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管理实践的思考第2讲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目标、途径、办法
2013-03-23蒋平锁
蒋平锁
(大唐河北发电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21)
1 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总结和论断。这句话在电力安全工作中同样适用。对企业、部门、班组、某项具体工作,确立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职责”,是落实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的首要工作。要做到安全责任明确、清晰、具体、准确,要明确没有达到该项工作目标的处罚标准,要符合各级第一责任人的实际工作要求,以防止责权利的不到位。
落实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的关键是,要做到有标准、有监督、有考核,做到一级对一级考核、一级为一级负责,最后直接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在具体工作中,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中所产生的任何一个小的偏差,都可能在落实结果上产生很大的误差,因此要特别强调 “第一责任人”责任的落实。同时,在具体的落实中要注意 “落实链”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杜绝中间环节出现“弱链”和“断链”。对于不能落实好安全责任的人员要及时指导、帮助,必要时要进行调整。只有落实好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职责,安全管理工作才有保证。
2 要坚定不移地确立安全工作在改革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确立安全工作在改革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是安全第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电力行业的发展改革过程中要把握2个问题。
一方面,改革的目标应体现:
(1) 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符合企业当前和今后安全管理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各级安全职责的到位、落实安全责任有力有效的原则;
(2) 安全监督体系健全,责任到位,运作顺畅,权、责、利明确;
(3) 企业的思想保障体系和民主监督体系健全,企业围绕安全、效益的各项保障工作制度完善,责任明确,分工具体,措施到位,中心突出;
(4) 各个体系之间责任明确、互相促进,减少矛盾和交叉。
另一方面,改革过程必须保证安全局面的稳定,只有保证了生产系统安全稳定的局面,才有可能顺利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改革的努力才是有效的、值得肯定的,否则改革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各项改革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无论在人事制度、激励机制、奖惩落实方面,还是分配机制方面等,都要有一个度的概念。只有把握好一个度,才能取得职工的认可和支持,才可以长期、有效地贯彻制度和落实措施。
3 要坚定不移地建立健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就是要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做到:
(1) 从党政一把手到每一位职工,实现各级岗位职责的明确、各级工作内容的明确、各级工作目标的明确、各级工作标准的明确;
(2) 在企业实现从业人员管理(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劳动保护)的过程中,加强党委、工会、青年团等组织系统的保证作用;
(3)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与使用制度,奖惩制度、激励(分配)机制,职工队伍的培训、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职工的管理制度,后勤服务系统的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的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的大小修、正常维护管理,定期工作管理、运行管理等)制度;
(4) 要在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后续管理,多经产业的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过程中体现计划、布置、落实、监督、考核5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从而体现全员的管理精神。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1) 凡事有人负责。任何工作,无论任务大小,都要落实责任人,明确任务内容、工作职责、质量安全目标、完成时间、工作标准等。不能出现有事没人做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发生一件事情多头负责的现象。
(2) 凡事有人监督。生产运行、检修工作,管理工作,考核工作,监督工作等,只要是工作,只要是有人员活动的事情,都不能失去监督。监督要有层次,要明确各个层次、不同内容的监督人和监督责任。对于重要的工作可以结合实际提高监督级别,对于正常的工作则按照需求由上一级的人员监督。要防止失去监督和一哄而上的现象。
(3) 凡事有据可依。任何工作都应当而且必须有标准,缺少标准的工作容易产生随意性。目前,在企业管理中要尽快完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有标准就有依据,有了依据就使得工作的布置和实施变得容易和有效,从而减少扯皮、争执、推诿现象以及可能在职工、干部、部门之间产生的矛盾。
(4) 凡事有据可查。要使工作有考核、这不仅对管理工作有帮助、对今后的分析和总结也有帮助。对设备和人员要做到充分管理,就要留下工作的痕迹——资料(档案)。检修管理、运行管理、人员管理、人与设备的协调管理等,都要留下依据。有些依据保留的时间较短,有些依据保留的时间则要很长,但如果没有依据可查,要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则很难。目前,班组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干完活不善于总结、不留下工作的痕迹,致使表彰时选人难、设备出现问题时查找原因难、年终写总结时没有资料,考核人员、总结经验时没有内容,因此想提高管理水平困难重重。特别是热工和电气二次系统,由于对现场的修改和完善缺乏完整的资料,造成图纸与现实不符,对今后的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给安全工作埋下了隐患。
(5) 凡事要查结果。无论过程完成与否都应查结果,工作布置了没有检查完成的结果,就很容易造成工作任务的遗漏,极有可能使工作负责人、监督人对职能部门安排的工作产生轻视的思想,对管理工作和职工队伍的良好习惯养成会造成破坏。如果因为其他原因项目被取消或者要暂时放在一边,也应当记录在案,做好结论,以便今后安排中断的工作。
(6) 凡事要有考评。这不仅是设备管理的要求、也是管理工作的要求,对人对物对事都要进行考评才会有进步。一方面通过考评来总结经验和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开展;另一方面可通过考评来了解设备的状态、掌握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从而达到对管理效果评价的目的。目前,实行的安全性评价工作、设备评级工作,以及优秀员工评选等都体现了考评的目的和重要性。这也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体现。
4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财、物是企业管理中的三大要素,其中人是具有活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和潜力。为此,必须注重以下工作。
4.1 要充分关注人的需求
按照目前最流行的马斯洛理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受人尊重、自我实现。
(1) 生理需要包括本能需要和生存需要2个方面。为了满足人的本能需要,各级组织、特别是管理者首先要关心自己的直接管理对象,了解他们的需要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以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完成工作任务。对于他们在工作时讨论、思考的各类问题以及生活上的困难,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尽自己的责任。只有各级管理者都能对自己的管理对象在生理需要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员工在工作中不走神,并服从、支持领导的工作安排,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2) 安全需要包括社会安全需要和企业安全需要。社会安全需要是政府的职责,企业安全需要是员工的责任。劳动保护的完善、工作环境的安全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各项保证安全措施的实施是保证职工安全需要的基本条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好以上3个条件,特别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一定要严格有力,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松懈。
(3) 归属感是人类固有的依赖性在企业管理中的良性发挥。就是要求在不断满足职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的同时,积极发挥党、政、工、团、妇的作用,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不断提高职工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团结、协作、人际关系协调水平,有了这些条件,才会有职工队伍的归属感。
(4) 受人尊重是在物质、文化生活达到相对满足的条件下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级管理组织,如何做到尊重职工,需要注意以下2点。
① 正确处理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首先,必须要做到人格平等。发现职工违章时,要立即制止,严肃批评,但不能动辄发火,应对被处理的职工讲清楚其违反了企业的哪条规定和应该受到的处罚。处理结果应按照企业规定集体决定,不可以个别人讲了算数。只有做到有据可依,职工才会服气。其次,要以平等的姿态和职工交谈,不可以不分场合以领导者高高在上的态度与职工谈话,使职工敬而远之。但对问题的处理则必须坚持原则,不可做老好人。
② 及时批评错误、褒扬先进。对职工队伍中出现的好行为、好做法、好结果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对不良的做法、行为和思想坚决予以抨击。积极、公正地开展月度、季度、年度评优工作,用好职工手册,发挥好职工手册的指导和评价作用。
(5) 管理者应支持员工自我实现的要求,鼓励职工的上进思想和行为,并通过职称评定、学历教育、干部培训等方式予以正确引导和积极肯定。
4.2 要充分了解人
所谓了解人不是简单地了解一个人姓什么、叫什么,而是要了解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即要了解每一位职工是否具备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相当的能力以及进一步开发的空间。由于每个人所受到的教育程度、所处的家庭环境、所从事的工作时间和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性格、耐力、技能基础、工作主动性等都有区别,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也会有差异。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了解他们,以便在培训中因人施教,在安排工作时委以合适的岗位。要及时发现、合理开发使用能够胜任工作、具有发展潜力、主动性强的人;要善于把比较简单、清晰的工作安排给被动接受工作的人。对于无法适应工作环境、不能胜任现在工作岗位的人,要找到他们问题的根源;如果通过教育、培训仍然不能胜任工作,则要及时调整。在实践中也发现,有一些人不能胜任现任的岗位,但在另一个岗位上却可以有好的表现,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对岗位工作有不同的适应性。在具体工作中,还要充分了解他们当前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4.3 要通过培训机制充分发挥职工的才能
职工个人所具有的工作才能,可以通过个人的工作实践获得,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只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那到他退休时也不可能全面掌握自己岗位所需的的知识和技能。从学校获取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这只是奠定了指导工作的理论基础。企业对职工的培训才是职工获得工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时,不但要教会职工如何完成具体任务,对他们提出工作的目标,还要教会职工怎样做才安全、成本低、时间省、质量有保证,最终效果好。通过培训使职工掌握制度、规定、规范、标准、行为准则,并要求职工按照既定的程序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从而保证工作的安全、质量、效益。
4.4 要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组合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对合理组合人力资源的生动诠释。电力生产工艺复杂、专业繁多,更应当重视人力资源的组合。从事一项工作,要做到将工作的技术难度、劳动强度、细致程度与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耐力程度、对危险的控制能力和适应性等因素统筹考虑。选择合适的人员进行优秀的人力资源组合则会有良好的工作效果。一个项目如此,一个班组如此,一个部门、企业亦如此。到底什么样的劳动组合最有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切不可千篇一律。
5 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1962年,原水利电力部在落实国务院1956年颁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的基础上,制定、颁发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力企业的蓬勃发展,一系列安全生产规定、规程、条例、制度相继颁布(发)。这些“规定”对企业实现生产劳动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企业在工作实践中也不断完善自己的规程规定。电力系统的安全工作规程、规定中的很多要求都是在劳动实践中以经济的代价和血的教训换来的,是电力安全生产经验的科学总结。有关企业针对安全工作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三级预控机制的规定》、《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导则》、《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关于班组更好的开展安全活动的指导意见》、“三项措施”、安全性评价制度等。这些新的规定和制度是对企业原有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电力企业技术监督工作条例》的补充和完善。结合实际,从严、从细、从实、从快地落实好安全技术措施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不得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
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要从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上下功夫,特别是生产技术部门,要把公司系统对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作为工作的重点,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细化各项要求,落实到各项具体的管理工作和具体的项目工作当中。其次,安全监督部门要对各项管理规定、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实施监督、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各级领导和企业职工都要清楚地认识到落实制度的重要性,切不可大意。
6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从严管理的总体要求
安全工作“得之于严、失之于宽”。这是从多年来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人,这既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对生产过程中最主要、最活跃因素的控制要求。在电力生产实践中要做到“严、细、实、快”,首要的是一个“严”字。对待工作要有严肃的态度、严密的制度和纪律、严谨的作风、严格的操作、严细的落实、严厉的处罚。失去了“严”字,就失去了管理的力度,按照最大自由度理论,人们的行为就失去了可控性,随意性必然增加,不安全的因素自然增多, 事故也就不可避免。落实“严”字,首先是管理者要从严要求自己,从严要求自己身边的人,从而才能够从严要求管理对象。要实践好“严”字,就需要“严之有理、严之有据、严而有信、严之有恒、严之有度”。要特别防止此一时而彼一时,对此严而对彼松,控制严而无依据,嘴上严而无行动,要求严而无恒,惩治严而无度。
处理好以上关系,就能取得广大职工的拥护和支持,就能使企业在管理中做到“令行禁止”,实现企业安全管理上的可控、在控、受控,实现由干部的管理控制(一部分人的管理控制)向由职工群体的管理控制的转变。对具体的工作任务要做到“严密组织不漏项”、“严格程序不简化”、“严肃标准控质量”、“严格验评不讲情”,扎扎实实落实责任和工作内容。
7 要坚决做到“五个杜绝”
“五个杜绝”即杜绝人身死亡事故、杜绝误操作事故、杜绝重大电网事故、杜绝重大设备事故和大坝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和重大交通事故。要实现“五个杜绝”,最紧迫的任务是落实好“二十五项”反事故重点要求。上世纪90年代初原能源部针对电力生产的重大事故,提出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2001年又下发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10年下发了《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等,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都是用巨大的代价换来的。落实好这些重点要求,就可以降低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直至为0。这是社会的要求,是广大职工群众的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同时,要利用安全性评价这个科学的工具,定期检查和开展评价工作,全面发现安全管理在装置方面以及在劳动保护和防火等方面所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隐患,并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要按照科学的管理思想、科学的管理体系、以人为本的原则,严、细、实、快的作风,严防死守的工作态度,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开展工作,落实好“六个坚定不移”,确保企业在今后的工作中实现“五个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