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2013-03-29严碧华

民生周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场优质

□ 本刊记者 严碧华

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话题

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本刊记者严碧华

胡建文

20 13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

合作社流转”,这是中央文件首次出现家庭农场的概念。

湖南省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建文很快获悉了这一信息,同时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他非常兴奋,他认为这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机遇。

3月6日晚上8点,《民生周刊》记者敲开他房门的时候,他正在看一档专家访谈的节目,节目里专家正在讨论土地流转,就着这一话题,他跟记者聊了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生产组织方式,主要是家庭承包责任制,这种“小户经营”的生产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说极大地提升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在中国农村走向小康走向现代化的方向时期,“小户经营”越来越成为提升农村生产力的阻碍,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首先是农民经营的土地规模小,经济效益小。“在南方,一家一户也就是两三亩地,两三亩地农民的所得有限,绝大部份青年离开农村外出打工,造成很多稍差一点的田荒芜,无人耕种,其次是大量优质的可种双季稻田,改种单季稻,长此以往,将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其次“小户经营”不能做到标准化,安全隐患大。农民生产过程中滥施化肥,乱用农药的现象非常普遍,现已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和土地污染。有关学者认为中国雾霾现象的出现与长期大量使用氮肥有关系。最后是现有土地制度,容易引发农村社会矛盾,“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已实施三十年,当时各村民小组留下的机动田已没有,有的村民小组已经没有调田机制,导致的结果是新生代的农民没有土地,党和政府的政策有可能失去新生代农民的支持,造成农村社会的不稳定。

为此他认为农村政策的核心土地政策应该重新确权,一方面保证农民的财产权,另一方面让新生代的农民获得土地,同时逐步地发展家庭农场,改变农村“小户经营”的生产方式。

他表示,家庭农场的特征应该是适度规模的经营标准化的生产,家庭农场能否干成关键是土地的流转,人才的跟进。为此国家在土地确定权的基础上,出台政策支持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让一部分不种田的农民获得租金的收入,土地流转补助,对那些既不租也不种的土地取消种粮补贴。“农民的出路应该朝三个方向:一是把土地租赁出去,外出打工;二是租赁较多的土地,在家经营家庭农场,用机械取代人力,用知识取代汗水,用脑力取代体力,从而大幅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力。农业不完全是无所作为的行业,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一部分家庭农场,可以种植附加值高的优质大米,优质小麦;一部分家庭农场可以种植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把农业变成有利可图的行业;另外一部分农民可以成为家庭农场的工人,家庭农场从本质上是小微企业,家庭农场的工人同样在家耕耘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工资收入。”

□ 编辑 崔靖芳□ 美编 徐政

全国人大代表陈舒: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场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农场假期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新生代”学数学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农场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