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3-03-29侯明英
侯明英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心绞痛症状持续性加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抗血小板聚集是治疗的关键。笔者采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乐坦)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UAP患者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0例患者为我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UAP患者,诊断依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ISF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纳入研究前1个月未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并且对试验药物无过敏史,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恶性肿瘤、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13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37岁~79岁(59.3岁±10.8岁);初发心绞痛39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26例。对照组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38岁~76岁(58.6岁±10.2岁);初发心绞痛42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2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β受体阻滞剂、调脂药物等。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初始剂量300 mg,1次/日,5 d后改为100 mg/d维持治疗,氯吡格雷片,口服,首次剂量为300 mg,1次/日,后改为75 mg/d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乐坦10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14 d为1个疗程。两组随访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定期随访时,检测患者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中性粒细胞等指标,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再发UAP、心肌梗死、心性猝死、血管性死亡;出血发生率。
1.4 心绞痛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心绞痛发作消失,或消失次数>90%,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90%;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90%,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9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心电图(ECG)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缺血性ST段恢复正常;好转:ST段回升0.05 m V,或T波变浅>50%,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及各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绞痛症状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例(%)
2.2 ECG疗效(见表2)
表2 两组ECG疗效比较 例(%)
2.3 心血管事件 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1%和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2.4 出血发生率 观察组4例(6.1%)出现出血,1例便血,3例牙龈出血,对照组4例(6.1%)出现出血,3例牙龈出血,1例自发性鼻出血。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其他不良反应 两组未监测到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中性粒细胞异常,也均未出现皮疹。
3 讨 论
UAP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而产生心绞痛[1,2]。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供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关键。但由于大多数UAP患者为高龄,患者并且合并多种其他心血管疾病,临床危险因素增多,用药非常复杂。如何选用药物以达到临床获益及与各种不良事件风险之间的平衡是治疗的关键。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最常规的药物,但其造成的肠胃出血或脑出血的危险可能会抵消其所带来的益处;氯吡格雷在临床上也较常使用,氯吡格雷是一种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阻滞剂,其可与血小板膜表面ADP受体结合,使纤维蛋白原无法与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3],从而抑制血小板相互聚集,但其造成的出血事件也较多。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造成的出血事件可能会增加。
乐坦的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其主要化学物质为查尔酮,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4],其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低。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心电图症状疗效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3.1%,ECG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3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两组各有4例发生出血事件,主要集中于便血、牙龈出血和鼻出血,无颅内出血事件发生。通过定期随访监测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中性粒细胞等指标,两组均未发现异常,也未发现皮疹等反应。观察组有2例出现心血管事件,1例再发UAP,1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有6例出现心血管事件,3例再发UAP,2例发生心肌梗死和1例血管性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乐坦、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
[1] 刘克坚,罗春生,邱强,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2918-2920.
[2] 王照程.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2):234-235.
[3] 赵新颖.氯吡格雷联合心可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112-113.
[4] 管小菊.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9):1048-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