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率下降之谜
2013-03-31本刊编辑部
犯罪率下降之谜
英国《经济学人》7月20日
美国的犯罪浪潮正在退却,城市安全性越来越高。其它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不管是日本还是爱沙尼亚,财产和人身安全都达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高峰。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犯罪率也没有如预期般反弹。新的数据显示美国年轻人的谋杀犯罪率位于30年来最低点。
犯罪率的下降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西方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强,刑侦能力大大提高,电脑分析技术的应用都使得犯罪率不断下降。而安保措施的提升使得犯罪变得风险极高,这对降低犯罪率至关重要。
针对这种状况,警务工作应该更有针对性。警务人员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预防犯罪上,同时也应该更多地关注新型犯罪。新型犯罪如金融犯罪等因为很难被准确记录,因而不是犯罪率下降的原因。警务人员应该谨记要不断地适应信息时代,因为犯罪分子的作案方法也在随着时代改变。
婚前冷冻卵子
日本《朝日时代》8月5日
“卵子老化”问题正成为众多未婚女性关心的内容。为了让自己未来不后悔,不少女性选择在年轻时冷冻卵子。如果年龄很大时才结婚,怀孕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不如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先存下卵子。专家认为,在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这才是正常而简单的选择。不能在35岁前结婚的人,选用冷冻卵子的方式,只能减少自己的心理负担。
同情心的魔力
德国《明镜》7月15日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社会性器官。据研究,同情心起作用时,我们大脑中某种神经细胞就会占据优势,使得我们的大脑能够“身临其境”于别人的事情,这便是移情换位现象。现在科学家们正试图利用相关研究成果来帮助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品行。而镜像神经元的功能被认为促进了人类的语言和伦理道德感的产生。
男子汉们去哪里了
法国《费加罗报》7月26日
随着社会性别理论和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推行,男权和父权受到挑战。制造工业的萎缩和服务行业的兴盛颠倒了原来的男女地位。许多需要体力的男性化工作减少,而要求社交能力、协调能力的工作增加,后者恰恰是女性的优势。女性收入增加,在家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大多数家庭中,男性往往处于从属地位。男性时代就要结束了吗?
远离噪音
德国《焦点》7月29日
噪音是德国最令人头疼的环境问题。德国有一半人忍受不了交通噪音,三分之一的人称最让人心烦的是邻居发出的噪音。噪音不仅让人精神压抑,而且会使人生病,例如高血压、抑郁症。而听力下降是德国最为普遍的职业病。虽然德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减噪措施,但由于交通流量不断增加,问题仍未能得到解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噪音干扰呢?
俞可平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怕讲真话,怕暴露真相,好像告诉民众真相会被民众吃了一样。现在很多真相都是被动暴露的。说真话,讲真相,天不会塌下来,可为什么这么难啊?从深层里说,就是不自信,以为民众知道真相后会更加不信任自己。”
俞可平认为,中国部分权力精英缺乏自信。有些官员喜欢用“不明真相的群众”这样的特定政治语言。其实,既然群众“不明真相”,那官员就有责任告诉群众真相。怕别人议论,整天只挑别人的毛病,而对自己只说好话,不敢面对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盛松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有人说高房价是印出来的,这是不准确的。与其说高房价是‘印出来的’,确实还不如说是‘炒出来的’。”
盛松成认为,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主要源于其供需失衡。他成为首位公开回应“货币超发论”的官员。
何祚庥中国科学院院士
“虽然中央主张用科学发展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对科学精神,何为科学发展,宣传得不够,理论建设仅限于中央讲过的几句话,一直重复。”
对于气功大师王林,何祚庥指出,气功大师全是假的,王林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而科学普及不足是气功大师得以盛行的原因。
戈尔美国前副总统
“我们正在回归到过去的主导模式——世界上拥有最多人才的国家会拥有更多的经济实力。”
戈尔近日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他认为,如果人们的才能、创造力和追求公正的欲望都得到尊重,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的未来看起来非常光明。
众多的企业饿了,大家饿了,给一块骨头,也一定会打得火爆。”
——地产“大炮”任志强在第13届博鳌地产论坛上演讲时,如此解释为什么近期土地市场上出现涨价。
整个社会普遍缺乏节能减排的知识体系,众多环境方面专家知识腐败,发表言论表现出一知半解,甚至成为各方势力代言人,‘挂羊头卖狗肉’,导致在节能减排方面说得多做得少,洋相百出,知识界不作为也是环境保护的大问题。”
——对于中国环保现状,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说。
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运动员,体制决定了我们必须要为国争光,而不是为这项运动,为自己喜爱的运动。我们在拿青春当赌注,去赌这4年一次的奥运会。
——奥运冠军林丹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