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面临五大难点
2013-03-23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四期省管干部进修班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四期省管干部进修班
苏南地区在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绩。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是提升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水平的关键所在。
难点一:创新弱与高端人才缺并存,亟待解决发展驱动性问题。
创新资源整合不够。苏南人才和成果总量很大,但比较散,隶属于不同单位、条口,分割封闭,创新资源没有很好地整合。虽然这些年苏南涌现出南京软件园、苏州纳米科技园等一批科技园区,但总体上还是缺少像北京中关村那样的在全球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聚集区。每年苏南地区高校院所加上产学研对接引进大量应用型科技成果,但由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效不大、速度不快。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不多,虽然各市近几年纷纷实施了各自的人才引进计划,但真正的高端人才不多,在产业化一线的更稀缺,缺乏具有号召力、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家。
难点二:粗放增长与结构失衡并存,亟待解决转型升级问题。
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相同,地区间没有明显的产业分工,同质竞争势必导致各地在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发生比拼,进而加剧资源短缺与环境承载力不足等矛盾。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核心技术能力仍然欠缺。苏南地区对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提升不够,竞争实力仍需提升。苏南地区传统产业普遍引进设备多、自身技术弱,对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少,自主创新更少,知名品牌、核心技术大多由外方掌握。苏南五市研发投入约为:南京3.1%、无锡2.6%、苏州2.45%、常州2.3%、镇江2.2%,虽高于全国1.8%的水平,但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美国从1960年开始就超过2.5%,韩国、日本都超过3%。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当今一些发达国家有三个70%: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服务业增加值占70%左右;在服务业增加值中生产性服务占70%左右;在就业者中,从事服务业的占70%左右。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4030美元的苏南,服务产业在其中所占比重只有4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也只占服务业的30%左右。
难点三:外需乏力与内需不足并存,亟待解决外部依赖性问题。
一方面,外需形势不容乐观。苏南经济具有明显的外部依赖性。金融危机后,外贸环境恶化,外需增长乏力,短期内江苏出口产品的外需难以实现大幅增长,外贸运行存在严峻挑战。苏南出口主要集中于欧盟、美国、日本,市场过于集中,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不够,结构仍有待优化。相较于“引进来”,苏南在“走出去”方面的力度仍不相称。另一方面,扩大内需成效不明显。在现有全球分工体系和贸易体制下,自主创新能力的匮乏使苏南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从属地位,产业大都集中在价值链中低附加值的环节,经济增长的实现主要依靠资本与劳动力的大量投入来驱动。居民劳动报酬偏低,直接导致内需动力不足。从目前看,内需市场仍显不足,拉动作用依然未得到充分发挥。
难点四:资源趋紧与环境脆弱并存,亟待解决要素制约性问题。
苏南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和开发强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每平方公里人口达1169人。由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机动车污染治理速度赶不上增长速度,扬尘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监测、监控能力仍然滞后,空气中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的浓度近几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大气污染已成为社会最关注、公众意见最大的问题之一。水环境质量有一定好转,但域内主要河流湖泊的水质达不到三类水标准。与生态宜居示范区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感受和期盼相比有差距,与当今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难点五:机制缺失与制度障碍并存,亟待解决区域均衡性问题。
从统筹规划看,目前,苏南地区尚没有一个具有法律约束的整体规划体系,在发展定位、政策衔接、要素整合、区域互动、环境保护等方面,既没有各项专项规划指导,又缺乏与长三角发展规划和沿海开发战略规划的衔接。从区域政策看,苏南五市的政策相互衔接不够,存在着各自为战、互相设防的政策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政策措施的执行受限。区域共同发展的基金扶持政策、人才特区政策、统一的公共服务政策等有待加强。从协作运行机制看,苏南一体化的发展机制、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对外开放机制、社会服务保障机制等不够健全,既分工合作、又能够整体运行的综合优势迫需发挥。从组织架构看,苏南地区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缺乏统筹协调机构,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议事和决策制度,苏南五市的各类联席会议制度、各种专业委员会联谊和半官方及民间的跨地区的合作组织等也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