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旅游发展现状简要分析
2013-03-25王素珍
王素珍
(渤海大学旅游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0 引言
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国民社会文化生活稳步提高,突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的功效已经突破了应用于生产力发展的单一性,逐步趋于多元化方向,科学技术与人们休闲生活的结合,在丰富人们休闲方式的同时也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
旅游出行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生活方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旅游业在GDP 中贡献比例的不断增加,而旅游景点在开放过程中受到的破坏程度亦比较严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在科学技术发达的新世纪,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旅游资源合理开发、高科技包装和可持续保护的过程中,成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科技旅游是新世纪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更是由国家科技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推动进而得到发展的高科技休闲结合体。科技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它具有独特性的特点,在满足人们个性化休闲生活需求的同时,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推动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步伐的推进。
1 科技旅游概述
1.1 科学技术的概念
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由科学和技术相互支撑、相互依托融合而来的。从宏观的层面来讲,科学内容丰富,横跨多个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从微观的层面来讲,科技仅指自然科学,它强调人们飞自然的探究与认识,及其相关的知识体系。技术即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而采用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法的结合体。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懒以生存的重要手段,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科学和技术彼此独立的状态已经不复存在,它们逐步发展成为辩证统一的结合体。当代科技的进步,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其也是提高国民整体生活素质的关键要素。
1.2 科技旅游的基本内涵
科技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它以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自然环境及高科技含量的科技产业为依托,通过科研活动和宣传教育的方式展开。科技旅游活动,在满足人们基本娱乐需求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体会科技趣味的平台。科技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地满足游客旅客的出行需求,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开发了新型的旅游资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科技旅游将娱乐性、保健性、探险性、文化性等融为一体,并通过游客熟知的手段和方式将科学知识寓于游览的全过程。科技旅游更加注重科技文化教育与宣传的旅游理念,它通过科技的手段提高旅游活动的品质,从科技的层面开阔游客的眼界,培养起科技意识,使其在满足心理需求的同时,体验高品位的旅游产品。
2 我国科技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技旅游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旅游产品的数量和结构。科学技术的繁荣,不断推动旅游业由传统的发展模式向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为科技旅游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旅游资源。
2.2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经济繁荣的同时,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在高品质的生活体验中,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也使得他们在选择休闲方式的时候更加注重其休闲层次的提高。科技旅游应人们的需求而生,它可以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科技知识,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水平。
3 我科技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繁荣之势,科学技术作为新型的旅游经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但是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1 我国科技旅游产业发展结构不平衡,影响了了其发展规模的扩大。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可供科技旅游使用的博物馆数量可达2000 座左右,但是其中属于自然科技类的展馆仅仅占不到10%,与国外科技展馆所占比例相差甚远。受传统旅游观念和经济发展观念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比较重视传统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此同时对科技旅游产业的关注较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众多企业性质的科技展馆,分布不均,管理散乱的局面的出现。另外,我国科技旅游的发展还存在项目产品单一化的现象,造成了其旅游活动的 模式化和程序化发展。
3.2 我国课技旅游资源丰富(古文化建筑、历史遗迹、自然景观等)的状况与其资源开发较少或资源低能应用的现状相矛盾。例如,我国多数已建成的科技旅游资源被荒废、闲置,有些甚至被用来从事其他招待性质的商业性活动,归结其原因大概为以下几点:建设资金不足、展品较为陈旧、展品缺乏文化价值等。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阻碍了我国科技旅游产业规模化的形成,更是加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3 我国科技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它目前的发展仅仅以丰富旅游产品的形式存在,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我国多数科技旅游项目的开展存在重复建设、旅游产品规模较小、分布不均等现象的存在,造成了国家投资资金的浪费和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我国科技旅游的盲目发展和落后的管理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效益的提高。
3.4 我国科技旅游的理论与其宣传的发展与科技旅游实际活动的发展相脱离,造成了科技旅游发展落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科技旅游市场的扩大。在管理理论方面,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很多企业认为科技旅游的开展会影响科技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不愿开放其科技产品及其场馆;在硬件设施方面,科技旅游项目中设备的陈旧及其交通的条件的不便,造成了其旅游地接待能力低,保护措施较差;在导游自身素质方面,很多科技旅游导游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较低,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其服务要求相差甚远,影响力其科技旅游真正意义的实现。
4 促进我国科技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
4.1 加快我国科技旅游与传统旅游项目的结合,走现代化科技旅游之路。我国传统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包括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游览为主的游览项目,加速科技旅游与传统旅游项目的结合,有利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自然景观方面,要努力地开发其科学价值,使游客在观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自然科技的奥秘(如,通过对地球的变迁、生命进化、地质构造、珍稀动植物、火山地震、冰川海洋、沙漠林海等各种自然现象的研究和展示,让游客了解其奥秘,体验科技的力量);在人文景观方面,要培训专业的科技人才,对国家历史遗迹、生活科技、房屋艺术等进行现代化的科技再现与包装,为我国人文景观科技旅游项目的发展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
4.2 我国科技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布局过于分散等现状,因此,要突破我国科技旅游发展管理模式,解决其瓶颈性问题,必须加强对其科学管理和全面规划。在管理理念方面,要克服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学习国外科技旅游现代化管理知识,为其科技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奠定较强的理论基础;在开发建设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全国范围内对科技旅游资源进行集中式开发和管理,促进其科学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在辅助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以满足广大游客的物质及精神需求为首要前提,在对其基础性建设的开展实施科学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实现科技旅游的科技化发展。
4.3 针对我国科技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旅游产品结构严重失衡、产品较为单一的现象,相关国家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大力度开展特色旅游资源,提高我国科技旅游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组织现代化科技水平较高的旅游科研人员,在对我国的科技旅游资源进行宏观性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其次,加强对全新的科技旅游产品的知识性宣传,对科技旅游市场的开发至关重要(如以书籍、图片等形式对其进行广泛宣传);再次,要组织和监督相关科技旅游服务人员提高自身的科技化专业综合素质,在其服务质量提高的同时,实现对游客的科技化知识的宣传工作。
4.4 实现科技园区和科技场馆科技旅游项目的开发,就要不断地改进其经营方式,完善其环境设施。场馆管理人员要注重场馆科技旅游项目的宣传设计工作(利用新闻媒体等既可以推出自己的旅游品牌,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运用促销等宣传手段提高科技园的知名度),在保证其现有游客的同时,建立其较为完善的营销系统。相关管理部门还要努力实现由传统的科技园区的接待活动到科技旅游活动转变,建立完善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为其科技旅游的开展营造较好的氛围基础。
[1]昊昌南.科技旅游浅探[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4):104-107
[2]郭琳,李翠军.浅谈科技和旅游[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增刊):149-150
[3]金颖若.科技旅游论[J].江汉论坛.2003.10:35-37
[4]庄少庞.科技与休闲的交融—浅析现代科技馆外环境设计[J].新建筑,2002.5:70-72
[5]钟海生.旅游科技创新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1.3:79-90
[6]朱燕.科技与旅游结合模式探析[J].广东科技,2004.5:108-109
[7]史敏.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企业,2003(2):95-96
[8]孙艳红.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当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156-157
[9]曹晨.略论发展农业科技生态观光旅游业[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02-203
[10]王湘.旅游科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质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7,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