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编Notes
2013-03-30
读与编Notes
这些年,“城镇化”的名号叫得响亮,河南、山东更是如此。挖掘机整日整夜地开,依然有农民排着队等着进城。
几位当地的基层干部把我们领进一位农民崭新的别墅里,他们一家被成功地“城镇化”。采访过程中,他们不停地感谢领导,这些感激的话像是背熟了的课文,总让人觉得有点虚假。
一切看似井然有序,外面阳光灿烂,但离开当地干部后,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即将拆迁的村庄里,一对老夫妻长时间沉默地坐在自己家门口。他们为即将缴纳的8万元上楼费而发愁,一位中年妇女十年辛苦经营的养猪场无处搬迁、还有即将远赴外省打工“光头哥”……
农民从来都是即使有痛苦也不敢说,或者不知道找哪里诉苦。在我们的采访中,他们左顾右盼,确定安全之后,才敢悄声倾诉自家“苦难”,艰难的倾诉之后又担惊受怕,担心被一些领导穿“小鞋”。
姑且不论这个地方是否应该“城镇化”,更不谈城镇化是否有“跃进”嫌疑,我们只想说,地方政府在快步城镇化的过程中,在疯狂整合土地的同时,不要太过于重视政绩,忘记了这些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不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
我们希望,再次踏足这块土地时,他们已经不再流泪。
本刊记者 吕天玲
民生周刊 MINSHENG WEEKLY
编辑絮语
代表委员关注《民生周刊》
三月京城,昼暖夜寒。15日深夜,人民日报社9号楼《民生周刊》编辑部里,灯火通明,暖意融融,编辑记者们正在为今年最后一期“两会特别报道”忙碌着。
自创刊以来,《民生周刊》成为每年指定进入全国两会的媒体之一。两会期间,上会记者及其他各方不断向编辑部反馈信息,《民生周刊》成了今年两会抢手的刊物。
3月11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魏宏在驻地接受媒体记者来访时,桌上放着的唯一一份报刊,就是今年第7期《民生周刊》。魏宏省长说“这是一份重要的刊物”,他对封面报道选题和内容表示赞赏。
3月13日上午,在浙江代表团驻地金霖宾馆,《民生周刊》受到代表热捧,短短一小时,摆放在各楼层的《民生周刊》就被取完,没拿到刊物的代表还向记者索要。当天下午1点,在陕西和湖南代表团驻地,摆放于各楼层的《民生周刊》只剩下零星几本。
第7期《民生周刊》封面报道“危险地方债”,引起了不少地方市长的共鸣。湖南代表团一名代表在分组讨论发言时结合《民生周刊》的报道,坦诚债务压力大,呼吁想办法解决。
3月16日,在山东、江西、云南、福建代表团驻地“职工之家”,《民生周刊》同样受到欢迎。第8期的封面报道“伪城镇化迷途”,再次引起代表们热议。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赵振铣对《民生周刊》记者说:“《民生周刊》是一份定位很好、选题很好、内容很好的新闻杂志。”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对《民生周刊》评价非常高,她说,在福建代表团驻地,各地市长几乎人手一份,“内容不错,很有看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希望通过《民生周刊》让全国的读者知道惠州这个秀丽的南国城市”……
《民生周刊》在两会代表委员中受到欢迎,得到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让每一期《民生周刊》都能成为读者的“最爱”。
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