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司汀与银杏达莫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的联合应用研究
2013-03-28岳惠波杨红蕾
岳惠波 杨红蕾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倍他司汀与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采用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完全缓解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且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均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5例发生轻度的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后症状均能消退。结论: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倍他司汀; 银杏达莫;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缺血,或颈椎病引起椎动脉狭窄,或椎动脉受压而导致的椎动脉血流受阻现象[1]。该病好发于中年以上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并会伴有呕吐、耳鸣及面部麻木等症,甚者会发生四肢无力或半身感觉障碍等症[2]。为进一步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笔者对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给予了倍他司汀与银杏达莫的药物联合治疗,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6例,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5.87±9.12)岁,病程6 d~13个月。所有患者均通过颈椎X线/CT检查显示颈椎存在肥大性改变/椎间孔狭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证实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排除标准:(1)其他疾病所导致眩晕的患者;(2)合并严重的心、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3)孕期或哺乳期妇女。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以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在常规药物对症支持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锦州本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20134)20 mg加入到2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溶液中,1次/d进行静脉滴注,10 d为一疗程;研究组给予倍他司汀20 mg和银杏达莫注射液(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314)20 ml加入到2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溶液中,1次/d进行静脉滴注,10 d为一疗程。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的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1)完全缓解:患者眩晕与伴发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复查TCD示椎基底动脉搏血流恢复正常;(2)明显缓解:患者眩晕与伴发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复查TCD示椎基底动脉血流明显改变;(3)轻度缓解:患者眩晕与伴发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复查TCD示椎基底动脉血流有所改善;(4)无效:患者眩晕与伴发的临床症状均无缓解,复查TCD示椎基底动脉血流无变化[3]。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明显缓解及轻度缓解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且无效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均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均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3例出现皮肤瘙痒,2例出现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后症状均能消退。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常为突发性疾病,临床缓解较慢,且复发率较高,对患者的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甚者可能会造成相应区域的脑梗死而威胁生命[4]。在临床上虽然有较多的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各异,且治疗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倍他司汀作为双胺氧化酶抑制剂,具有扩张心、脑血管以及毛细血管的左右,特别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有更为明显的扩张作用,主要是增加脑及其周围循环血流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状态[5],另外还能起到延缓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作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主要成分包括银杏总黄酮、银杏苦内酯、白果内酯以及双嘧达莫等,其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栓素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还能够清除自由基,扩张脑部血管,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另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有效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及携氧活动,进而改善缺血脑细胞的血液流量,充分提高脑部缺氧组织对氧和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促进大脑循环和代谢的目的[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者完全缓解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且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均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5例发生轻度的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后症状均能消退。综上所述,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宇华.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8):162-163.
[2] 吴冬云,柳晓泳.倍他司汀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7):937-938.
[3] 卢长明,周传强.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5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华西医药杂志,2010,25(6):765-766.
[4] 邹伟忠,陈少,戴星辉,等.黄芪针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590-1592.
[5] 罗海龙,李欣,李晶超.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2,12(4):54-55.
[6] 谭华,李小刚,张泽兰,等.银杏摄取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自由基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60-6961.
(收稿日期:2012-09-14)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