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的思路
2013-03-25王萱
王 萱
(山东职业学院,山东济南 250104)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实验室不仅服务于高校教学,还为更多的科技研究提供支持,是学校的基础教学条件,好的实验室对学生的学习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起到关键作用,实验室注重实践操作能力,能弥补理论学习的不足。因此,在教学实践环节必须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合理优化的配置实验资源,不仅能够积极的发挥实验室的作用还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事业。电子电工技术是目前应用领域较广,并且发展前景最好最有潜力的产业,而这类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性特别强,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应该尽力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对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有全面的提升。因此必须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意识到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1 电子电工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在进行教育培养的时候,要求必须满足以下几条标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用生产、建设、生活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要求不仅学习要好,动手能力得强,并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必须的基础性知识,并对专业知识有清楚的认识,掌握在该领域的实际操作技能,而这种技能的获得大部分是靠教学实践来完成的,要进行教学实践就必须要依靠实验室。所以实验室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另外,在进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时,实验室的建设应该考虑在内,现相关院校的电子电工实验室的设备值要达到一定的数额,并且要具有相应的实验设备。
2 实验室建设的原则
2.1 设计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特别是电子电工专业,要求实验室应该逐步放弃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在进行实践操作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技能,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因此在进行实验室建设的时候,应该尽量的减少传统实验项目的分配额度,增加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如增加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万用电表电路的设计、交通灯控制电路的设计、数字电子钟电路的设计等等。还应该增加实验项目的直观性,如在进行实验时,应该尽量保证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实验过程,对实验的元件及操作步骤能够一目了然,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学到的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不应该简单的追求实验的好看,要鼓励学生和老师制作一些经济适用的实验设备。
2.2 兼顾性
在进行电子电工实验室建设的时候要兼顾到全校的师生,因为实验室不仅是为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服务的,还要顾及到非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的学习与教学。
2.3 安全性
在进行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实验室的安全性不仅包括人身安全还要包括实验设备的安全。电子电工专业与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更需要注重实验室的安全性。在进行实验室建设的时候要求实验室必须要有内外电压漏电保护、电流型漏电保护、隔离变压器浮地等措施,以保证实践操作过程中师生的安全。为了保证实验设备在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能够非故障的运行,要求实验设备必须要有更好的质量并有相应的保护功能。如必须要有短路保护、漏电等措施。必要时要在地板上铺上绝缘材料。
2.4 人文性
实验室的操作主体是人,因此必须要做到实验操作的人性化。如实验台的高低,要尽量做到满足人类的操作习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实验台的选取应该保证大多数人操作的舒服性,高度应尽量控制在1.10-1.40 米左右。若实验台过高不仅不利于教学,教学的时候教师的操作会被实验台阻挡,另外也会间接的拉开师生间的距离,不利于教学。另外实验台应该做的简单大方,并且台面光滑平整,不会由于毛刺等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
2.5 开放性
实验室建设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学生不仅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去实验室学习,还要保证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并且在进行开放实验操作的时候要保证学生的人生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2.6 网络性
网络化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实验室装置的管理,网络化能够体现实验室建设的先进性,还能够为实验室的开放提供更多的空间,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控制学生的错误操作次数,更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实验数据,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全面的监控;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老师可以运用更多的更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实验教学,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网络教学与指导。
2.7 产学研性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发展成长。
3 实验室改革创新初探
3.1 在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中,将应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实验教学的手段
在传统的电工电子实验室中,在进行不同实验操作的时候,老师都会根据不同内容的实验在黑板上书写相关的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重复劳动‘工作量大,并且效率低下。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迅速进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始更多的服务于教学实验。老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将不同的实验储存在电脑中,并且可以下载相关的实验图片和视频,这样能更清楚更直接的介绍实验,并且学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实验过程的步骤细化,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成效。同时,快速高效的实验教学能够大大降低老师的工作强度。在进行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步加大实验指导过程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技能和信息,是学生对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实验教学有更深刻的印象。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信息化技术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如采用单元焊分散型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回放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开放式的WEB 体系来组织相应的实验指导知识系统、数据库方式组织实验,甚至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实验教学。
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普及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但是多媒体操作手段要和老师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2 进行“开放性电工电子实验室实验指导教材体系”的建设
面对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在进行实验室建设的时候,电工电子实验室实验指导教材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发开放的实验室指导教材可以从实验内容上支持相关的实验教学,并且能够提升做这些实验的实效性,能够大幅度的降低老师的工作量,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并且能够使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关的实验,学生在淡忘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查看实验室指导教材。“开放性实验室实验指导教材体系”有这样的功能:整合理论课教师、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室设备等人力物力资源,建立由理论教师、实验指导老师共同使用的指导教材和学生能够使用的实验教材,这样的教材不仅能为师生服务,并且实验内容要涵盖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所有实验内容。实验教材要保证有着详细的操作说明,使师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快速的进行实验操作,并且老师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选择更加实用的实验进行教学。
3.3 加强“人”与“物”的跟进、加强建设。
人的管理、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实验教师队伍,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保证教师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让实验室的教师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角,因此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对于实验室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求实验室教师应该懂理论、懂教学、对仪器操作及保养有相应的认识,并且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及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老师责任心强,有耐心,有奉献精神。实验室要建立相应的人事档案,对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奖惩。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使教师能够及时的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加强教师在实验操作领域的交流。
物的管理,即实验室财产的管理,财产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在重要一环,好的实验室管理能够促进实验室教学,并且能够减少浪费,节约实验成本。因此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实验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实验室要有统一的要求,并且应该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要有明确的实验员职责、实验仪器的使用守则、实验仪器赔偿细则等。
4 结语
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多方面考虑,必须要搞清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及相关的建设原则,根据现阶段的特点,提出几点创新改革意见。提高实验室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效率,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实验室的建设要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积极的探索新的科学的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办法。
[1]何雪梅,李书营.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8).
[2]高明松.研究型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7)
[3]习乔威.深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3)
[4]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