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贸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
2013-03-27靳娟利
○ 靳娟利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一、引言
传统经营模式下,企业往往通过两种经营模式获得利润源:通过降低制造成本来增加所获利润,这种方式被统称为第一利润源;通过扩大销售额来增加所获利润,这种方式被统称为第二利润源。然而,随着生产力日益过剩,产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上述两种利润获取方式的挖掘潜力变得越来越小,因此企业需要从其他方面拓展新的利润源。
在这种背景下,物流成本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物流在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成本,企业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将其变成企业盈利的“第三利润源”势在必行。因此,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和相关的概念进行全面认识能够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外贸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外贸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理念落后
现阶段,我国外贸企业已经加强了对物流成本控制的意识,也从多方面积极寻求解决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有效路径,但从现实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理念较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言,仍然处于落后阶段。例如,很多企业对物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较为低端的层面,应用的重心也仅限于仓储、运输等低端业务,对物流系统设计、信息系统开发等高端增值业务却鲜少问津。采用高效的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物流效率,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成为大多数企业难以实现的目标。
此外,先进的物流成本控制理念是建立在良好的物流管理服务意识基础上的。然而,我国外贸企业的物流服务意识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多数企业把物流服务看作是一种成本的投入,认为是对客户的额外服务,因此在经营中会从物流服务的角度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实际上,隐藏在物流服务成本背后的商机是巨大的。如果客户对企业提供的额外物流服务感到满意,会增加对企业的认可度,从而提高外贸企业产品的销售率。反之,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2、外贸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国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建立物流管理控制信息化平台,并将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通过录入、跟踪、存储、导出的方式进行现代化的管理。然而,上述先进的管理理念在我国绝大多数外贸企业中仅仅停留在理论可行的层次上,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很多企业资金有限,并不愿意在物流成本控制管理上投入更多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资金富裕的企业考虑到建设物流成本管理系统费时费力且需要定期维护,对物流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并不热衷。因此,对物流成本的控制管理依旧停留在传统的以人力、手工操作的层面,导致企业经营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信息化水平十分落后,在与国际企业成本控制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3、外贸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体制欠缺
国外发达国家在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管理上都建立了一套合理的管理体制,对物流成本管理的流程、投入、研究、注意事项等具体内容做了明确规定,并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操作。反观我国外贸企业,虽然有不少企业对自身物流成本控制体制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改革,但并没有真正做到深入实践。同时,缺乏对企业物流系统设计的整体规划,实际应用时也存在分工协调不对称的现状,没有从管理供应链的层面将生产、供应和社会物流三者进行充分整合,且存在严重的部门分割和条块分割管理现象。
在实践操作中,仍然缺乏系统的流程设计体系,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并没有真正做到按章操作,直接导致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较为混乱,最终使得经营过程中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为了实现对企业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必须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物流成本控制体制,并进行规范化管理。
4、外贸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核算物流成本时,采用的是传统的财务核算制度,将物流成本与其他企业经营成本合并为一类进行核算。这种传统的成本核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一般的经营核算需求,然而却很难为物流成本的核算提供准确的信息。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实际物流成本难以核算。在传统财务核算体系下,与企业物流成本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都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计算,这种计算方式使得企业实际物流成本很难被把握,进而得不出准确的成本数据。
其次,财务部门无法掌握的成本众多。可视成本开支是我国现有会计报表中反映出的“物流成本”应用模式,也成为显性成本。其中涵盖了运输费、装卸费、仓储租赁费、流通加工费等多项费用,上述内容的比重将随着物流产业的成熟变得越来越低。而回程空载成本、异地调货费用等隐性成本则难以在财务报表中体现,这也为企业财务部门作出明确、全面的物流费用估算增加了难度。
再次,物流成本核算概念混淆。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财务核算时,通常将物流活动中所产生的过量服务成本与企业标准经营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混淆在一起。如此一来,企业无法确立标准的物流服务水平,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物流成本控制核算。
三、完善我国外贸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1、政府加强引导扶持,企业革新理念
一方面,国家要尽快研究促进外贸企业物流发展的具体政策,对物流业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扶持。在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技术政策、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标准化硬件设施的建立上,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相应的资金投入,为外贸企业控制物流成本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外贸企业也需要实时更新物流成本控制的理念,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并逐步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将物流成本的控制真正纳入到企业日常运营的议程之中。
2、加快外贸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灵魂,在企业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使用各种先进的物流专用设备和技术,是提高企业物流工作效率和节约物流服务成本的重要手段。在外贸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在物流信息资源的采集和数据仓库平台的建立上下足功夫。对物流资料如订货单、存货单、用户情况等使用专门的物流信息采集系统,同时建立专门的用于存储和处理物流资料的软件平台。
此外,重视物流作业信息自动化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外贸企业业务量的上升以及作业流程的增多,物品、材料的取送、识别、装运过程越来越需要采用自动化的手段来代替人工操作,以便提高运作效率和准确率。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普及,能够提高外贸企业物流信息的处理效率,节约大量的物流管理人力成本,是我国外贸企业节约物流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3、完善物流成本控制管理体制
物流成本控制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理顺物流成本控制章程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对物流成本控制管理体制的建设应包含物流管理体制、物流财务工作计划体制和物流协调部门工作体制三个部分。
首先,物流管理体制应包含对物流联合模式、物流专业模式、物流分散模式、物流子公司经营模式等多个机构的创建规划,并在上述机构的运营中,建立相应的降低物流成本的激励机制,调动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经济核算,降低物流成本。
其次,物流财务工作计划体制应将物流成本与企业其他经营成本区分开来,针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一套专用的财务核算工作体制,努力做好物流活动中人、财、物的统筹安排。
再次,物流协调部门工作体制的建立,应以外贸企业物流部门和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关系的创建为基础,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应与其他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将物流作业进行系统、合理、阶段性的规划,减少物流中转和中间环节,提高物流速度,最终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4、完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改善现有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使外贸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更为具体和细致,是控制好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应将物流成本从企业其他产品成本的核算中分离出来。为此,外贸企业需要重新划分成本中心,将企业的成本中心进行整合,将生产和物流部门作为企业成本中心的核心,且将成本中心作为纯粹的制造成本进行应用,各个物流部门的物流费用实行自理控制,相应的成本无需进行再分配,统一作为期间费用处理。这种将物流成本与企业日常经营成本区分开来的财务核算方式,将会大大增加物流成本的核算精度,为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采用作业成本法对物流成本费用进行具体核算。将企业消耗的资源再分配到具体的作业或活动中,可根据资源消耗的方式进行分配。这种二次分配的方式能够提升物流成本支出的针对性,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盲目投入。
四、结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控制日常运营中的成本开支成为了企业获得额外经营利润的重要手段。物流成本控制作为企业可挖掘的“第三利润”,越来越得到重视。外贸企业的管理者在平时的经营管理中应不断革新物流成本控制的方式方法,以有效的成本控制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1]钟仁权:浅谈企业物流的角色转换[J].物流技术,2005(10).
[2]高红平:国内外物流成本的构成结构比较分析[J].现代商业,2006(1).
[3]李鹏伟:中美物流成本对比分析[J].物流科技,2004(1).
[4]王云:加强物流管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J].引进与咨询,2005(6).
[5]赵权:企业成本控制技术[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6]王永富、龚翠英:现代物流成本控制对策与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7(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