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60周年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述评

2013-03-24吴敏先张学凤

关键词:学者研究发展

吴敏先,张学凤

(1.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2.长春大学 马列教研部,吉林 长春130022)

建国60年前后是全国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重要时期。学者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原有国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出研究新观点、转换研究新视角、细化研究新课题、拓展研究新领域,推动共和国史研究取得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

一、国史研究新观点

国史工作者运用新的史料,对重大历史事件和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推动了国史研究的发展。

(一)关于抗美援朝几个史实的辨析

学者们深入挖掘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史料,对关于抗美援朝的几个模糊认识提出了新的观点。(1)关于“志愿军”名义的由来,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不是经黄炎培的建议才使用“志愿军”名义的,早在1950年7月周恩来主持整理的一个文件当中就已经出现了“决定参战部队均改穿志愿军服装,使用志愿军旗帜,式样待取到后,由总后勤部布置”的说法,而毛泽东会见黄炎培是在这个时间之后。(2)最早判断出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是根据毛泽东起草给斯大林的电报(未发出)得出的结论,电报中谈到1950年7月下旬和9月上旬中方三次电告朝鲜,注意敌人从海上向仁川、汉城前进切断人民军后路的危险;而原有研究观点认为是原军委总参作战室主任雷英夫在1950年8月最早作出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判断。(3)关于林彪不出任志愿军司令员是因为害怕与美国军队作战的说法,研究者认为1950年9月3日毛泽东在复高岗的信中指出:“林、粟均病,两萧此间有工作,暂时均不能来”。林彪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增补为中央军委副主席。(4)关于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研究者针对某些模糊认识,说明是中国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和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对中国大陆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必要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一个整体,是救邻也是为己;抗美援朝切实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应予肯定[1]。

(二)关于镇压反革命运动历时“一年说”研究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起止时间在某些权威著作中多认为历时一年。有学者通过对历史材料的考察及研究对“一年说”提出了质疑,认为毛泽东1951年9月对《第四次全国公安会议决议草案》的批语中,提出结束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范围,不包括所有地区而单指“确实已经达到了彻底程度的县、区、乡及某些市区”。另外从1952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及同年10月中央批准第五次全国公安会议的决议中,关于要求继续推进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阐述等方面也说明不是历时一年完成。从历史文献看毛泽东发动和领导镇反运动并未规定期限,而1954年7月,公安部长罗瑞卿在第六次全国公安会议的报告中总结镇压反革命运动时明确指出历时三年。公安部主持编撰的《当代中国的公安工作》称镇压反革命运动“历时三年,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斗争”,这一说法应是比较权威的[2]。

(三)关于制度创新与城乡关系研究

有的学者在新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从制度创新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城乡关系问题。认为无论建国初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还是新世纪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制度因素在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中始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世纪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构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新探索中,城乡关系构建全面转向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只有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制度的创新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才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正确路径选择[3]。

(四)关于“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关系研究

有学者对“文革”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提出了新观点。(1)认为“文革”把群众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发展到了顶峰,促进了群众心理的觉醒,实事求是地认识毛泽东的晚年错误,逐渐开启了思想解放运动。(2)“文革”使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了极大伤害,从而认识到民主法制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这种诉求成为结束“文革”,走向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3)“文革”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党内健康力量逐渐聚集,并发展成结束“文革”的中坚力量。(4)“文革”造成社会长期动乱、人民普遍贫穷,人民逐渐从空洞的理论中觉醒,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求发展国民经济,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5)“文革”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外交格局的突破既动摇了“文革”发生的内外条件,又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总之,“文革”以“左”的极端形式,全面暴露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党和人民猛醒深思,为中国走向改革开放提供了历史机缘[4]。

(五)关于台港澳侨工作理论政策和宗教和谐思想研究

有学者深入研究了胡锦涛对台港澳侨工作理论政策的新贡献:高度重视台港澳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工作思路,如首次把“海内外同胞关系”列为我国社会与政治领域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五大关系之一;第一次提出台湾问题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决不”的对台工作原则;第一次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的新思路等,既体现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有许多独特的建树和创新[5]。还有学者研究了胡锦涛的宗教和谐思想:一是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二是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坚决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政治渗透。胡锦涛的宗教和谐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的方向,为充分发挥宗教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作用指明了方向[6]。

二、国史研究新视角

国史研究的对象有多个侧面,每个侧面都有其发展趋势。学者们从多个视角出发,观察国史问题的不同侧面,从而得出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关于农村人民公社解体深层原因研究

有学者认为人民公社制度主要依靠国家力量来解决集体行动,成本高而效率低,最终导致其解体[7]。有学者从农民主体地位和基层实践逻辑的视角进行了更加系统的考察,认为人民公社中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差距,使农民最终失去对人民公社的信心;人民公社体制的先天性缺陷,使农民常常对抗和瓦解公社制度;“三农”政策欠缺可操作性以及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达不到公社制度要求的行政能力等最终导致人民公社制度解体[8]。还有学者从公社制度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绩效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公社能够长期存在并最后解体的原因。认为该制度在保持农村稳定、优先保证重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进步、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是其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但是其消极绩效,如经济效益差并助长了工业部门的依赖心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受到限制;人民公社制度下农村采用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大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人民公社的解体[9]。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

党的十七大首次概括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以后,该问题成为国史研究的新视角。学者们集中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等问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学者指出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开辟出来的道路,而不是移植或别人强加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充分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是引领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道路;它既遵循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又以其独创性和科学性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代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10]。有学者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等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想是其思想先导,而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的指导思想[11]。有学者阐述了新中国两个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关系,认为两个30年共同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12]。

(三)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国政党关系和谐研究

有学者梳理了和谐社会理论的演变历程,指出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经历了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再到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从而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整个探索过程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连续性的特点[13]。有的学者具体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支撑,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可以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培育物质基础、提供新的价值理念及开辟广阔发展空间[14]。有的学者集中论述了以党内和谐来带动社会和谐[15]。

胡锦涛在十七大提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术界对政党关系和谐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政党关系和谐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面临问题、发展路径及其与多党合作、和谐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呈现出中国政党关系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有学者认为中国政党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促进和保持政党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16]。

(四)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与创新研究

有学者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系统考察了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认为该时期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确立了新的文化战略指导思想;明确了文化发展的战略途径、战略保障和战略重点;确定了新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17]。有的学者从文化领域关键词的变化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变迁,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的关键词从思想阵地、文化战线、意识形态最终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创新、文化软实力。文化领域关键词的变化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反映,既体现了中国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方针调整完善、文化体制创新及文化产业事业发展的动力[18]。有的学者梳理了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演进和创新。党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对文化建设指导方针的阐释以及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民族文化的认知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和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而不断调整和丰富[19]。

(五)关于中国外交战略发展研究

有学者以“三大政策”作为切入点,研究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认为“三大政策”是新中国外交战略的统一的完整构架,三者互为表里,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三大政策”的交互作用共同支撑起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保证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迅速崛起[20]。有学者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具体梳理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历程,进而阐述了新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定位问题。中国的外交战略不断地根据国家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积淀和蓬勃生机的战略。在新时期,中国要根据国家实力的变化积极调整外交战略,履行大国的国际责任。但是,切忌不顾国内转型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际形势存在的不利因素,承担过多的责任[21]。有学者以改革开放后党的六次代表大会为视角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变化做了梳理。指出党的六次代表大会对时代主题和国际格局的判断、中国外交目标认识逐步深化、不断调整中国的外交政策。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具有连贯性、连续性特征;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不断加入时代因子,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淡化意识形态上的争论;不断融入外部世界,得到了持续发展的动力[22]。

三、国史研究新选题

学者们围绕国史的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将选题精细化,既丰富了国史研究的内容,又有助于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指导社会实践。

(一)关于“白银经验”研究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设的大型铜硫联合企业,地处甘肃省白银市。“白银经验”是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夺权样板之一,对当时城市社教运动急速向“左”的方向发展影响很大。有学者通过查阅相关档案并走访部分亲历者尽量还原了这段历史。“白银经验”主要突出阶级斗争同生产斗争的紧密结合。白银公司的“四清”运动自始至终得到中央关注,曾连续转发4个文件加以宣传。学者认为将“白银经验”推向全国是生产发展的需要,更是出于“阶级斗争”的考虑,是全党上下对所谓“阶级斗争”形势错误判断的结果。用“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生产问题,是那个年代的一大特色[23]。

(二)关于三年困难时期城乡饥荒研究

三年困难时期城市和乡村的饥荒与人口死亡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学者从粮食政策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学者认为造成城乡饥荒严重程度不同的重要因素是国家推行的城乡不同的粮食政策,即在中国农村强制统购农民粮食,对城市居民有保障地低价供应粮食。这种粮食体制使农民缺少必要的粮食保障而出现了严重的饥荒;而城镇却基本未出现大饥荒。由于国家对农村的灾情认识不同,在救助城乡饥荒时国家采取不同的政策以及当时农村干部考核任用方面存在的缺陷等其他因素,加重了农村饥荒。因此,三年困难时期的饥荒,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制度性饥荒[24]。

(三)关于“文革”时期群众组织研究

有学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揭示了“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的社会心态基础,认为特殊时代的特定群体,其心理和行为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特征,其共同心态特征是领袖个人权威崇拜的社会心态;巨大的社会遵从和行为依附心态;政治倾向相同或相近的人形成团体归属心态;满足潜于内心的某种个人需求的心理驱动。这些社会心理的形成受特定环境的制约,但同时又对社会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文革”时期群众组织的产生、发展以至膨胀与当时群众的心理是密切相关的[25]。

(四)关于子女顶替就业制度研究

有学者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位招工的一种重要方式——接班顶替制度的来龙去脉做了历史考察。子女顶替就业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劳动制度的重要内容,其形成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子女顶替就业政策的实行,只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工人退休、退职,其实施规模有限。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解决大批返城知识青年就业问题,缓解城镇就业的严峻形势,子女顶替就业制度得以大规模实施,由于该制度确实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20世纪80年代初,各地在执行子女顶替就业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如自行扩大顶替范围、弄虚作假等许多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问题。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子女顶替就业制度的深层次弊端逐渐暴露。80年代末期,随着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就业观念的深入人心,子女顶替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研究认为子女顶替就业制度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解决就业问题是这一制度的根本出发点,但其消极作用明显,它以损失生产率作为代价,是一种低水平的就业,造成了消极甚至是恶劣的社会影响[26]。

(五)关于对台湾贸易政策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海峡两岸关系日益密切,经贸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活跃、最前沿的部分。中共30年来对台湾贸易政策成为新的选题。学者将30年来中共对台贸易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首次提出两岸经贸交流的思想并逐渐将对台经贸方针政策具体化阶段;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条例,对台经贸政策逐渐走向法制化阶段;开创党际交流的平台,深化互利双赢阶段。总体上看,30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导下,大陆对台湾的经贸政策经历了从思想主张到制定政策措施,再到纳入法制轨道,并逐渐开创两岸新的交流平台的过程,促进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和新的经贸模式的建立。可以预见,经济上互利发展的新局面,必将最终迈向政治上的和平统一[27]。

四、国史研究新领域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有新的问题被提出来,需要国史工作者予以理论回答;随着党的理论创新,新的理念和思路极大地开阔了国史研究领域。

(一)关于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民生”概念,国史学界对民生问题进行了比较集中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改善民生的理论基础,改善民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生问题提出的历史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是民生建设的现实条件[28]。有学者系统概括了建国以来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正确处理好党与群众的关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把民生和民主、物质和精神等问题联系起来解决;采用不同的对策解决不同时期的民生问题,分阶段稳步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29]。有学者指出改善民生进程中要深切关注文化民生问题,它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前提[30]。

(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党相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第四种文明,生态文明地提出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有学者概括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理论依据,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观在当代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文明提出的哲学依据[31]。有学者全面阐述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萌芽认识到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历史过程,将其发展历程分为起步、全面展开和质的飞跃三个阶段:1978年以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从总体看存在局部性环境问题,但其与生态经济发展的矛盾还不突出;1978—2003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随着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矛盾日渐突出,国家开始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并取得了关键性成就;2003年后倡导科学发展观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很突出。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32]。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有创建性的办法,如采用低碳发展方式,即树立低碳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参与国际上关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发挥碳汇潜力[33]。有学者提出除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外,还必须全民动员,共同行动、建立法律和伦理保障以及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34]。

(三)关于新“三农”问题研究

近年来,学者提出新“三农”概念,即“农民工问题”、“农村土地问题”和“农村组织问题”[35],这是在传统“三农”研究基础上拓展的新的研究领域。

关于“农民工问题”,有的学者梳理了新时期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演化,认为该政策演变大致经历了从堵到疏、由限制、管理到规范、服务的过程[36]。学者们集中研究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认为只有让农民工转化为真正意义的市民,才能实现城乡共赢,关键在于建立城乡对接的身份转化制度[37]。有的学者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认为破解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难题需要政府尽到国家义务[38]。有的学者从政策的视角探讨了农民市民化问题,认为农民市民化政策是一个公共产品,农民市民化转型的所有风险应该由政府承担,新的公共政策的调整应转向以强调个人能力发展为核心[39]。

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研究。有学者解读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要求,即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制度保障[40]。有学者指出要警惕当前农村土地认识和实践上的三个误区,即片面强调土地的规模经营,片面强调流转土地;片面强调农民当市民,拿土地换保障;一谈城乡统筹,就强调城市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土地制度事关农村稳定大局,是农民关心的真问题[41]。

关于农村(农民)组织问题,有学者阐述了农民组织化的初级形式——集体劳动的缘由、规范及实施,认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在中国农村出现了“集体劳动”和“集体”的构造,这和国家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国家授权集体组织农民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生产劳动的管理规范。农民在“集体劳动”中虽有许多消极表现,但也有值得肯定的历史贡献[42]。有学者认为当前农民的低组织状态是乡村治理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有利于维护农民权益、维护乡村秩序、保持农村稳定。通过推行乡村自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掘组织化程度提高的内在动力等方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43]。

(四)关于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研究

有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括经济结构和质量的提高,还包括降低能源消耗、改善资源环境以及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和谐等方面[44]。有学者提出人的发展应该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导向[45]。有学者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必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胜利[46]。还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五五”期间经济的发展方式,认为该时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但实际上针对当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及改革相应的经济管理体制等思路,并在实际经济发展中采取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企业自主权、重视和发挥市场的作用等措施,在实践中已经开展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47]。

(五)关于新时期中国海洋观研究

学者对新时期中国的海洋观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观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成功转型。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海洋观主要包括近海防御战略思想即近海防御是长期防御、区域防御和积极防御;海军建设的战略目标是“精干”、“顶用”;用坚持主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法处理海洋争端。第三代领导集体从战略高度对中国的海洋安全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新的探索,在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海洋观:从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国家权益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海洋的重要性;形成了以海洋经济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提出了海洋安全的新模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维护海洋安全。总起来说,新时期的海洋观具有以下特点: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了从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转变、用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来维护国家海洋利益、以对话和谈判的方式解决海洋争端[48]。

[1]齐德学.关于抗美援朝几个史实的辨析[N].北京日报,2010-07-05(20).

[2]李格.镇压反革命运动历时一年说质疑[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5):112-114.

[3]高伯文.当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制度创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5):12-20.

[4]王海光.试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中国改革的缘起[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2):27-36.

[5]许立坤.胡锦涛对台港澳侨工作理论政策的新贡献——胡锦涛统一战线思想研究系列之五[J].学术论坛,2008(10):13-16.

[6]侯兰梅.论胡锦涛的宗教和谐思想[J].新疆社会科学,2010(5):67-69.

[7]苗月霞.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社会资本分析——人民公社与“乡政村制”体制的比较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198.

[8]张海荣.人民公社解体再探——基于农民主体地位与基层实践逻辑的 考察[J].中共 党史研究,2009(6):54-63.

[9]王玉贵.论农村人民公社的制度绩效——兼析农村人民公社制度长期存在并最终解体的原因[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2):69-76.

[10]辛向阳.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内涵解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37-41.

[11]柳国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7-11.

[12]朱佳木.新中国两个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5):6-14.

[13]曹冬梅,吴敏先.从社会和谐到和谐社会——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5):4-10.

[14]吴敏先,陈前.构建和谐社会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J].社会科学战线,2009(2):223-225.

[15]吴敏先,孙成军.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的探索及启示[J].理论前沿,2008(22):26-27.

[16] , .势[J].理论探讨,2010(4):110-114.

[17]邓显超.试析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J].党史文苑,2009(2):70-71.

[18]谢武军.从观念的更新看改革开放30年的文化变迁[J].党的文献,2009(5):79-85.

[19]杨凤城.改革开放以来六次党代会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演进与创新[J].中共党史研究,2008(5):9-16.

[20]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1):123.

[21]肖晞,刘笑阳.中国外交战略定位:历史进程、现实基础与原则策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8-83.

[22]陈少铭.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看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变化[J].中共党史研究,2008(5):17-24.

[23]刘彦文.“白银经验”探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5):51-60.

[24]辛逸,葛玲.三年困难时期城乡饥荒差异的粮食政策分析[J].中共党史研究,2008(3):83-89.

[25]叶青.“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与社会心理探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4):50-54.

[26]王爱云.试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子女顶替就业制度[J].中共党史研究,2009(6):44-53.

[27]张春英.中共对台经贸政策30年发展演变[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6):4-12.

[28]祝福恩.改善民生:改革开放30年的科学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5):18-21.

[29]孙艺兵,孙志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经验[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3.

[30]柳礼泉,肖冬梅.文化民生:改善民生进程中一个需要深切关注的领域[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8-112.

[31]陈彩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之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5.

[32]姚燕.新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4):48-54.

[33]蔡永海,张召.低碳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的探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09-111.

[34]孟福来.生态文明的提出、问题及对策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8-170.

[35]李培林.农村发展研究的新趋势、新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5-7.

[36]李占才,运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演化及其经验[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11):51-58.

[37]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与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管理研究所编.改革开放30年:从历史走向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86.

[38]刘志强.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外紧张关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0(4):41-46.

[39]任强,毛丹.构建从农民到市民的连续谱——关于农民市民化政策的观察与评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8(2):75-80.

[40]吴海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土地制度保障——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2):5-7.

[41]韩俊.警惕农村土地认识中的三个误区[J].农村经营管理,2010(4):32.

[42]刘金海.农民的“集体劳动”:缘由、规范及实施[J].中共党史研究,2010(2):27-35.

[43]高宝琴.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乡村治理的生长点[J].齐鲁学刊,2010(2):96-100.

[44]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J].前线,2008(1):17-19.

[45]常修泽.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17.

[46]李君如.最能触动经济发展方式深层次“神经”的是政治体制改革[N].学习时报,2010-04-05(1).

[47]沈传亮.“五五”期间中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初步探索[J].中共党史研究,2008(4):85-91.

[48]邓文金.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海洋观的演变[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1):71-79.

猜你喜欢

学者研究发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