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美职业教育对比反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3-03-27裘荣鹏马广君王威杨俊莲

电大理工 2013年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体系设置

裘荣鹏 马广君 王威 杨俊莲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0161)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一直受到世界各国职教人士的学习和研究。从1647年通过的《马萨诸塞湾殖民地老迷惑者撒旦条例》,使得师徒关系成为职业教育的雏形开始,到1917年美国出台的《斯密斯-休斯法》,将美国职业教育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成为推动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近一个世纪的时期内,美国政府通过将职业教育立法,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美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称谓也发生了改变,从原有的“职业与技术教育”发展到“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这一称谓的改变体现的是职业教育由“工作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标志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1,2]。

1 美国的职业教育范围及职责

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存在于全美的社区大学和普通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中。社区大学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的社区大学是美国各个州利用市民的税金来运营的两年制大学,提供希望去插读四年制的大学或职业培训课程后直接就业的教育,相当于中国的大专。目前全美共有1200多所社区大学,入学条件要求比四年制大学低,所以学生较容易申请入学。

美国职业教育职责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转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基本技能培训和终身继续教育。

1.1 转型教育

也称“升学教育”。它是为准备升入四年制本科大学继续学习的学生而设置的学科课程。学生修完这种转型教育的课程后,可以获得“准学士”学位。拿到这个学位可直接进入四年制本科大学继续学习高年级课程,以获取学士学位,并免修低年级课程。在美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通过接受这种教育进入四年制大学继续学习。

1.2 职业技术教育

又称“就业或转岗教育”。它是为准备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或有转行、跳槽想法的人员所提供的职业技术教育。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很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占据的比例最大。也正因为如此,在美国的职业院校中常常看见很多具备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的学生返回学校继续进修,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职业技能。

1.3 基本技能培训

又称“普通教育”。这种教育类型类似于文化补习课,主要帮助16岁以上的成年人提高基本的写作、算术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此外,还包括为移民群体提供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的教育。

1.4 终身继续教育

这种教育类型主要的服务群体是成年人,甚至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主要是帮助成年人提高基本技能,为老年人提供兴趣爱好服务,打发时间等。因此,课程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覆盖面广,体现了美国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

2 美国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

2.1 专业设置

在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门对于高校专业的设置只是起到统计作用,没有指令性的影响,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各学校的专业顾问委员会。美国的大学对于专业设置具有较多的自主权,职业学院专业设置的原则是“来自社区,服务社区”。例如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旧金山等地,由于学校地处海边,附近码头众多,环境优美,海洋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就会设置船艇建造与修理、码头建筑、环境科学、自然资源管理、水产养殖技术等专业。而有些地区气候宜人,吸引了大量的退休人士到此颐养天年,所以就开设了医护、按摩理疗、口腔卫生等保健护理方面的专业和课程。同时,美国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也非常细,社区大学中医疗护理专业就会细分出医疗保险这样的专业,主要是帮助到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去申报保险和报销保险,从患者入院治疗开始全程的服务。

2.2 师资来源

在美国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职业院校,教师要求至少具备4年以上同行业工作经验,基本上没有新毕业的学生从事教师工作,教师的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同时要考取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也不是终身制的,每两年需要重新考取。因此,在美国职业院校中经常可以看到退役的宇航员、警察局长、签证官在授课,甚至是FBI探员的身影。

2.3 课程标准

美国的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是由州的行业委员会制定。每个州的行业委员会一般都包含170家以上的企业,行业委员会一般是由学校与行业自主形成,共同来自定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每隔2~3年就需要修订一次。

2.4 课程评价

在美国,课程评价的来源,一般是学生、校方和教师之间互评三种。美国社会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因此学生会如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用担心报复。而教师也能够接受自己确实做得不好的地方,教师之间也没有包庇的心理,很坦诚的给对方评价。

在课程评价的内容方面,学生需要评判的不是“教师是否因材施教、是否归纳出重点难点、是否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是否有新意”等空泛得连老师本身都难以把握评判标准的项目,而是一些诸如“教师是否考勤、是否及时批改作业、是否讲评作业、学校的黑板网络等教学设施对你学习是否有帮助”等具体而又能准确反映学生感受的内容,这样评判的过程更容易操作,结果自然就更客观准确了。

3 中美职教理念的差别

3.1 SFW和SFC的差别

SFW,即School for Work,是为满足工作岗位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和课程体系,这是国内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的出发点,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毕业就上岗,零距离就业。而SFC,即School for Career,是为学生职业生涯而设置的专业和课程体系,是美国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

在SFW和SFC中,中美职业教育不约而同的均把以学生为本、实现终身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职业人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但美国的职业教育从小学1年级就开始设置了一些诸如社会学、自然科学等让学生终身受益或有用的职业教育类课程,贯穿到整个1~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小学、中学和高中阶段。到了大学阶段,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为了满足转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基本技能培训和终身继续教育不同的需求,提供了如学位课程体系、毕业证书课程体系和资格证书课程体系等不同模块,供学生自由选择。反观国内,在大学之前学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课程,职业院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从最初的“以我为本、以教师为本”,到现在的“以工作为本、以岗位为本”,远没有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因此,虽然SFC与SFW两者在核心理念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就出发点而言,却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SFW是从工作要求出发,培养学生去满足工作的要求,体现的是“以工作为本、以岗位为本”的理念,而SFC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3.2 对职业教育的“产品”认识不同

在国内,职业院校经常把学生比喻成为自己的产品,认为企业是客户,学生是产品,教师是创造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院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职业院校就给学生灌输什么样的能力。但是,在美国,对职业教育的“产品”有着不同的认识。从专业教师的角度来说,“产品”是“课程”;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产品”是“服务”。职业院校的职责是要为缴纳学费的客户即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和良好的服务。

3.3 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不同

中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均是要服务于社会的,但实现的途径还是有差别的。国内的职业学院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认为毕业生未来要面向市场,为企业服务,要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相应课程体系,学生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的接受学校设置的所有课程,无法体现出职业院校的多样性、多元化教育,忽略了对人才“内心对成功的渴求”、“创新能力”、“思维和个性”、“可持续发展”等能力的培养,即“工作本位”。

而在美国的课程设置中,更多的从“学生本位”出发,体现出多样性和人本性。美国职业院校设置的课程分为专业课程体系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又根据目标和需求的不同,分为学位课程体系(两年)、毕业证书课程体系和资格证书课程体系(两年,一年的,或不到一年),这种多元的课程方案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多样化的选择,深刻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人本性理念。

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3]。具体体现在:

4.1 教学理念现代化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设置课程体系,关注学生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

4.2 教学方式现代化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很快,学生作为活跃分子,对新事物、潮流东西很感兴趣,也是各种高科技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现代化职教应该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PAD等平台进行内容传授,为学生提供一个“无缝”的学习空间。

4.3 教学内容现代化

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进行培训学习,联系企业进行科研活动,校内教师互相学习,坚决走产学研道路,保持知识内容的新鲜度。

4.4 教学管理现代化

轻松的课堂氛围,灵活的教学手段,如:个别辅导、远程教学等,完善的教学设施,给学生提供自由、自主学习的空间。

[1]吴思乐.从美国社区学院窥其职业教育一斑[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16.

[2]郑阳.STC理念下美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86-88.

[3]马树超.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若干重点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6.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课程体系设置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