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视角下的高校行政绩效管理探究
2013-03-26何青
何 青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
本人以为高校的行政绩效管理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与高校的战略定位为导向,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办学效益与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
1 加强高校行政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高校的行政绩效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1.1 对于培养资源效益有深远的意义
现如今,在管理上、资源配置与使用上有许多高校组织存在诸多问题,对于责任的不重视,出于忽视,存在诸多只注重配置的不良现象,缺少事前做好准备,对于事后的处理又不予追究。在使用资源分配环节中,要加强高校行政绩效管理,这就需要资源分配行为的主体要对分配效益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要更加重视资源配置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1.2 对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所提高
在高校行政绩效管理中,资源配置的安排主要依据不是人员编制,而加大了对供应产品的需求、高校组织履行职能的要求。这样就需要高校组织的职能分为公共产品供给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要能够被量化。同时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是资源的配置绩效,这样就渐渐完成了在使用过程中跟踪绩效的效果,并把最后的评价结果作为参考,以此来加强高校运行管理,这样资源配置的使用效益就大大的提高了。
1.3 对于高校运行机制的完善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高校行政绩效管理的改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就更加的规范性;可以这样说,资源管理体系与各使用部门形成了一种有效机制,这种机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对外部评价、并进行自我监督;最大力度的提高了组织系统的决策水平,提升了资源配置的决策水平。现阶段,我国高校预算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加以改善和改良;主要存在问题有: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考核的缺乏,预算管理体制控制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预算执行缺乏考核监督机制、缺乏分析,缺乏预算执行的行政问责制度的建立及实施。可以实施以下管理新对策,定编定岗的科学性,建立绩效分析模型,全面的实施绩效评价手段,建立优评指标,加强重视职业道德绩效考评,注重绩效的反馈,重视激励与总结。建立立体式的考评与方式,一是同类级别的评估,二是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
2 电子信息技术对高校行政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绩效评价作为绩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作为高校的行政绩效管理,必须具备的重要原则,所以只要做好高校行政绩效评价,就可以加强对资源配置效益的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将带动整个高校行政绩效管理向前积极迈进。
2.1 需要建立明确的绩效管理构架
一般而言,对高效行政绩效管理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有效的绩效计划。各主管部门应对各高校进行指导,对于管理绩效作出的规定,在项目进行申报并立项时,要对项目的绩效管理方案进行负责,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负责,要实施绩效管理申报、实施绩效目标的申报等相关工作。主管部门应该负责统一规划工作即组织、检查、指导各高校绩效的申报工作和目标制定。第二:评价绩效考核。评价机构应按照规范的文本格式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同时对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结果进行绩效评价。第三:反馈管理绩效结果。各主管部门要做出及时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对应的对象。第四: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的结论。要充分的利用绩效评价结制度结果,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其他管理应用部门做好协调,各部门相互结合,缺一不可,这也是高校行政绩效管理的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
2.2 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高校行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行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的是根据预期绩效目标,与相应的指标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评论评价对象与管理内容,并进行适应可行、层次清晰、科学合理的分类形成的综合指标体系。综合目前高校实际情况,可以分几个方面来建立。做好个性指标与共性指标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根据不同的设置要求与评价内容,还有指标的使用范围,可分为两个指标,就是个性指标与共性指标。个性指标指的是: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与培养人才等方面的指标。共性指标指的是:经济效益、管理水平、执行情况、目标设定、执行程度等方面的指标。其次,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按照指标能量化还可以分为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这两种分类方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指标体系的设置方法。最后可以对评价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等级的评价结果,根据计算,来确定评价对象达到的等次。
3 对绩效管理措施要有一定保障
就目前来看,我国对高校行政绩效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制度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有的还没有开展进行,开展与建立是做好绩效评价工作中最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对评价工作非常重要,所以,要做好最初的准备,为今后绩效评价工作的建立与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3.1 加强基础体系建设,搭建高效平台
要加强绩效管理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条件,我们要做好以高效绩效管理,为核心的工作,更加有力的优化内部运作,即管理制度的规程;制定出合理、科学的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制定出完善的相关政策与实施细则,为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然后对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完善的建立。信息系统的建立充分完善化,对于提供、收集的相关信息才能够确保及时、准确。因此,要逐步建设并开发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它的建立能更准确地衡量高校管理的水平,高校运行成本的完整性也得到了及时的反映,并做到及时监控与采集,对于高校组织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有了及时的绩效。
3.2 建立完善的约束体制,评价结果的应用要加强
绩效评价结果是加强高效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增强绩效理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绩效评价绩效工作的基本前提,另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多种优势,其中一种就是可以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评价工作的进行。第一,高校运行管理要与绩效评价结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及时的整理与分析,对于改善高校管理,提高运行效率作为重要依据。评价结果处于合格水平的,应采取相应的表彰措施,优先选择资源配置,并进行综合考量,对于评价结果未达标或结果不合格的,应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期限整改,并且相应减少其以后年度各项资源配置指标。第二,加强高效管理的公开透明度。增强高校透明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化高校监督的有利措施,而且,有利于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不断地提高高校管理绩效,这一重大措施是从根本上预防并治理腐败。要积极主动地公开高校相关的年度计划,政策的措施、发展规划等,适时的公开项目的进展近况,特别是执行情况比较重大的项目。
3.3 建立全新的绩效机制,体现主体责任的资源使用
在高校行政绩效环节中,各部门应该事先申报对绩效可行的计划、依据、方案及目标等,然后通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责罚,各级负责人要做好年度工作中的考核,责罚结果要与考核进行挂钩;这样就建立了全新的绩效机制,通过考核与责罚,实现高校行政绩效管理的不断完善的进行。
4 结语
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于高校行政绩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以科学观为指导,不断完善高校管理体制,不断改进高校管理机制,并逐步建立起导向为实现绩效目标、保障为结果的应用、手段为绩效评价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是高校绩效管理体系;并不断改进高校管理的运行方式,不断对配置的资源进行优化,要更好地控制成本的节约,更加努力的提高高校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在信息技术的视角下,对高校行政绩效管理带来全新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水平。
[1]李洪山.基于组织变革理论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2(19)
[2]谭亚伟.我国高校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叶楠.高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时代报告 :学术版,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