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脾综合征合并单心室1例的报道
2013-03-31赵锦宁
田 军,汪 丽,赵锦宁,史 源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儿科,重庆 400042)
无脾综合征又称无脾性先天性心脏病综合征、脾脏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脾缺如伴房室和内脏转位综合征。其特征是先天性脾脏发育不全或无脾伴有心脏、大血管畸形,同时合并有胸腔内脏位置异常[1]。此病例极其少见。本院于2012年7月诊治1例无脾综合征患儿,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d,因“呼吸急促1d”入院。患儿为第2胎第2产,孕39周,顺产出生,出生体质量3.55kg,出生时哭声响亮,反应可,呼吸急促,皮肤发绀。出生后Apgar评分1min 9分,5min 10分,10min 10分。羊水、胎盘、脐带无明显异常。患儿出生后阵发性面色发绀,唇周明显,予以给氧后稍好转,哭闹时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50次/分,呼吸65次/分,体质量3.55kg,新生儿貌,反应可,哭声响亮。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瘀斑、瘀点,皮肤弹性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头皮无外伤及血肿,前囟平软,张力不高;双眼眶无凹陷,眼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瞳孔直径左3cm,右3cm,对光反射敏感;外耳道无分泌物流出;口唇轻度发绀,口腔黏膜光滑,咽部无充血;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可见轻度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糙,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杂音;腹部平软,未见肠型、蠕动波,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脏未扪及明显肿大,脾脏未触及,肠鸣音无异常,脐部干燥,无渗血渗液;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活动自如,肌张力正常,四肢末端温暖;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原始反射可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7.23×109/L,RBC 4.43×1012/L,HGB 164g/L,PLT 301×109/L,N%59.6%,L%30.4%,CRP 1mg/L,TP 38.7 g/L,ALB 23.2g/L,TBIL 104.4μmol/L,IBIL 99.2μmol/L,生化正常。胸部CT:(1)新生儿肺炎,以右下肺为主;(2)右侧胸腔积液;(3)心脏反位不能明确需结合临床;(4)胸1~3、6椎体发育畸形表现为蝴蝶椎及半椎体。心脏彩超表现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一组房室瓣;房间隔缺损;主动脉-肺动脉关系改变,考虑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瓣未见正常启闭,考虑:肺动脉闭锁;肺动脉干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共同房室瓣轻度返流;心包积液;右侧胸腔积液;肝水平位分叶,脾脏缺如。患儿入院后考虑诊断:(1)新生儿肺炎;(2)胸腔积液;(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先天性心脏病;(5)无脾综合征。入院后给予“哌拉西林”抗感染,头罩给氧,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患儿呼吸情况好转,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心脏外科会诊意见:目前患儿一般情况差,耐受手术差,待一般情况好转后进一步行心脏CT检查,明确各动脉走行及畸形情况。因患儿病情危重,预后差;家属不愿继续治疗,自行出院。
2 讨 论
无脾综合征是一组罕见的多器官畸形,常伴先天性心脏发育畸形,其发病率约占出生的1/40 000[2]。1940年Pohlius首次报道了该病例,1955年Ivemark对该综合征作了详细阐述,故又称Ivemark综合征。1958年Polhenmus归纳该综合征有以下特点:(1)先天性脾发育不全或缺如;(2)胸腹腔器官结构和位置异常;(3)心血管系统严重发育畸形;(4)肺发育不全或畸形。本例患儿具备以下特点:(1)脾脏缺如,肝水平位分叶;(2)心脏右侧移位;(3)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一组房室瓣,房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肺动脉干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共同房室瓣轻度返流);(4)胸1~3、6椎体发育畸形:蝴蝶椎及半椎体。本患儿病情基本符合无脾综合征的特点,故可诊断为无脾综合征。本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胚胎4~5周时某些致畸因子如母亲妊娠期病毒感染等有关。这种致畸因素造成胚胎发育而形成以心血管脏器为主的多发畸形。胚胎24~27周脾、肺叶发生,肺静脉发育及胃、十二指肠最后固定的时期,此发育阶段停顿,可造成这种先天性的多脏器畸形的病症。本病病例临床极为罕见,患儿多表现为出生后持续青紫,呼吸困难,心脏杂音,临床上仅满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而忽视其他器官的检查,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故临床上,如发现先天性心脏病伴位置异常患儿,应考虑无脾综合征的可能性,应进一步作全身器官功能检查,如心电图、胸片,心脏、腹腔脏器超声检查;血液检查可见正成红细胞,外周血红细胞有空泡、有Howell-Jolly小体及Heiz小体等无脾征象。无脾综合征为十分罕见的病例,目前尚无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于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治疗方法,但是手术难度大,术后效果不佳。多数在新生儿期、幼儿期因严重心脏畸形,合并感染,多系统栓塞致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1年内病死率高达80%以上[3]。本病存活至成人的病例极罕见,国外曾有报道1例21岁无脾综合征的患者,国内有报道1例9岁无脾综合征的患者,最终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而死亡[4]。
[1] 李扬,周更须,安育林,等.无脾综合征合并右位心和单心室1例报告[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927.
[2] 张志湘,陆凯明,卞士中,等.新生儿无脾综合征死亡尸检1例报告[J].江苏医药,2011,37(20):2429.
[3] 李秋平,封志纯.新生儿无脾综合征1例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12):973.
[4] 方润婷,李锐钦,黄莹,等.无脾综合征1例[J].新生儿杂志,2005,20(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