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好!公民”

2013-03-28汤羿何周

祖国 2013年1期
关键词:潇湘抗争凤凰

汤羿 何周

这并非他们的一个口号,但能充分体现绿色潇湘工作的社会服务性。目前,绿色潇湘的工作重点正是唤起社会大众的公民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保护。

一群“周而不比”者

绿色潇湘现在小规模的形式,像个大家庭,经费方面很充足,能够缓慢发展一点,规模不用太大,这样最好。

2007年,几个人聚到一起,他们觉得自己该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至于为什么选择“环保”就不得而知。不久后,一个名叫“凤凰环保”的民间组织成立。据说取名“凤凰”是因为凤凰是湖南省著名的古镇,沈从文先生的家乡,其写过一篇叫“翠翠”的小说,留给了世人一份无比的美好,和一些淡淡的哀愁;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美丽得都让人怀疑是不是人间!有着干净、纯洁的山川河流。

后来,“凤凰环保”更名为现在的“绿色潇湘”。

“绿色潇湘”成员刘盛,刚毕业时,怀着一份为社会公益的理想,同时也当成一份事业在做。

2007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里,从凤凰环保到绿色潇湘,许多人因为理念或者其他原因离开了,当时就是想:在家乡湖南不能没有这么个组织,也不能让她就此倒下,所以跟程娟他们先把构架搭起来,等以后有能力了再发展。

现在在阿拉善,能有许多新的人脉,学到许多先进的理念以及经验,帮助完善绿色潇湘的组织构架。

留在绿色潇湘?可所占资源不能跟起到的作用相比。比如,为绿色潇湘起到的作用有百分之五十,但是占用的资源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不能形成一个正能量比。现在更多的是参与一些绿色潇湘需要的活动,或者做一些指导建议。

程娟也是“绿色潇湘”的成员。小时候在农村的,接触自然比较多,喜欢大自然,喜欢小动物,看见比尔伤害小青蛙都很生气。后来读书了解了气候自然环境,觉得应该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动了环保的概念。

就是单纯喜欢环保,喜欢做环保方面的公益事业,但是周围没有多少同仁,觉得孤单。后来认识了刘盛和龙海铮,通过他们逐步了解到更多的环保理念,形成了自解的环保概念。

当时湖南没有环保方面的公益组织,几个人就决定创立一个。也是对环保事业的狂热,就一口气捐了一万元。不过最初的凤凰环保因为机构模糊,资金不足,发展非常困难。后来举得应该重新选择一个名字,07年回到长沙就召集志愿者和凤凰环保的老成员,但四个理事当时有两个不在,没能取得共识就改为现在的绿色潇湘,因此有不少人离开了组织。

对环保,是一种热爱,最初的狂热到后来又自己清晰的理念,再到现在形成一种生活观念。

希望绿色潇湘能扩大, 再增加一些常务工作人员,深入事实中,做得更细致些。

关于绿色潇湘成员龙海铮我们了解不多。在“凤凰环保”更名为“绿色潇湘”前后他就离开了长沙、离开了湖南,因此没法面对面采访他,只知他是创始者之一。

关于章志标似乎也没有更多需要说的。他的情况06年媒体有过详细的报道。湖南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农民。2006年,以一己之力扳倒长沙县境内的13家制造污染的化工企业。因其不要钱、不要命的抗争,被誉为环保斗士。那些化工厂关闭以后,当地环境日渐好转,章志标又率先发展了与环境友好的花卉苗木产业和农家乐项目,带领村民走上生态致富之路。因此,章志标又多了一个新农民的称谓。不过他更愿意人家称呼他“新农民”,因为走上环保维权道路对她而言是不得已而为之。

文钰现为绿色潇湘理事。在刘盛逐渐淡出后开始介入,后自愿成为理事。和程娟相熟。因为对环境公益事业的热爱,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抽一部分时间来参与绿色潇湘的管理以及活动。

戴晓艳是早期的志愿者,09年的全职员工。至今四年有余。学生时代就喜欢公益事业,后来作为志愿者参与,毕业后就想着在绿色潇湘干下来,心里总是怀着这份理想。不为钱,只因为喜欢。

唐贺,大家都亲切称她为“贺子”。目前绿色潇湘的项目主管,并兼管财务。以前在北京、河南从事艾滋患者以及孤儿救助工作,2010年正式加入绿色潇湘。作为机构目前的项目主管,绿色潇湘最大一个项目“湘江守望者”正是在这样一位看着有些瘦弱的女性协调下运转起来的。对她来说,绿色潇湘更是一份事业!

孙成是2012年加入绿色潇湘的,主要负责绿色潇湘的传播工作和部分项目工作。研究生期间他学的正是传播专业,毕业前夕邂逅绿色潇湘兴奋地留了下来,在此之前虽然一直想找一份公益方面的工作,但从没想过能真的做到“专业对口”。

绿色潇湘现在小规模的形式,像个大家庭,经费方面很充足,能够缓慢发展一点,规模不用太大,这样最好。

“现代化”——“自然之魅”的否定之否定

他们觉得自己该干点什么,也觉得自己能干点什么,于是就有了“凤凰环保”,有了今天的“绿色潇湘”,他们抑或就是那些先行者。

经济建设三十多年迅猛发展,一些原本不为人注意的矛盾也同样迅猛冒出来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世界数百年现代化进程,环境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不能承受之重”,中国也没例外。

经济的发展固然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物质财富,在紧缺紧急下生活了几千年的中国第一次不再为衣食住行操心。短短数十年,我们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用数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社会历程;但同时,人们也开始留意到环境的被改变:空气不再那么清新,水也不再那么清澈,连吃的东西也不再是原先的味道;到处是工地,满世界都是灰尘……

先发的西方在20世纪60年代意识到了现代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且深受其害,于是开始了一场由内向外的环境运动。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开启。这个时代的不期而至让人类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信奉的“人定胜天”,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

蕾切尔·卡逊这位瘦弱、身患绝症的女学者,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发起了挑战。那之后半个世纪过去,同样的事情在后的国内大地再现;发展与环境,这似乎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被很多人看作是个无解的悖论。

但总会有那么些先行者在,他们不信邪,执着、坚韧甚至执拗,无论如何都想,也相信自己能阻止、延缓甚至改变很多历史的进程。

总之这几个人的不期而遇,他们觉得自己该干点什么,也觉得自己能干点什么,于是就有了“凤凰环保”,有了今天的“绿色潇湘”,他们抑或就是那些先行者。

最初,他们学习和模仿如“绿色江淮”、“地球之友”等,也得到了很多媒体、大学教师以及民间人士的支持;但真开始干了,他们却突然发现不知道干什么,能干什么,怎样干。包括2008年更名为“绿色潇湘”后的一段时间仍然如此。要知道这样的情形极具普遍性!几乎大多数国内的民间环保组织,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看到了日渐遭到破坏的环境,人们的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遭遇到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环境破坏带来的影响,那是一种压抑的紧迫。但真要开始做点什么,就会遇到无从下手的尴尬。至于那些看见的,唯一的途径就是抗争,然而这样的抗争方式却并不适用于我们的国情。

直到09年,通过不断实践和摸索,他们才渐渐明白一些事,才开始直到自己能干什么,怎样干。那之后绿色潇湘也逐渐步入正轨,开始朝系统化、制度化、职业化发展。

抗争or服务?

前者采取对抗方式来抗议、抗争甚至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反破坏,后者是让原本是“小众”的环保运动转化为一种公民化的社会行为。

在今天的中国,更多时候人们看到、听到的都是哪哪又发生破坏环境的消息。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这样的事件越发频繁;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意识到、感受到环境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尤其当城市化进程加速后,这样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显性。原先一些仅仅是小小众化的环境保护抗争,逐渐朝多发化、群体化针织暴力化演变。

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环保理念。前者采取对抗方式来抗议、抗争甚至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反破坏,比如最著名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后者是采取沟通、合作的方式,同时最大化调动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让原本是“小众”的环保运动转化为一种公民化的社会行为。世界生态主义运动先驱、法国学者塞尔日·莫斯科维奇在他那本采访录编辑而来的书《还自然以魅》里,从自己几十年生态主义运动的经验得出:生态主义运动的总之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来解决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但前提是必须由一种民间运动、精英运动向社会政治运动发展,否则将会一事无成。

在国内,现代化进程更多是行政机构参与,导致了抗争对象更多是拥有社会资源和权力的行政机构。然而,必须在发展与环保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本该是现代行政机构的基本职能。尽管初期这样的对抗占据了国内环保运动的主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政府开始意识到经济的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太大,将会得不偿失后,也逐渐对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重视起来。这时候,一个新的衔接点就出现了。这也正是我们这里提到的:抗争or服务?

以抗争形式出现的环保运动,通常带有强烈的自发色彩,并且往往诱发性、针对性具体,很难具备持续性。而服务型环保运动以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居住环境的保护为己任,所以更具持续性。

从09年更名为“绿色潇湘”开始,到2011年正式在长沙市民政局挂牌,到现在,“绿色潇湘”已经逐步转化为一个服务性组织,在专业化、专职化道路上迈出了他们坚实的步伐。

“你好!公民”

环境保护早已不是口号和时髦的标示,而是关系到每个人生存安全和权益的社会问题。

这个是潇湘晨报每年都会举办的“潇湘风尚大典”的主题,却似乎是专为绿色潇湘定身打造的。

“绿色潇湘”在2011年确立了自己今后工作的重点:专业化、专职化,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一支立足于本乡本土的地方性民间环保组织。提出了“在地”这个理念:

绿色潇湘应该是湖南在地环保力量的整合者。他们制定了在地力量整合规划,核心词两个“本地”一个“志愿”——本地人作为组织者,本地人作为核心志愿者,最后就是寻找那些最具行动能力的志愿者。

1、2011年,绿色潇湘启动了“守望母亲河”湘江流域民间观察与行动网络项目,分别在湘江流域环境问题突出的两大区域(衡阳水口山、湘潭竹埠港)和湘江流域6条主要支流(潇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浏阳河)组建了8个自愿者工作站和小组,建立起了覆盖整个湘江流域的环境监测体系。目前,该项目已经有尽60余名自愿者参与进来,组织了多达200多次的实地监测和污染巡查。

2、主动与相关行政机构建立良性的联系,并与所有具备在地影响力的力量进行充分的横向联系。2011年联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完成了针对湖南14个州市自治区环保局关于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评价。

3、继续已开展数年的“湖南十大环境事件评选”。进一步邀请了更多湖南环境专家和意见领袖参与进来,并通过电子邮件、印刷品等多形式、渠道,将该评选结果公之于众,以促使地方行政职能部门去重视自己所在地的环境。

“你好!公民”

这并非他们的一个口号,但能充分体现绿色潇湘工作的社会服务性。目前,绿色潇湘的工作重点正是唤起社会大众的公民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保护。

猜你喜欢

潇湘抗争凤凰
Enabling the Movement
Enabling the Movement
欢乐潇湘
潇湘花月谣
顺命或抗争,接着《天注定》往下讲
潇湘之梦
当代女性:由幻灭到抗争-评系列中篇小说《女人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