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灵活多变方法在矿区工作中的应用
2013-03-24张维宽
张维宽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 8100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实用性强的先进勘探工具应运而生,并在短期内一跃成为卓有成效的矿产勘探工作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其中全站仪就是典型代表。“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的简称。从功能上来看,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将机、电、光三者有机结合的测量设备,并且具有科技含量高、作用齐全等特点。本文将发挥针对性和侧重性,将全站仪在矿区工作中的应用作为侧重点和切入点。在阐述方法上,主要运用较为细化的小标题形式。
1 全站仪具有多种测量功能
1.1 普通测量
一般测量指的难度系数较低,对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也不做过高要求的测量,体现了全站仪最常见的运用方式。当将全站仪投入到普通测量的工作中时,若想要提升测量效率,避免时间上的浪费和工期的延后,应该首先对测站坐标、后视方位以及高度这三者进行恰当设置。在上述基础和前提下,还应将镜站高以及设备自身的高度调整到恰当的数值范围,从而便于较为直观便捷地对正在勘测矿点的高程和坐标进行详细记录。只有这样,工作人员才能将自身经验和技术水平与仪器紧密结合起来,并对矿产的挖掘进度有一个切实清晰的了解,从而对井下工程起到导向作用,不仅确保了施工安全,还增加了施工的目标感,减少盲目感,从而让整个矿区工作易于操作,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然而由于全站仪本身的“全站性”和“智能性”——即全站仪可直接通过调试而精准地确定方位,并可直接读出距离。这样便减少工作流程;避免了传统人工矿点数据勘测中精确率低的弊端,从根本上减轻劳动强度,准确地标定现场的中线和腰线。
1.2 角度测量
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角度测量隶属井下测量的范畴。井下测量与地面测量相比,在各方面的难度系数都要高得多。即——劳动强度更大、危险性更高。并且由于井下不仅采光条件差,还与地面有着或大或小不可避免的温差。除此之外,由于井下阴暗潮湿,测量环境无疑更加恶劣。因此,全站仪的优势和重要性在井下测量工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井下测量的范畴中,角度测量无疑是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因为角度是否精准为对方位角的大小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换而言之,倘若角度测量缺乏精准性和确切性,就会“连坐”式加大最弱边和最弱点误差的发生率,进而影响整个大局工程的质量,故而工作者必须谨小慎微,竭尽全力确保角度测量的精准性,杜绝后患。而全站仪就是精准角度的保障设备。倘若将全站仪投入到角度测量的工作中,不但可以取缔正倒镜的2 C差,还能实现对测量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的及时反映,这样便可删繁就简地避免正倒镜的来回换转。以井下为工作环境的角度测量在照准方向方面也比较考究,需要注重细节,遵循一定规律。即以垂球线为最佳。若想要保障背景效果的优越性,不妨在垂球线后面利用相关工具(例如照明灯,电筒等)进行照明。
1.3 边长测量
在全站仪还没有被研发出来或全站仪还没有作为举足轻重的辅助工具投入到测量工作中来之前,一般都以传统的、人力为主的方法来进行边长的测量工作。传统的测量方法以“导线边长测量法”为主,细化而言,就是两位测量工作者用15kg的力水平在同一时间拉钢尺,然后得出数字结论并读取出来。并且,由于这样的方法是纯人力,则会不可避免甚至经常造成听错、读错、算错等情况,这就导致若想得到较为精准的数据,就必须对测量过程进行多次重复,其繁杂和劳累程度不言而喻。
然而全站仪具有电子测距功能,这样便一扫传统测量方法的诸多弊端。在如今这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高科技必然不会受到导线边长的限制,即使导线边长远远超过五十米,也能轻松完成工作。并且,不需要不停重复。换而言之,全站仪在确保所得数值的百分百准确之外,还能减少劳动强度,一举两得。然而,获得这种事半功倍效果的前提是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技巧,不然也是徒劳。故而,从业人员不能对仪器存在过大依赖心理,无论科技多么发达,都需要不断自我充电,提升自我专业技能。
1.4 坐标测量
坐标测量是只要将矿点对准棱镜,全站仪就能自动计算出此点坐标,只要将测站点的坐标和后视方位设置好,便可开始开展测量工作。完成一个测量后,只要重启全站仪,仪器便会自动跳转至开端模式,而无需手动调试,省时省力,大大缩减劳动强度。在进行测量的放样工作时,只要测量出坐标的位置便可对放样点进行检查,便于查缺补漏,可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5 定向测量
当在井下进行矿产掘进的指导工作时,特别是在巷道进行相贯通的过程中,定向测量的重要性便可得到显而易见的体现。能否精准地标注巷道的中线和腰线是十分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整个贯通工作的质量。全站仪可将角度数据直接显示在屏幕上,在最大限度上突破了传统人工测量的局限性,可见,科技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2 结论
矿产资源虽是一种储量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然而在如今的科技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实现其他能源对矿产资源完全替换的情况下,合理开采矿产资源仍然很有必要。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减轻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的最直接途径。读者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全站仪作为一种高科技全能设备,在矿区工作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是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相信在将来,研究专家和学者们会充分发挥智慧,不断对全站仪进行精益求精的改良,使其更加如虎添翼。
[1] 潘庆林.基于无定向导线实施地下过江顶管工程定位及其精度的研究[J].测绘工程.2010(02):89-90
[2] 潘庆林,高俊强,吉文来.南京地铁1号线定向测量方法及其精度的研究[J].测绘工程.2010(03):54-56
[3] 王长析,吕忠刚.建筑物沉降变形测量的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88-92
[4] 郑德华,岳建平.润扬大桥北汊桥施工控制网测量及分析[J].测绘工程.2013(0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