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度子痫并发DIC及MODS抢救分析

2013-03-24叶光福杨博吴志雄

当代医学 2013年19期
关键词:抗纤子痫肝素

叶光福 杨博 吴志雄

重度子痫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多种致病因素所导致,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1],做到早期诊断并及时正确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2]。笔者回顾性分析了6 例重度子痫并发DIC及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有效抢救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并发DIC及MODS患者6 例,年龄23~32 岁,平均26 岁。其中初产妇4 例,经产妇2 例;孕周31~37 周者3 例,>37 周者3 例;剖宫产3 例,阴道分娩3 例;6例孕妇均为单胎妊娠。

1.2 临床表现 6 例患者均表现为产后大量出血及阴道内不凝血,出血量为1400~6000 mL,平均2700 mL,4 例患者伴有肉眼血尿,合并有消化道出血者1 例,皮下出血者1 例,手术切口渗血2 例,腹腔内出血1 例,所有病例均伴有多个脏器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

1.3.1 控制病因 对于重度子痫并发DIC及MODS患者控制病因应立刻终止妊娠,不可采用期待治疗;终止妊娠时解除子痫的惟一有效方法,可彻底去除母体内炎性反应,减少炎症介质形成。

1.3.2 纠正DIC (1)抗凝及改善微循环治疗:凝血功能亢进是DIC的基本病机,而且凝血及抗凝血、纤溶及抗纤溶混合存在于DIC过程中,因此采用肝素及ATⅢ等抗凝剂以阻断凝血反应的恶性反复过程是纠正DIC的重要方法,重度子痫合并DIC应给予小剂量肝素;(2)合理使用抗纤溶剂:对于晚期DIC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为继发性纤溶亢进,故可在肝素等抗凝治疗基础上另外使用止血环酸等抗纤溶药物以止血。

1.3.3 器官支持 6 例患者均伴有MODS,故需对容易受损的心、脑、肾等器官实施适当保护措施及危重症器官支持疗法。(1)循环支持:主要包括合理降压及液体平衡管理,对应用硫酸镁解痉后收缩压依然≥16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者进行降压,降压阈值要<140/90 mmHg,首选乌拉地尔静脉推注,起始剂量为20 mg,每间隔10~15 min增加20~40 mg,最大剂量为220 mg,另外也可选用硝苯地平、酚妥拉明及硝酸甘油等;加强液体平衡管理,积极防治产后出血,对孕妇中心静脉压进行检测并调整输液,以避免输血过量、输液过量及扩容过度。(2)呼吸功能支持:女性在妊娠期呼吸代偿功能降低,耗氧量加大,对于具有插管指征者当尽早予以插管,呼吸功能支持的目标为保持PaO2≥70 mmHg、SaO2>0.92~0.95。(3)脑及神经系统支持:重度子痫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发生障碍的主要因素为抽搐,故合理使用硫酸镁(一般使用4~6 g硫酸镁静推后持续静滴)以进行神经系统支持治疗;同时可适宜应用苯巴比妥等镇静药物,镇静是神经系统支持的另一重要方法;另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要进行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等对症支持疗法。(4)肾脏支持:上述控制血压及加强液体平衡管理等疗法本身即为肾脏支持治疗的重要方面;另外,可应用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以有效清除患者血液内的毒素及炎症介质,从而维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5)胎盘功能支持:重度子痫孕妇的胎盘血液供应处于低灌注状态,胎盘功能下降,给予孕妇左侧卧位可消除下腔静脉受子宫压迫;降压治疗时需进行控制,避免快速降压,以利于维持子宫胎盘的正常循环;同时合理药物低分子肝素及阿司匹林等药物,也可有效改善子宫胎盘血流,利于胎儿血氧的供应。

2 结果

6 例重度子痫并发DIC及MODS孕妇中,治愈4 例,死亡2例,治愈率66.67%,病死率33.33%;新生儿死亡2 例,病死率33.33%。

3 讨论

加强围产期孕妇保健并及时治疗子痫患者是预防DIC及MODS的关键[3]。本次研究的6 例患者均为重度子痫所致,其中有2 例孕妇未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当病情严重后在基层医院救治,由于医疗条件所限无法得到有效抢救及治疗,结果当此两位患者转入本院后由于病情延误而丧失了最佳抢救时机,最终死亡。

治疗重度子痫并发DIC及MODS的最根本方法为控制或去除病因、及时正确治疗子痫以防止内外源性物质进入血液[4]。同时积极、合理的器官支持疗法是防治MODS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和提高孕妇的临床预后。目前,对子痫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彻底明确,而重度子痫并发DIC及MODS已经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病变的危重时期,终止妊娠是抢救成功的最有效手段[5];DIC发生于产前时,一定要结合产妇孕周等情况解决好分娩问题,对于未出现宫缩或不能经阴道分娩者需及时选择剖宫产以终止妊娠,通过各种保守疗法均无效者,则需迅速切除子宫,即便孕妇处于休克情况,也需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实施子宫切除手术。

综上所述,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重度子痫并发DIC及MODS抢救成功的关键。治疗是否及时、正确直接决定着抢救成功率,医务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检查时需同步进行各项急救措施,尽量争取时间以避免由于延误而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1]樊小琴.31 例产科DIC的临床探讨[J].现代医院,2010,10(10):58-59.

[2]龚波,杜景云,俞菁,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浆凝血酶生成活性检测的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1):60-62.

[3]赵丽芝,张鸿伟,任宝军,等.重度子痫患者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3):87-88.

[4]宋玉娟,宋玉民.重度妊高征并发MODS 33 例临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28(11):904-905.

[5]陈敦金,王晓怡.妊娠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原发病因及其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0):655-657.

猜你喜欢

抗纤子痫肝素
抗纤丸激活Nrf2信号通路抗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如何防范子痫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抗纤软肝颗粒调控Hedgehog通路核转录因子Gli1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研究*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化浊抗纤保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