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比赛的心理干预策略探析

2013-03-28陈豫龙

体育时空 2013年1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心理障碍

陈豫龙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主要取决于其训练水平、技战术水平和专项能力。但心理状态的稳定程度,对临场发挥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遇到实力相当的对手时,心理素质对比赛的胜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参加比赛的学生和运动员在力争获得优异成绩的活动中,认识和了解心理因素对体育比赛的影响,有助于教练员和学生通过有效的心理调整,以保证技术、战术、水平和身体潜力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 乒乓球比赛 心理障碍 心理训练

乒乓球作为一项国球运动受到众多人的喜爱,观看乒乓球比赛是一件赏心乐事,但是,大家会发现,有些实力不俗的选手往往在关键比赛中发挥失常,让人慨叹不已,心理障碍成为很多球手失误输球的根本原因。

一、乒乓球选手赛前心理障碍分析

(一)情绪障碍

分析引起乒乓球运动员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一般来讲,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乒乓球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如果对成败的社会后果、观众的情绪、比赛胜败的意义、竞赛对手的水平不能正确对待或估计错误,便会产生强烈的紧张甚至焦虑情绪,就会影响动作技术和心理潜能的发挥,使运动成绩下降。而这种由紧张和焦虑情绪引起的情绪障碍,一般在赛前由于等待应激刺激来临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较高,赛中因心理能量的释放,会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不良情绪会有所缓解。赛后的情绪状态与比赛结果有关,如果结果不良,接下来的比赛中,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会上升。

(二)激活障碍

在临赛前使乒乓球运动员处于斗志高昂,信心十足,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的良性心理激活状态,是竞赛中充分调动生理机能潜力、适应比赛环境、发挥技能水平、排除各种干扰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但赛前的过度训练、生理疲劳、心理准备不足、运动过高或过低、环境压力过大的因素,会引起激活障碍。当激活不足时,足球运动员住住表现出冷漠、抑郁、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厌恶等情绪特点;激活过度时则表现为紧张、焦虑、慌乱、亢奋等情绪特点。激活不足或激活过度都会干扰竞技水平的发挥。

(三)动机障碍

动机障碍是最适宜动机水平以外的其它动机心态。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使乒乓球运动员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造成动作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而动机水平过低,又表现为不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导致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动员,造成运动水平降低。

二、心理干预策略

(一)转移注意力训练

竞赛前后的体力、脑力恢复措施有所不同,前者须用运动心理学的方法,后者只需保证休息、睡眠和营养就可以了。乒乓球运动员在紧张剧烈的竞赛期,如果吃不好、睡不着,体力不公得不到恢复,反而会提前开始消耗,尤其是心理能量消耗更大。为了使乒乓球球运动员的体力和脑力得到休息,可在竞赛前让乒乓球运动员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娱活动,消除因临近竞赛而提早出现的不良情绪;领队和教练员可有意识地与乒乓球运动员进行愉快的交谈或安排他们短暂的休假、会见亲人和朋友,转移紧张注意中心。

(二)肌肉神经放松训练

肌肉和神经放松训练的最佳方法是使足球运动员很快进入“小睡”状态。这种特殊心理训练方法是让乒乓球运动员静坐下来调息理气,依次从头、肩、臂、手到胸、腹、背、腰、最后到臀、腿、脚做放松动作,同时放慢呼吸,逐步进入“小睡”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机体的能量消耗,而且可以通过肌肉的放松,意念的调节,减少心理能量消耗,并从各种杂念中摆脱出来。

(三)清除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

1.利用模拟比赛消除紧张情绪

模拟比赛就是练习性比赛,是乒乓球教师或教练员有意识地控制某些运动条件引起乒乓球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并在此过程中使他们增加经验提高适应比赛的能力和尝试调节自己的情绪,掌握自我调节手段,在正式竞赛中运用。

2.竞赛中紧张情绪的转移训练

紧张情绪的转移是让乒乓球运动员的注意力暂时离开过分紧张的竞赛环境,诱导他们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待情绪趋于稳定后,再使注意力回到现场的竞赛中去。训练方法一般是在紧张的运动训练和竞赛现场,诱导乒乓球运动员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当前运动竞赛无直接关系的事情或完成技术动作上来。

3.结合赛前测验进行信心训练

通过赛前测验的分析,可以改变期望过高或信心不足的非良性心理状态。这种方法使乒乓球运动员准确了解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和自己的优势所在,对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建立坚定的信心提供可靠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补充训练,在心理上做好调整,使自己对比赛的估计切合实际,把比赛计划方案建立在可靠的实力基础上。运用这种方法时,测验的项目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对象要进行具体分析,测验形式应有一定的规格。

4.增强信心的自我训练

这是一种借助于自身内部力量激励信心的方法,可在训练中修正或重建自己形象,具体做法是:乒乓球运动员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在恢复身心力量的基础上诱导他们回忆最佳比赛情景,回忆自己的运动成长史,使他们在回忆中重新认识有利的各方面因素,找出自己潜在的优势,使暂时被失利而压抑的内心力量焕发出来,达到竞赛欲望,增强竞赛信心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干预训练,能够使乒乓球选手克服种种心理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水平,赢得比赛。我们所说的心理干预策略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2] 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6.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心理障碍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煤矿井下矿工酒精所致心理障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