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优做强钟祥卫生 打造健康长寿之乡

2013-03-27蒋正洪

党政干部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钟祥市全省卫生

○ 蒋正洪

卫生就是民生,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近年来,钟祥市先后荣获中国长寿之乡、全国新农合先进试点市、全省首批农村居民健康工程先进市、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先进市、全省医改工作先进市等殊荣;先后承办了全省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现场推进会、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3次在全省医改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此外,还有20多个县市到钟祥参观学习,新华社、《光明日报》等10余家媒体也作了专题报道,钟祥市的工作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强力推广。

一、坚持发展为先,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更牢

发展是硬道理,有实力才有魅力。钟祥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先后筹资3亿元,按照“强化龙头、巩固枢纽、规范网底”的思路,狠抓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实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新(改、扩)建业务用房面积3.2万平方米,更新医疗设备62台(件),有效提高了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市”,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一是着力实施“网底夯实工程”。钟祥市把村卫生室建设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即与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在一起,实行“五务合一”(党务、村务、商务、服务、事务),并纳入乡镇领导班子年度实绩考核内容奖惩兑现,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截止目前,已建设达标村卫生室361个,占71.6%,并力争在2015年实现全部达标。

二是着力实施“社区提升工程”。钟祥市为了大力提升社区,努力筹集资金320万元,以此改造了4个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完善了城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社区群众的卫生服务环境和就医效率。

三是着力实施“龙头带动工程”。钟祥市政府划拨25亩土地,投资1500万元,建设集“卫生指挥、卫生监督、卫生科研、卫生救援、卫生培训”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卫生应急服务中心,发挥了卫生服务超市的作用,数字化卫生初见端倪。市人民医院征地500余亩,按三级医院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新院区,开放床位1500张,目前已开工建设,力争在2016年建成全省乃至中南地区一流的县级综合医院。2013年,市中医院在完成投资5000万元的病房楼项目建设后,医院北大门中医文化广场顺利竣工,为中医发展、争创“三甲”再加力。此外,钟祥市还投资240万元改造了市疾控中心实验楼;目前投资1000万元,正在建设综合业务大楼;而投资370万元的卫生监督大楼即将投入使用。通过项目建设,钟祥市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救援、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治体系。

四是着力实施“民营进位工程”。钟祥市引资1.7亿元兴建了民营长安医院、福华医院和同仁医院,它们是公立医疗机构的有益补充。目前,长安医院已成为省委组织部树立的新经济组织的一面旗帜。

五是着力实施“示范创建工程”。钟祥市大力开展示范卫生机构创建活动,采取以点带面、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创建成功的卫生院、卫生室分别给予10万元和2万元奖励,并另外由卫生局每月直补村卫生室200元的公卫经费。到目前为止,钟祥市共创建了6所省示范卫生院、53所示范村卫生室,创建工作名列全省前茅。

二、坚持民生为本,群众享受到的健康保健实惠更多

健康是民生之基。让百万人民少得病、得小病、甚至不得病,以健康的身心投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是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建设健康幸福钟祥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钟祥以疾病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实施公共卫生惠民工程为契机,为全体居民免费提供10大项41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健康保健水平。

一是疾病预防控制基础工作扎实有效。钟祥市配备乡镇公共卫生人员152名,建设标准化的公共卫生科24个,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开展,适龄儿童13种一类疫苗免费接种率均超过99%,健康教育形式多样,群众健康意识逐年提高。

二是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禽流感、手足口病、结核病、艾滋病、乙肝等重点疾病防控措施得到落实,全市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无乙、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三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全面推进。钟祥市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老年人保健管理均达到部颁标准。特别是为 9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免费登门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给予健康指导、干预,为筑牢“长寿之乡”品牌尽到了卫生的义务。

四是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再上新台阶。钟祥市全市住院分娩率达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无孕产妇死亡。

三、坚持惠民为上,群众就医吃药的负担更轻

让群众看得起病是建设健康幸福钟祥的必备条件。看病贵,贵在住院费用高,贵在药价虚高,为此必须加以解决。近年来,钟祥市以减轻群众负担为出发点,施惠于民,着力深化“两项制度”(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解决“两高”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一是深化新农合制度,着力解决住院费用高的问题。钟祥市新农合工作自2004年启动以来,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管理逐步规范,参合率逐年提高,受益面逐年扩大,“一卡通”和即时结算全面推行,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推进,门诊统筹实现全覆盖,新农合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13年,全市参合农民73万余人,参合率达100%,住院封顶线达10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综合补偿比达78%以上,实际补偿比达56%以上。“两制结合(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三办合一”(农合办、医疗救助办、医院减免办)解决贫困群众“看不起病”的管理办法被称为“钟祥模式”,受到国家肯定和推广。

二是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着力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钟祥市组织召开千人大会,高起点、大手笔、全覆盖启动基本药物制度,从2011年5月31日起,除在17所卫生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外,一次性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市503所村卫生室和市妇保院、市计生站,覆盖面全省领先,老百姓一举告别吃高价药的历史,吃上了安全、放心、低价药。市政府每年预算2500万元,建立直补机制,保证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实施。卫生事业呈现出“两降两升”的良性发展势头,即与上年同期相比,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0%,门诊例均费用下降30.6%,诊疗人次上升13%,群众满意度呈明显上升态势。

四、坚持管理为要,卫生服务的质量更高

质量是生命,质量造就公信力。近年来,钟祥市以精细化管理求医疗红利的理念,全面落实《依法治院章程》,着力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力求让群众看安全病、放心病、舒心病。

一是在医疗质量和安全上推行精细化管理。钟祥市以落实16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为主线,以医院管理纪实行活动为载体,以开展医疗市场整顿为突破口,强化医政医管工作,促进了医疗行为的规范,保证了医疗安全。

二是在实施“人才强医、科教兴院”战略上推行精细化管理。钟祥市着力实施“杏林计划”、“卫管精英计划”、“名医造就计划”和“名科成长工程”,广纳贤才,调整推荐青年骨干充实干部队伍,评选表彰“十佳医生”、“十佳护士”和“十佳村医”,树标杆,鼓士气。不断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三是在规划财务上推行精细化管理。钟祥市实行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科学编制规划,严格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合理确定各单位生产性支出、职工工资、职工养老保险的比例,各单位将业务收入的8%用于再生产投入,努力增收节支,降低成本。

四是在抓班子带队伍上推行精细化管理。钟祥市完善院长日、周、月常规制度,实行干部写实制度,健全不定期开展督查纪实行活动制度,建立统一的绩效考评制度,院长每月从单位预支1500元生活费,年底由卫生局考核,分成5等发放绩效工资,职工工资由单位按绩效考核结果发放,乡村医生补助实行“以钱养事”,由卫生院考核发放,全市上下形成了工作争上游、创实绩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创新为重,公立医院改革攻坚的效果更好

创新才有生命力,创新才有竞争力。2012年9月10日,钟祥市人民医院全面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为目标,坚持高点定位,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定位在全国50强、全省前3强上,按照“规定动作争先进,自选动作创一流”的总体思路,创造性地提出“先看病,后交钱”、医药分开、管办分离、政府兜底、组建医疗集团、开展配套改革等六大举措,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市政府为此共投入1250万元,改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医院例均门诊费用降至143元,降幅10.6%;例均住院费用降至4374元,降幅11.6%;患者平均住院日降至7.9天,群众满意度达99.6%。2012年11月,省政府在钟祥市召开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特别是钟祥市率先推行的“先看病,后交钱”、药房托管及药品二次谈判遴选采购、组建医疗集团等一系列改革新举措,被誉为“钟祥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2013年,钟祥市将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以市中医院为主体,组建市第2个医疗集团,并在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交钱”诊疗模式,切实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

猜你喜欢

钟祥市全省卫生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老年大学我的家
——湖北省钟祥市老年大学校歌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卫生歌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钟祥市地方税务局
讲卫生
强基固本铸利剑 砥砺奋进保平安——钟祥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