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治重金属污染刻不容缓

2013-03-30本刊编辑部

民生周刊 2013年19期
关键词:金属元素表层重金属

防治重金属污染刻不容缓

专家认为,中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进入集中多发期,集中重点整治已刻不容缓。

近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将联合建立涵盖81个化学指标(含78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基准网,以1∶20万图幅为基准网格单元,每一个网格都布设采样点位,每个点位都采集一个深层土壤样品和一个表层土壤样品。

深层样品来自1米以下土壤,基本代表未受人类污染的自然界地球化学背景;表层样品来自地表25厘米以浅,是自然地质背景与人类活动污染的叠加。用表层含量减去深层含量,即得出重金属元素“人类污染图”。

重金属污染进入集中多发期

美国佛蒙特法学院中美环境法合作项目副主任林燕梅说,目前公开信息中较权威的是中国政府2006年启动全国土壤污染普查时的介绍。当时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

专家认为,中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进入集中多发期。

长江中下游存在镉汞铅砷等异常

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成果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专项,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也已发现局部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如长江中下游某些区域,普遍存在镉、汞、铅、砷等异常;城市及其周边普遍存在汞铅异常,部分城市明显存在放射性异常;湖泊有害元素富集,土壤酸化严重。

研究证实,镉、汞等重金属元素与人类污染存在密切关系。重金属元素在土壤表层明显富集并与人口密集区、工矿业区存在密切相关性。与1994—1995年的采样相比,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面积显著扩大并向东部人口密集区扩散。

自净复原周期长达千年

据介绍,从1994年开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等机构就对全国土壤51个化学元素进行过监测;1999年开始对中国东部农田区54个化学元素进行填图;2008年又开始建立覆盖全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对含78种元素的土壤81个化学指标进行探测。数据显示,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在大的流域及局部工矿业和农业区上升较快。地质学家指出,土壤一旦被污染,通过自净能力完全复原周期长达千年。

(综合新华社报道)

■ 链 接

日本“痛痛病”

日本“痛痛病”(因“镉米”污染造成的疾病)发生在神通川流域,土壤治理耗时33年,花费407亿日元,直到2012年3月才告完成。1970年,受“痛痛病”事件的影响,日本在《公害对策基本法》(现《环境基本法》)中增加了有关土壤污染的内容,并在当年12月25日公布了《农用地污染防治法》,1971年6月5日开始实施。

美国“拉夫运河事件”

20世纪40年代美国拉夫运河干涸后,被一家化学公司购买,当做垃圾仓库倾倒工业废弃物。随后的多年间,这里的居民不断患上各种怪病。

舆论压力下,美国国会在1980年通过了《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批准设立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基金。

□ 编辑 郭铁□ 美编 徐政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米贝乡烂泥村小学,免费午餐发起人之一邓飞与烂泥村小的孩子们在一起。图/CFP

猜你喜欢

金属元素表层重金属
固体废物中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
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8种重金属元素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ICP-AES、ICP-MS测定水中重金属的对比研究
再生水回灌中DOM对重金属迁移与保留问题研究
氩弧熔覆原位合成Ti(C,N)-WC增强镍基表层复合材料的研究
超声波光整强化40Cr表层显微硬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