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农村蔬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探究
2013-03-26程瑶
程 瑶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1 蔬菜业信息管理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
1.1 蔬菜业管理系统在国外的研究应用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发达国家的研究比较完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农业气象资源、国土资源、畜禽生产、农作物生产、有害生物的防治以及农作物的品种管理上。在农业气象资源的管理应用方面,法国的的成就比较明显,国家农业部成立了一个专门提供气象服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向人们提供温度的年变化、降水量的年变化、气象要素的当年值和多年平均值等多种气象信息。
在国土资源的管理应用方面,美国建立了土壤信息管理系统、加拿大和日本建立了土地信息管理信息、澳大利亚建立了土壤信息库,将国土资源的应用管理与现代信息管理系统联系起来,把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充分结合,形成一个大的国土资源信息咨询平台,为农业、交通业、建筑业、采矿业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作物生产的管理应用中,美国也建立了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作物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各种作物生产的科学管理。
在农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方面,全世界很多国家和组织,已经实现了规模较大的作物品种资源管理和咨询系统,像美国、德国、日本,还有玉米和小麦研究中心等组织机构。美国的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广泛性,包括60万个作物品种资源的信息,农业专家可以通过电话或电脑,在全国各地顺利获取;北欧基因库可以运用计算机,以现代化管理的方式对作物的遗传资源进行管理,它由北欧的一些国家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
1.2 蔬菜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研究应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部分,农业的发展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对蔬菜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棉花的生产管理模拟系统的成功建立是我国在农业管信息系统研究上的第一个重大突破,它的出现使得棉花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都更加科学,大大提高了棉花的品质和出产量。此后,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始深入发展,并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但是,蔬菜产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农业产业,主要是各家各户的分散经营,生产规模比较小,生产周期比较长,不利于集中生产管理,所以,新的适合蔬菜产业特点的农业信息动态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2 蔬菜业信息管理系统在发展应用中的问题
2.1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也叫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地球的关于地理分布的数据,并以清晰可见的形式呈现给用户。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农业信息管理中,可以为农业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信息。把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结合起来的3S系统可以简单准确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况,土壤的墒情以及农业资源的利用情况等,由此可见,GIS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蔬菜业等农业生产管理经营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现实中,GIS在蔬菜业的应用上还很有限。如马健等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农业管理,但是对于蔬菜产业信息动态管理方面的研究内容非常有限,亟待强化和深入。
2.2 由于农村的科技水平较低,各种科学设施还不完善,农民的科学意识也不高,农业生产特别是蔬菜业生产管理,更多的采用人力劳动和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在蔬菜业中的应用还比较少,而且存在很多问题。
2.2.1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本一般比较高,农民在技术的费用支出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在向农村进军的过成长收到了严重的阻碍,影响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与蔬菜业的结合。
2.2.2 农村的信息管理技术在形式上比较单一,技术水平上比较落后,在技术的更新换代上也存在很问题,比如:信息不通畅、资金短缺等。
(1)建立了VSC等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考虑VSC的OPF模型,通过增加线性可靠性约束,使得所提模型相对于传统模型得到了简化,优化问题求解更加方便。
2.2.3 由于农村缺乏高水平的现代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操作不正确的现象,不仅对系统设备造成损坏,还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蔬菜的经营过程中,是某些数据出现错误,造成损失。
3 蔬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
3.1 设计具有多元目标的蔬菜产业数据库
蔬菜产业数据库作为蔬菜业信息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设立必须引起重视。以陕西省为例,设立蔬菜产业数据库时,首先要了解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明确相关部门对蔬菜产业的信息需求,符合农业的整体产业结构规划,将现代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实现多元目标,包括:为蔬菜业的产业结构规划和调整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为蔬菜业的生产管理经营提供科学技术参考;为实现畜禽产业的数据属性一体化提供数据依据等。
3.2 完善对蔬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3.2.1 首先要对现代信息技术在蔬菜业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明确相关部门的需求,这项工作可以通过亲自走访调查、网上收集相关资料、查找相关文献等方式完成,并对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3.2.2 将上一个工作环节的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整理,在数据采集、信息系统结构和技术的设置上形成正确的模式。
3.2.3 通过分析相关部门在蔬菜产业上的信息需求,制定合理的系统目标,形成基础模型,在数据采集模式、信息系统结构模式和技术的设置模式形成的基础上,将基础模型变为最终蔬菜产业资源信息数据库。最后,将设计完成的蔬菜产业信息管理系统用于蔬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如下图所示。
3.3 加强对蔬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
为了保证蔬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顺利应用与运行,必须建立完善的系统维护机制。首先要深入的了解分析陕西省相关部门对蔬菜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要求,合理调整系统结构,开发适合蔬菜产业的软件系统,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蔬菜业信息管理系统维护机制,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
3.4 完善蔬菜产业的信息搜集和技术设置
3.4.1 首先,考察不同生产结构下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对比评估生产经营效益的优劣,促进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降低蔬菜生产中对资源的消耗,提高回报率,增大生产效益,让蔬菜产业向着现代化的发现发展。
3.4.2 其次,蔬菜产业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不同自然环境下应该有不同的蔬菜生产模式,因此,要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准确的了解和分析,还要得出各地区的自然优势、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根据各地区的优势分析,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布局,将各种优势充分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3.4.3 最后,还要根据蔬菜产业的实际特点和产业在经营管理上的现状,制定合理的蔬菜产业信息搜集和技术设置模式,保证在蔬菜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顺利的解决,还要确保产业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资源信息的真实性。
4 结束语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比较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整体发展水平。GIS地理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在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发展相结合,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成果,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农村在科技上的发展还远远不够,与城市的科技水平相差甚远,农业特别是蔬菜业的生产种植往往采用人力劳动,现代信息技术在蔬菜业上的研究和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王璐、翟义欣、王菲.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5):362-366.
[2]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王爽.现代化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M].吉林大学,2011.
[4]邱新棉,朱德其.国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简介[J].中国农村科技,2005(06).
[5]聂凤英,刘继芬,王平,曲春红.世界主要国家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和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