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外语教师的治学动力和方略
2013-03-27杨忠
杨 忠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00024)
1.漫漫为师路
我的工作室门旁挂着我的为师感言:“为师难,道幽眇,学无涯,求索不辍;育人悦,德为本,能至上,身体力行”。这是我当英语老师四十余年的体会,是用来鞭策自己、也想让师范生们懂得的为师之道。
1971年我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永吉分校,留校加入了教师的行列。1972年,进入吉林大学外文系出国师资培训班学习英语。该班培养目标是援助非洲的中学理科教师,按国家计划招收在职大学理科青年教师。班上同学中多数是从英语字母开始学起,我是其中之一。1975年毕业,回到原校储备,随时待命派出。我回到了后来恢复原校名的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开始了英语教学的职业生涯。
我担任的第一门课程是英语精读,后被称为综合英语课。初上讲台心里忐忑,唯恐出错,担心满足不了比自己小不上几岁的学生们。几周后,我们受命到农村基地边劳动,边上课。手头无资料,无设备,课还是要上下去,我深感自己的“一桶水”还少啊!
不久,英语专业招收了硕士生,原任语法课的中年教师教授研究生课程。系里安排我来讲本科生的英语语法课。这又是一次挑战,我在学生期间没上过正规语法课,只听了几次语法讲座。怎么办? 从头学吧。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图书馆内能找到的国内外出版的英语语法书,编写教案,配上自己编的练习题。我当时不懂语言习得理论,但从自己的学习中感悟到,语法不是讲会的,是用会的。一年下来,学生反映还不错。教研室领导开始放心地给我加任务了。教学之外,让我参加了联合国资料的翻译工作,从中我得到了锻炼。后来,又参加了商务印书馆邀稿的《袖珍英汉新词典》编撰工作。该词典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最先出版的英汉词典,很受读者欢迎,印行十几次之后版权出售给香港一家出版社。虽然这些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可回想起来,那正是我步入教学、科研之路的起步阶段。
1983年,我有幸被学校选拔为政府公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当时我只知道语言学在英美发展很快,就申请去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学习语言学。可是,获得的批复是去澳大利亚。我不甘心,在教研室主任带领下找校长帮助调改。校长给主管部门打了电话,回答是:“最有名的语言学家在澳大利亚”。我半信半疑地登上了去那里的航班,与另外两名同学到了位于墨尔本的拉筹伯大学。我申请读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经老师帮助(当时两国协议规定交换生不授予学位)获准先读三个月预科,通过后方可正式注册。我选了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英语教学论等课程。语言学概论由一组教师担任,配有辅导课。每章有作业,期中、期末考试拉单桌。跟下来真很吃力,但最后成绩为A。这时有老师主动找我了,愿意指导我撰写毕业论文。
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包括如何写开题报告,如何写文献综述,如何提研究问题,如何设计研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钻研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1984年,在导师带领下参加了澳大利亚应用语言学年会,第一次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1985年,在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nhuistics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
1985年回国继续任教,自信心足了许多。系里安排我接一位美籍教师讲授了二年的本科精读课。又是一次挑战。那个班学生很活跃,他们不愿意换老师。二十年后他们回母校举行的庆祝活动上,班长告诉我,我上课前他们已准备好递给校长的意见书,如果他们不满意新教师的课就要找校长。一周课下来,他们接受了我。回想起来,他们接受我是因为我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尽管比不上那位美国教师),更是因为我的教学方法与原来的教师反差不大。教学的确需要创新,否则就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全国推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之后的若干年,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平均通过率偏低。其中有生源质量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我任系主任后申请了与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合作项目“高等师范英语专业交际英语教学实验研究”。经过四年的实践,我校英专学生的四级通过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83%。该项目获得了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东北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令我高兴的是,有6位中青年骨干教师由英方资助在英国攻读了硕士学位,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87年,在我积极要求下,我校首次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开出了英语语言学概论。1999年,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英语教师专升本系列教材。我基于十多年的教学积累编著了《语言学概论》。发行十年后,我和同事们一起修改充实,2012年出版了《英语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1988年起我指导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毕业160多名。在同事们共同努力下,我校英语专业于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我开始指导博士生,至今已有15名获得博士学位,其中9人晋升为教授,2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1个为重点项目),5人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我先后为研究生开出语言学导论、语言学名著选读、功能语言学、语言学前沿问题研究、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笔译工作坊等课程。
学位论文指导是对导师责任心、学术视野和功力的检验。撰写学位论文是极其复杂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如何给力,何时给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论文的质量。前提是教师自己有力可给,这就要求教师自己不断地“练功”,同时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指导工作。我总结出文科研究生论文指导的“三二三”要略,即指导三轮阅读,推敲两个要素(问题和方法),审阅三遍文稿,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强烈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促使我努力开好每门课程,指导好每篇论文,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好务。我的努力得到研究生们的认可。2013年7月1日,学校网站公示了首批10名“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全校研究生投票结果,其中有我的名字。令我欣慰的是漫漫为师路,我没停过步(即使在兼做管理工作的16年里,我也一直坚持阅读写作)。
走过四十多年的为师路,最突出的感受是“难为人师”。“人师”是个歧义表达式。可以理解为别人的老师。但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寻”。与“经师”相对的“人师”内涵则丰富的多,真正做这个意义上的人师确实不易。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没少回答业外人士的问题,“你们教英语还用备课吗?”。还有人问,“你们外语老师也搞研究,研究啥?”。外语界的人师们都在用毕生的经历以实际行动诠释“外语人师”的丰富内涵,一批前辈大家给我们做出了典范。我质疑两个关于教师的隐喻。一是“教师是燃烧的蜡烛”。这个隐喻突出了教师工作奉献的一面,这是积极的理解。但是它掩盖了教师在教学中成长的事实。教师在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使自己成为某领域的专家。所以我感谢我所有的学生。二是“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要加一个“活”字。教师应有一桶活水。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走上了终生学习和研究之路。一桶活水哪里来? 来自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研究。
2.动力——责任感和求知欲
上面简述了我的为师经历和感受。大学的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决定了大学教师必须从事教学和研究。研究是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是为了解决问题进行的认知活动。人的认知活动也和其他活动一样,首先需要驱动力。大学教师做研究的驱动力来自责任感和求知欲。
2.1 社会驱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六项义务之一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韩愈将教师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用当今的语言来表达,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一个教师要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必须不断地端正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更新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执业不休,学习不止。领悟韩愈所论的“师”与“道”的关系,我们可以说,闻道是为师的先在条件。传道者必先闻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学士学位者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的初步能力”;授予硕士学位者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授予博士学位者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社会需要学生具有研究能力,教师自然应具有指导学生研究的能力,具有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经验。从社会的视角来看,大学老师做学问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是“人师”的重要内涵之一。近年来,引进竞争机制后,各种评估接踵而来,量化要求给每位老师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一来,老师们的感觉是“要我做学问”。从人的本性来认识学习和研究,我们则感到“我要做学问”。后一种感觉才是治学的持久动力。这两种感觉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治学态度,也涉及认识论对人类认知活动的解释。
2.2 认知驱动力
多年前,有一位同事问我,“写文章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即使发表了能有多少人看? 做研究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很现实,但回答起来总会带有形而上的性质。说到底,总会联系到“为用而知”还是“为知而知”这样的对认知动机的解释。我的理解是,人不可能生而知之,但人要生存必须求知,知识是生存的需要,求知既是生存的内涵,又是生存的方式。
范畴化作为最基本的认知过程可以证明这个道理。认知语言学家泰勒指出,“所有动物,即使低级动物,都具有划分范畴的能力。为了生存,一个动物最起码需要区分什么可食,什么不可食,什么有益,什么有害”(Taylor2003:ⅵ)。人比动物高明就在于人懂得利用知识进行发明创造。认识世界越广泛深入,改造世界的本领越强。如此看来,求知与生存是不可分离的过程。
中国的先哲们早就将认知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国家繁荣、世界和平联系在一起。《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致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紧接着就论述致知与修身、齐家、治国的联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汉、唐、宋、明、清诸多学者阐释“格物致知”的内涵,对“格物”的解释颇有争议(姜国柱2008)。可见,中国先哲们十分重视人的认知,不过儒家看重的是知对行的作用,强调知行统一。如何认知在中国认识论史中一直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直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做出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他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明了格物致知的道理。“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西方哲学认识论将认知视为保存生命的手段,同时也是目的。从生物发展角度来说,有利于生物个体和物种生存的行为一定会加强。“对知识的渴求无疑是符合这一原则的。[……]思维如同吃、喝、争斗和求偶等行为一样只是使个体和物种自我保存的手段”(石里克2005:123)。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原本作为手段或工具的认知活动逐步转化为生活目的。“尽管事实上非常确定的是,人类理解从起源上看原来只是保存生命的工具,但同样确定的是,如今理解本身就是快乐的源泉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工具。[……]我们沉浸于这些活动,‘以这些活动本身为目的'[……]实行这些活动本身就提供了快乐;曾经一度是手段的东西现在成了目的。”(126)
上述引文说明,求知是人的本性所在,为智而知,为知而乐是做学问的内在驱动力。世界上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研究者自身求知欲使然,后来才应用到其他领域。居里夫人发现镭时并不为任何目的,后来才被用于医学治疗。爱因斯坦提出物质质量和能量的等效性(E=mc2)时不可能想到这一理论会被用于制造原子弹。陈景润历尽艰辛攻破“哥德巴赫”猜想,他并不关心这一成果会有什么应用价值。学者需要这种崇尚真理、追求卓越的精神。做学问首先需要的是求知欲。大学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首先应以这样的精神影响学生。大学教师应该成为学者,学者自然会达到“为智而知,为知而乐”的境界。
3.探讨治学方略
如何认识治学是每个学者或立志成为学者的学生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活动开展过程中主体不断寻求有效方法来达到最高效率,每个活动个体都会主动寻求有效方法。本人从事语言学研究30年,虽然业绩平平,但体会颇深。以下是我基于研究实践总结的治学方略。
3.1 养成读写习惯
数年前,我在某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发言探讨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我当时提出三个R路径,即READING,RESEARCH,REELECTION(阅读、研究、反思)。这是青年教师在职提高的必经之路。上世纪80年代初,我月薪只有几十元,却订阅了国内几个外语类学术期刊。经常阅读其中的文章使我了解了同行们在关注什么热点问题。出国留学期间,用节约的奖学金购买了一些语言学书籍,海运回来。在学校兼做管理工作12年,无论多忙也未间断阅读专业书籍。即使没时间写文章,也要保证有一些时间读专业文献。时间多,阅读面就放宽一些。时间少,就集中在教学和研究范围。读专业文献也要精、略结合。经典原著必须精读,甚至反复读。一般文章可以略读,知其要义即可。
围绕写作阅读是促进理解的最有效方式。我撰写的“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1期)就是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发现了值得探究的问题。我发现有的作者误解了索绪尔关于线性特征的阐释。于是我重读了他的CourseinGeneral Linhuistics,又读了一些功能语言学著作,提出了“语言符号具有线性和非线性的观点”,阐述了在物质世界语言的载体具有线性特征,而在心理世界、社会世界语言呈现非线性。在写这篇文章过程中,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深化了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语言理论观点。
写文章的第一受益者是作者自己。写作过程是复杂的思维过程。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提炼观点、论证观点,整个过程需要多次构思和修正。立题——拟纲——起草——修改——编辑,这是对作者逻辑思维的检验和训练。Arealwriterisarewriter。会改写才真会写作。初学者往往不会改稿,可是好文章没有不经过修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起草之后给别人看,征求意见。另一个办法是放它一段时间后自己再修改。
3.2 明确研究方向
《大学》中“致知在格物”这一命题后人有不同理解和主张。如果将“格物致知”理解为“即物穷理”(朱熹的主张,见姜国柱2008),对于个体来说,总有即什么物穷什么理的问题。韩愈认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做学问必须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时间是永恒的,但是作为个人可以利用的资源时间则是很有限的。所以,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很难摸索到学科前沿,不研究前沿问题,所选择的课题意义和价值就大打折扣。
影响方向确定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本职工作的需要、个人研究兴趣和工作条件等。我选择语言学是因为当年教精读课、语法课时感到有些问题搞不清楚。读了当时的语法书,也找不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宛如雾里看花,隔靴搔痒。后来才知道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区别。我起步阶段的研究成果基本属于应用语言学。后来,因研究生教学需要侧重研究功能语言学。1993~1994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学期间接触认知语言学,撰写了“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论”(《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截至2010年他引144次,收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我校规定,按研究方向组成博士生指导小组。我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语言学,兼顾应用语言学及英汉对比与翻译。
我认为个人的研究方向应相对稳定,但也不排除因工作需要适当调整。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在团队和单位里个人的作用常常是不可缺少的。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的,Nochainisstrongerthanits links(没有比环节更坚固的链条)。研究方向既关系个人的专业发展,又影响到一个学科的强盛。所以,要有个人的规划,也需单位领导的整体谋划。
3.3 强化问题意识
学术论文是一种特殊的语篇,有其基本结构。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结果表明,语篇的最基本结构是背景、问题、解决和评价,其中问题及其解决是最核心的成分。从科学的本质来看,任何研究都是问题驱动的。波普尔的科学证伪主义认为,科学的进展是原有理论被证伪新理论提出的过程。“在波普尔看来,作为普遍陈述的理论命题虽然不能被经验证实,但却可以因为存在反例而被放弃即被证伪[……]科学的发展不再是知识数量的积累,而是对已经存在的科学理论的不断证伪和否定,从而不断推翻旧的理论,创立新的理论。”(杨寿堪等2003:107-8)
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一定是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采用了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问题的提出既是学术论文的亮点之一,又是论文整体连贯的决定因素。
首先,论文提出的问题与文献综述不能脱节,否则就会导致整篇论文的宏观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强。这样的论文不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其次,论文提出的问题一定在主体部分得到回答。在博士论文中,基本上主体部分每一章针对一个研究问题。
第三,问题的表述必须清晰准确,不能过于宽泛或狭窄。过宽则论述不透,导致论文空洞乏味,使问题得不到完满解决(这样的论文是大题小做)。过窄则论述余地不够,内容展不开。所以,我阅读学生论文初稿时特别关注研究问题的表述及其与主要章节之间的关联。研究问题关系到文章的整体连贯。必要时,我会帮助学生改写研究问题。
3.4 选择研究方法
学习做研究很重要,一方面是学习研究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宏观上,研究方法受学术思潮的影响,学科之间也相互借鉴,导致研究方法林林种种。就某一课题来说,研究方法的选择余地是有的。学生一般都在课程中对研究方法有梗概了解,然而在实际论文撰写过程中又往往陷入迷惘。要综合考虑问题的性质、研究条件、研究者的基础等诸多因素选择最适当的研究方法。我个人不盲目推崇或鄙视某种方法,我注重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的匹配。研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预示某种方法。反之,作者选择了某种方法,研究问题的表述必然与之相符。在方法的使用上,弟子不必不如师。在现代信息工具的利用方面,学生的能力一般都强于导师。如果某种方法确实适当而学生尚不掌握,应鼓励学生从头学。一旦学会,则本事大增,终生受益。例如,语料库的使用在语言研究中有独特的作用。有的学生原来不会用,撰写博士论文过程中学习并部分地采用了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位博士生采用语料库研究语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3.5 重视学术交流
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受时空限制的,《庄子·秋水》中说:“井蛙不可思于海者,囿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生有涯,而学无涯。中国学者历来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倡导“以文会友”。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重要。互联网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国家疆界,使得信息获取成为举手之劳。但是,它还是代替不了自然人的面对面交流。越是信息时代,学者的国际视野愈显重要。所以,近年来一些重点大学在职务晋升政策中加入了出国进修的要求。
回顾在国外学习、访问的收获,我觉得这样的经历对于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外语教师。参加学术会议是广泛交流的好机会,会上可以与大家、名家面谈,可以有选择地聆听感兴趣的发言。1998年我参加在法国兰斯市举行的世界语用学大会,有幸见到Dell Hymes教授。他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和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功能理论奠基了语言教学交际法。在美国访学期间,在学术会上见到了Krashen教授。他提出的二语习得理论在80年代产生较大影响。
国际学术会议吸引我的另一点是图书展,参会者可享受优惠价购到最新学术著作。我先后选择了几本供研究生使用的教材。1988年以来,我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一直在用Victoria Eromkin等人编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Lanhuahe,Geoff Thompson编著的Introducinh Functional Grammar也用了15年。老师学术视野开阔了,受益的是学生。
在国内,我们不仅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还克服困难承办学术会议。1992年我们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成功地承办了教育部高教司外语处主办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低年级教学大纲实施研讨会”。当时没有正规的会场,布置会场没有鲜花,我们的师生们把大家养的花搬到了会场。后来条件渐渐改善,陆续承办了“全国语用学研讨会”、“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第6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使国内同行们了解了我们,也使我们的师生认识了国内、国际知名学者。
3.6 恪守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学者能否恪守学术规范不仅反映其学术伦理道德水平,也直接显示他/她的学术功底。在学术论文中最起码应明确区分是自己的话语还是他人的话语。有些研究生的论文中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说明学术规范意识不强。一些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全,或者与行文中的引用不对应,或者所列文献在行文中根本没引用。学生们往往都以为这是小毛病,然而,在审阅人看来这反映作者学术写作的训练不到位。所以说,了解并恪守学术规范不仅是学术道德操守问题也是提高学术写作水平的需要。
4.结语
本文先简述了本人的为师经历,然后就做学问的动力和方略谈了我的理解和体会。社会分工决定了大学教师职责的内涵,从事研究才能履行好职责。求知是人的本性,做学问只不过是更正式的求知过程。“为智求知,为知而乐”是学者的境界,做学问就是学者的生活方式,应将其常态化。
开始做学问就势必探索治学的方略,就像下水学游泳必须琢磨如何能浮出水面,如何能提高前进速度一样。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概括了“养成读写习惯、明确研究方向、强化问题意识、选择研究方法、重视学术交流、恪守学术规范”这六个治学要略,供年轻的同行们参考。
一个学科的发展和强盛需要同事们的合力,需要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努力。中国是人口大国,但还不是人才强国。我国是外语教学规模大国,但外语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满足不了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需要,我们的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还没有走在世界前列。我们仍须奋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