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发展
2013-03-25汪令军
汪令军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442000)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利用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医院信息化系统是通过对现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通讯设备的利用,为医院各个部门提供对患者诊断治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1]。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开展,改善了医院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帮助医院管理者更有效的开展管理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在一些医院信息化整体管理工作中,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显得跟不上步伐,成为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落伍者”。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涉及整个医院的、服务面广、任务艰巨、要求高。随着医院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医院后勤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如何构建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机制,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是医院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1.1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医院后勤信息化是通过将后勤工作中独立的、不完整的信息经过归纳处理成统一的一条信息管理链,使其完成从后勤工作开始、运行过程、处理过程、反馈最终信息到将其改善的管理过程。医院后勤整体通过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变成一个数据信息处理库,到达处理分析、归纳统计后勤各个职能部门的相关管理数据,医院经费使用情况、经济收益情况,后勤人员状况、绩效考核状况等功效。
1.2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后勤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这一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已经完成对医院后勤信息管理系统的配备,这些医院后勤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设施。互联网将原本独立且各自拥有部分资源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将这些资源组合在一起达到共享的作用,达到集中管理和事务分布处理的目的,实现远程通信和信息互换。信息化管理结合现代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工作,对医院整体信息进行共享管理。因此,在这个工作方向的指引下,我们要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推进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完善工作方式和管理理念,将医院后勤信息经过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处理,及时的呈现在管理者眼中,帮助管理者开展管理工作,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医院现代化发展需求。
2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现代医院中,一些医院管理者在对医院的发展规划上出现了偏差,一味的不断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提升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认为这些内容得到发展才是医院发展的关键,从而忽视了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造成后勤管理空有一个系统构架,不具备实质性的内容,从而无法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2.1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重视度不足
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医院管理者将医院后勤工作内容定义为日常水电暖的维护、物资的发放、房地产的管理等,认为这些工作只需要通过常规手工书写记录就能够顺利完成,对后勤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也不高,要求具备基本的管理知识就可以了。医院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管理能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顾一方面提高后勤工作的工作效率,一方面将后勤信息共享给整个医院,有效掌控医院运行情况。
2.2 医院后勤管理模式落后
医院后勤管理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后勤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行政命令下进行,工作效率低,不考虑经济效益。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后勤部门庞大、调度不灵,一些部门工作职责重叠。导致在实际医院后勤工作中,后勤人员工作责任心差,工作态度散漫,对一些工作上的失职相互推诿等不良现象。这些现象负面影响了医院的发展,给医院稳定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
2.3 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开展需要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持,后勤信息化管理人才要掌握管理学、计算机信息工程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如果不具备运用对以上多门学科专业知识的运用,很难有效的开展后勤管理信息化。受传统后勤管理模式影响,一些医院后勤人员对后勤信息化管理工作认识不够深刻,不能有效的运用后勤信息化管理中涉及的计算机等物理设备。由于医院管理层对后勤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导致后勤管理工作很难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衔接上,后勤人员只能一边补充后勤信息化管理专业知识一边开展工作,使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其次,医院在对后勤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工作上做的不足,没有积极组织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后勤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应得到尽快的解决和足够的重视。
3 加强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措施
3.1 加强医院后勤管理人才建设
在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中,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人才是关键。加强医院后勤管理人才建设是当前医院管理者务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后勤管理人才能够促使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顺利开展,帮助后勤工作的效益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医院得到全面发展。为了满足医院现代化发展需求,后勤管理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挑战。医院管理者在加强对医院后勤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的同时,要正视后勤管理工作,后勤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日常水电暖的维护、物资的发放、房地产的管理。后勤管理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首先可以从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中选取有意愿从事后勤工作的员工调配到后勤管理部门,当然后勤管理人才还是要通过在职培训开展建设工作[2]。
3.2 加强信息技术运用
医院后勤管理工作要以信息为基础,医院后勤信息化要规范管理工作流程,对数据信息及时收集归纳分析,提高发现数据信息反应问题及处理能力。比如,医院一些部门实际经费超出预算,后勤管理者要通过往年经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费超支原因,并采取措施改善;通过对往年药品品质、数量数据信息的分析,进行规范合理的药品采购。数据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归纳分析是否合理准确,都影响着医院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后勤管理人员通过手工书面记录数据信息,记录的信息没有针对性,准确程度不高,大量的信息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总结,导致数据信息最终反应的问题不客观、不合理。医院后勤管理工作通过加强信息技术运用,计算机快速有效的处理各类后勤数据信息,将数据信息反应的问题呈现在后勤管理人员眼中,并提出意见措施,为医院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3.3 规范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模式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并不是说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医院管理中来工作就完成了,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软件的引入固然重要,但是打破传统后勤管理模式桎梏,建立规范信息化管理新模式才是根本。医院管理者要规范后勤管理的工作流程及管理结构,保证后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新的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是简单的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工具,而且是一个整套数据信息分析、决策系统[3],能与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密切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医院管理者要规范后勤管理的工作流程及管理结构,保证后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完成医院科学管理、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不单单是将医院现有的医疗程序、管理模式网络化,它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医院医疗程序,管理与技术齐头并进,把握信息资源,重组规范业务流程的规划和制定,促进医院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病患者营造一个全面、全新、全意的医疗服务平台。总之,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减低了医院后勤人员的投入和各项经济费用支出,减少了工作的处理时间,使后勤管理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充足的工作信息,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医院管理者和员工要足够重视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信息技术水平的培养,使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顺利开展,使医院走在现代化全面发展的道路上。
[1]闫飞虎,王颢,王志农,韩冬,刘随意.医院管理信息化与实习医生成长关系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03)
[2]夏洪斌,冯永林,陈薇薇,何睿.建设“数字后勤”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J].医学信息.2008(02)
[3]卢兴烈,朱燃,蒋建民,王兴军.转变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