习基地,担负着培养人才与训练人才的重任。出现大学毕业生出口不畅的问题,此项重任的承担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5.1高等教育资本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质量出现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由于筛选放宽, 一些学术和职业准备都不足的学生也进入了高等教育领域, 加上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学术投入严重滞后,赶不上办学规模扩张速度, 这必然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保持和提高[6]。缺乏资金导致高校的权责观念进入误区,承担高质量教育的责任意识变得薄弱,从而降低了教学办学的质量,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1.5.2高校专业设置合理性欠缺,与社会需求适应度不足
时代的发展是迅速的,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不断变化。有的专业消逝,有的专业兴起,有的专业热门,这是发展的必然。然而,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尽管这些限制有利于保证专业教育质量, 但同时也导致了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权的不足, 既不利于发挥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优势, 也不利于调动高校主动调整专业的积极性。从管理学角度看, 由于专业设置自主权不充分, 高校“既无力也无心”发挥优化专业设置的优势, 降低了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有效性, 导致专业设置滞后[7]。专业设置落后带来的后果必与其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断层,“就业难”问题也随之而来。
1.5.3高校课程设置实践性不够,无法对学生产生针对性培养的效果
由于教育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 学校办学往往需要巨大的初始投资,如教学设备、学校建筑、师资配置等。但随着初期办学的确立,其后的办学就类似复制,成本很低,往往仅限于教师工资[8]。然而,社会才是其培养人才所要踏上的最终人生舞台。未对社会需求进行适当调查,最终导致大学生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形成毕业后“就业难”的困境。然而即便如此,对于高校来说,考虑到教育需求的无弹性,只要有固定的生源,学校更愿意继续原有的办学模式, 获得递增的收益。即使迫于市场的压力,学校有时不得不开设一些新的专业或新的课程,但不难看出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8]。
1.6 不同专业领域因政府关注度不同而导致政策性收入分配不均
若将就业率、月收入、就业满意度这三项因素进行比较,可将专业分为“红、黄、绿”三类: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绿牌专业,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9]。此外还有新兴弱势专业的存在,如社会工作等。作为红牌专业或弱势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前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只能放低要求,也有可能导致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无奈情形,此时“读书无用论”的声音就会发出。
2 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对策探讨
理性选择理论主要发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它的核心内容是人以理性的行动来满足自己的偏好,并使其效用最大化。它的具体假设是:第一,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第二,在特定情境中的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行动者选择;第三,行动中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第四,行动者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4]。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下面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个体四大主体出发,探讨其对策。
2.1 政府应做到“权威”与“信任”的巧妙结合
詹姆斯·科尔曼指出,行动者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有时会将自己的某些资源和行动控制权转让给他人,从而形成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的权威关系。而信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机制与权威的产生情形类似,都是由行动者转让某种资源开始的,只不过转让的事物有所区别,信任关系强调行动者做决定时所考虑的风险因素,权威关系中更强调资源和行动的“控制权”的问题[4]。在科尔曼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了解到,以政府为主体的行动策略可以从宏观调控和适度放权两方面来进行指定。
2.1.1政府在宏观调控角度上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制定
在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情形下,为了维持国内经济稳定,政府从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上发力。但这只是一个宏观方面,细化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不乏一条有效途径。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高端科技产业的推进,相对应的岗位水平提供也随之升高,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大学生无奈加入“灰领”群体的窘境,同时也更符合高素质人才的职业期待。此外,也应制定相对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与就业政策。建立社会的完全公平是一个乌托邦的思想,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尽量缩小差距尚属政府政策的影响范围之内;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提供合理支持与优惠政策是十分可行的。
2.1.2政府适度放权给予高校更多资本投入与自主办学权
政府应该认识到, 专业设置是高校自己的权利, 在实践操作中, 可以借鉴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 为我所用, 少走弯路。同时也要注意采取渐进的方式下放专业设置权。例如, 先将该权利下放给一些重点大学, 观察反应及研究新的统计办法, 再逐步将权利下放到其他高校[6]。同时,政府应该给予高校更多的资本投入,使高校的专业设置改革更具灵活性与可操作性。
2.2 高校应做到社会均衡与社会最优合二为一
社会均衡是一种相对的状态,它是相对于不稳定、不均衡的交换而言的,而不是社会平均或社会理想状态;而社会最优则是一定社会系统中最佳的均衡状态[4]。高等学校的教育办学必须要以稳定为前提的,即达到社会均衡状态。但这远远不够,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除了达到完整成人的目的外,最世俗也很基础的一个目的就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大学作为其跃起的踏板,课程教育的设置与这些大学生的未来发展联系紧密。因此,高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需求与社会需求,完善课程设置,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有针对性的社会所需人才,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 从人的角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确定高等教育的发展定位, 既是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内在要求, 又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命题的反映。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形成办学目标明确、办学定位清楚、能级结构清晰的高等教育系统, 共同构筑高等教育发展的立体空间[10]。
2.3 用人单位应做到法人行动与自然人行动的正确调节
詹姆斯·科尔曼曾指出,“法人行动者往往会利用它的独特优势侵害自然人的利益”[4]。在“最难就业季”问题日显突出的态势下,用人单位明显处于优势地位。然而,对于大学毕业应聘者的要求过于严苛,显然是一种非理性行为。首先,用人单位应转变用人观念,要从长远考虑,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打破“人才高消费”观念, 适时合理地聘用人才。其次,用人单位应建立培训理念,认识到大学生们的潜力和可塑性, 认识到大学生具有较高理论水平, 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和积累良好的工作经验[2]。
2.4 大学毕业生个体应做到理性选择
科尔曼运用所谓的“系统内部的行为分析”的个体方法论来解释个体行动和社会现象,并建立了理性行动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在这个系统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价值”与“实力”,事件的“价值”取决于行动者在其中所具有的利益,而“实力”则存在于行动者对某些事件所拥有的控制权之中[4]。
2.4.1大学生应理性看待教育成本与资本回报的合理价值,树立正确职业期待
大学生应理性看待已经投入的大学教育成本, 在确定就业期望时应忽略。因为考虑这一沉没成本“合情而不合理”,可能会出现“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结果。只有忽略不计, 才有利于降低就业期望,使就业期望处于合理水平。降低就业期望的有效途径不在于通过道德说教、宣传教育, 而在于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 发展健全的职业中介机构, 及时发布工资指导价以及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 让大学生获得尽可能充分的市场信息, 促使他们认识到准确的市场均衡工资, 从而自觉主动降低偏高的就业期望[11]。若毕业生能做到“骑驴找马”的智慧举动,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能得到很好的缓解,也为未成功者提供良好的借鉴经验。
2.4.2大学生应注重自身的“实力”因素,提高自身素质应对就业难题
据当下和未来的社会需求, 大学生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 培养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 具有了解市场、掌握信息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以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 从而实现顺利就业[3]。眼高手低不可能缓和问题,只可能使矛盾愈演愈烈。社会高要求与大学生低水平的冲突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举,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掌握专业知识与求职技能,这才是切实的应对措施。
[1] 裴枫:警惕2013年中国经济出现大衰退[EB/OL].凤凰网. http://finance. ifeng.com/opinion/zjgc/20130105/7515651.shtml,2013-01-05.
[2] 彭拥军, 姜婷婷.悖论性利益诉求: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种解读[J].大学教育科学,2010(4):88-93.
[3] 新华教育.策划:2013“最难就业年” 逆境中如何突围[EB/OL]. http://news. xinhuanet.com/edu/2013-05/17/c_124719841.htm,2013-05-17.
[4] 侯均生 .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5] 彭拥军. 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若干真假命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9(3):101-105.
[6] 彭拥军.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江苏高教,2009(5):95-98.
[7] 孙百才,吴克明. 多学科视角中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J].高等理科教育,2006(3):70-73.
[8] 叶忠, 范先佐. 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的内在根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53-58.
[9] 麦可思.2012年就业蓝皮书:就业“红黄绿牌”专业出炉[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job.jyb.cn/jysx/201206/t20120611_497777.html,2012-06-11.
[10] 彭拥军,彭兰.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定位[J].高等理科教育,2005(6):13-17.
[11] 吴克明, 孙百才. 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5(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