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3-22丁义浩

关键词:舆情舆论信息

丁义浩,王 铄

(东北大学 党委宣传部,辽宁 沈阳 110819)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迅速兴起,网络舆情应运而生。由于互联网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全球性等特点,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速度相较传统舆情得到大幅提升,影响广度和深度亦显著增加。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逐渐引起高校管理者、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加强和改进网络舆情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高校网络舆情是网络舆情发展在高校的具体反映,是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网络平台或校园网络空间内,通过多种多样的互联网渠道对其所关心的或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政策、新闻等表达的个人看法、意见、态度、情绪,从而汇集而成的信息集合[1]。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有利于及时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意见和诉求,维护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网络舆论生成与传播有其自身运行发展的规律。总体来看,网络舆情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一般包括四个环节:言论形成期、讨论传播期、网下冲突期和舆论消退期。为了提高舆情工作的主动性,有效规避消极舆情的影响,必须对网络舆论生成与传播规律有清醒的认识[2]。

1.言论形成期

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等信息资讯是网络舆情形成的重要诱因,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往往是由那些大学生群体关注度较高或关乎大学生群体自身利益的网络新闻事件引发的。这些网络信息可能首先来自于传统媒体的报道,再经过网络媒体转载,但更多的时候传统媒体保持沉默,于是有关“知情人”首先在论坛等网络场所发表相关信息。此类信息一旦触及到大学生群体的兴奋点,往往会引起他们的高度关注,与事件相关的言论便会纷纷在网络上出现,引起更多大学生群体甚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3]。

2.讨论传播期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网络言论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条件。相对于传统媒体,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等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上不仅传播了热点事件本身,多样化的评论、观点也会随之产生和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大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在高校,热点事件和相关评论、观点等在公共社交网络或校园论坛等平台上发表、传播和碰撞。当大学生们关于某个争议性事件的不同意见逐渐成为舆论焦点后,极易引发他们在网下对该热点问题的争执和讨论。网下讨论的新情况、新信息又会被随时传播到网络上,形成网上网下的交互影响。经过短时期内的集中讨论,针对该事件的讨论高潮随即形成,这标志着高校网络舆情高潮期的到来。

3.网下冲突期

由于大学生群体具有易情绪化、易受鼓动和诱惑等特点,在负面舆论信息的刺激下,他们容易采取过激行为,甚至组织、参与某些不良群体性活动。群体性事件是舆情危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反映着舆情双方的矛盾关系,是舆情状况的极端外化形式或非正常表现[4]。如果高校无法及时有效地对舆情高潮予以应对,极易导致网下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当然,网下冲突期并非高校网络舆情形成、发展的必经阶段,是高校网络舆情发展中较少发生的异常情况。即便舆情发展进入高潮期,舆情发展仍处于可控范畴,高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在网络舆情形成和传播期采取有效手段防止舆情危机的发生。

4.舆论消退期

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扩散,无论是否经历网下冲突期,最终都必将迎来舆论消退期,即舆论观点及影响的逐渐淡化直至消逝。舆论消退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取决于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度、事件本身的影响面、解决是否合理以及媒介环境中是否有新的吸引受众注意的事件发生。消退期通常伴随着新的舆论讨论点的酝酿、舆情环境更换,因此也可能出现新环境下已冷却的舆论重新升温即“二次发酵”的现象。

二、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任务及存在问题

自媒体时代,新一代网民日益热衷于以“快餐”方式追逐最新的信息资讯,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这种方式满足了他们快速获取信息的需要,但是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对信息真伪的严肃甄别和对事件发展的完整了解。大学生群体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处于形成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使用新技术、乐于获取“异类”信息,许多时候不能客观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准确把握各种信息的本质,极易受到负面网络信息影响。因此,明确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具体任务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加强网络言论的正确引导和监控,成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任务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应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重要工作的开展及重大事件的发生展开,运用科学的手段,在网络上广泛收集广大大学生群体的意见和观点,并通过一定方式和程序,加以分析、整理,形成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舆情信息,供高校管理者和教育管理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搜集整理、分析汇总、酌情处理和及时上报。搜集整理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广泛收集网络上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社会公共事件、高校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的意见和态度,并根据舆情的内容(包括重大决策部署类、经济发展类、社会热点类、突发事件类、宣传思想工作类、重要境外涉华类等)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汇总是指运用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相关分析方法对分类后的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舆情产生的背景、成因、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走向,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酌情处理是指高校管理层以科学分析为依据,综合考量舆情信息所反映事态的严重程度,从而决定是否采取干预行动,何时采取干预行动以及采取何种干预行动。及时上报是指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部门将舆情的产生、发展、处理方式、处理结果等相关工作向教育管理部门汇报,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在舆情发展和演变的各个不同阶段,高校实际舆情工作的具体任务各有侧重。在网络舆情的言论形成期,高校舆情工作部门应对网络上出现的刺激性信息,尤其是与大学生群体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加强监控,科学预估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并提前做好处置预案。在讨论传播期,高校舆情工作部门应在广泛搜集网络上出现的各类信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汇总,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针对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正面解释与疏导,用真相和事实引导舆论走向。如果网络舆情发展进入网下冲突期,网络舆情危机爆发,高校舆情工作部门应在前期分析和预判等工作前提下,根据舆情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按照处置预案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恰当运用网上和网下的双重力量(如进一步披露热点事件的真相,对不良信息进行辟谣,干预刺激性信息的传播,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有效降低舆情的负效应。舆论消退期是一个舆情发展周期的尾声,无论在该舆情周期内是否出现网下冲突,高校舆情工作部门都应该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梳理实际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及时上报学校和上级领导部门。

2.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队伍建设、工作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对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网络舆情工作专门领导机构,没有科学合理的舆情处置预案,导致工作措施缺乏及时性和连贯性。舆情工作队伍建设起步较晚,无专业人员配备或配备不合理,不能按照舆情工作规律开展工作,导致舆情工作实效性不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部门缺乏必要的舆情预警意识和预警措施,不能科学研判舆情态势,影响舆情应对工作的针对性。对网络舆情的干预方式单一,主动引导不足,封锁消息、强制删除消息等简单粗暴方式大量存在,容易引发“次生”不良情绪,甚至给舆情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综观这些问题,其核心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网络舆情工作责任主体尚不明确。目前,在大多数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工作责任归属并不明确。受到传统观念和工作惯性的影响,一般认为与学生事务相关的工作应由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负责,或者认为与网络相关的工作应由校园网络管理部门或宣传部门负责。在实际工作中,观念上的分歧导致许多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低效无序。同时,由于工作责任主体不明确,加之网络舆情是高校管理中的新生事物,高校的网络舆情工作专业人员仍存在较大缺口,工作专业化程度亟待提高。

第二,网络舆情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在高等学校,由于缺乏对于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特点的深刻认识,采用传统舆情应对方式管理网络舆情的现象较为普遍。在负面舆情信息管理上,“堵”和“禁”等传统舆论管理观念仍挥之不去。这种落后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网络舆情发展的形势,非但无法有效控制舆情事件的爆发,甚至会激化冲突、加速矛盾升级。

三、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的措施

目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为解决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的实效性,高校舆情工作部门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制、队伍保障机制、舆情预警机制和干预引导机制。

1.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科学民主的工作领导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动态多变的工作,需要一套从上到下分层管理、各负其责的工作领导机制,这套机制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效果。

(1) 成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机构

高等学校的网络舆情工作质量直接关涉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高校内部的舆情工作要在校党委领导下由党委办公室或校长办公室、宣传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学团工作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组成领导小组,逐步实现各单位之间协调联动,实现舆情工作的专门领导,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理。

(2) 建立健全决策程序

高效合理的领导机制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直接决定了网络舆情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领导系统的决策程序是网络舆情领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规范严谨的决策程序对于提高网络舆情领导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至关重要。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应广泛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在涉及舆情领导工作决策中坚持开放、民主的工作原则和决策程序,确保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在健康的轨道上有序开展。

(3) 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舆情预案

为快速、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应预先制定行之有效的处置预案。当舆情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开展工作。执行过程中,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对预案及时作出调整,妥善处理每一个细节,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

2.建立健全布局合理、密切配合的队伍保障机制

(1) 建立网络舆情工作队伍,提高工作实效性

合理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是做好舆情工作的前提,高等学校必须组建好专兼职结合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专职工作队伍需要在相关职能部门设立专门的工作岗位,在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兼职工作队伍可以聘请部分政治素质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强的教师和辅导员,担任网络评论员或信息搜集员。同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作用,组建学生舆情工作团队,充分发挥其了解学生群体动向、熟悉学生交流习惯的优势,及时搜集网络舆情信息,积极发表正确言论。

在实际工作中,舆情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保证舆情工作协调有序展开。例如,信息搜集员需要随时在网络上进行“巡查”,了解各种舆论动向和舆情变化情况,不定期形成舆情信息报告,上报舆情专职工作人员。专职工作人员对舆情信息进行分析预判后,对有关网络评论员和学生舆情团队发出处理指导意见,安排正面信息发布和正向舆论引导工作。

(2) 组织网络舆情研究团队,提高工作科学性

众所周知,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和多元性等特点,难以准确预测和直接控制。高等学校必须重视网络舆情研究工作。在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中,要注重三个“契合性”。首先,注重网络舆情研究和舆情实践的契合性。高校网络舆情实践工作是网络舆情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网络舆情研究的落脚点。研究成果指导网络舆情工作实践的有效程度是衡量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根本标准。高校舆情研究应做到为了实践而研究,在实践中研究,研究内容能有效指导实践。其次,注重网络舆情研究与高校实际工作的契合性。高校实际工作是高校网络舆情产生和发展的源头,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必须立足高校实际工作,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对学校方针政策、改革发展的意见与看法,深入探索高校实际工作与网络舆情发展的互动机制,形成网上了解舆情、网下解决问题的良性互动。最后,注重高校舆情研究与社会舆情研判的契合性。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社会思潮和舆论热点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不断深入,准确研判社会舆情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高校舆情研究的必要前提,在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中应高度重视广大学生对社会热点、舆论思潮的态度,为高校准确判断形势、掌握舆情发展趋势提供参考依据。做好上述三个“契合”,有助于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高效完成工作目标、顺利推进舆情工作,切实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科学性。

3.建立健全反应迅速、全面可靠的舆情预警机制

舆情预警机制是在网络舆情事件实际形成之前对舆情的预报、预测及提供预先处理操作的重要机制[5]。对网络舆情的预警要达到良好效果,必须构建成熟合理的预警体系[6],并对舆情事件进行科学分级,为舆情干预和引导工作提供依据。

(1) 建立舆情发展的精确测算系统

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科学、全面的舆情监测工作基础上,为了提高舆情监测的准确性程度,首先要确定科学的、全面的、分层次、易操作的舆情指标系统,并且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而根据舆情动态核算舆情分数,以达到舆情监控的目的。

(2) 根据舆情分数划分舆情事件预警级别

为了提高舆情预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对舆情分数进行分级,划分舆情事件严重程度。在舆情预警实践中,一般可将舆情预警划分为四个级别: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在工作中,高校可以通过利用预警“雷达”技术,随时关注高校网络的即时动态,监测敏感信息,并在舆情危机形成前及时预警,为进一步干预、引导、处置工作做好准备。

4.建立健全方式多样、应对灵活的干预引导机制

完善的、系统的、全方位的高校舆情干预引导机制对消解网络舆情危机,维护高校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网络舆情形成前的干预效果最佳,可以从源头有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网络舆情形成后,不恰当的网上干预往往适得其反,甚至诱发舆情危机的出现。因此,网络舆情形成后,积极主动地引导更有利于网络舆情危机的消解。

(1) 加强事前干预,从源头控制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

采用简单的方式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仍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方式,即由校园网络管理部门直接删除敏感信息或采取技术手段屏蔽信息。从结果来看,往往适得其反,无益于事件的解决。一方面,网络信息监测和删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讨论焦点一旦形成,删除大量的敏感信息将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简单粗暴的应对方式可能激发网络讨论参与群体的逆反心理,进一步激化矛盾,使得敏感、负面信息爆发式激增。

网络舆情所表现出的观点和立场,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7]。为防止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产生,在网络舆情产生之前或形成初期,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广泛关注的具有争议性的舆论热点(尤其是与学校密切相关的负面事件)进行干预和疏导可以有效防止争议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形成关注焦点,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不正当言论的产生。有关工作人员应广泛深入基层,认真听取广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校内热点问题的意见和呼声,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释和处理。

(2) 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

首先,高等学校应进一步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的信息,及时将事态最新进展向社会和广大师生公布,避免网络上无端猜测与恶意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其次,不良网络舆论一旦产生,高等学校应及时发布官方信息,用事实说话,对不实言论进行澄清或辟谣,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进一步扩散。

(3) 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

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二级传播”理论,在传播过程中,“舆论领袖”[8]是消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他们频繁接触媒体,比一般人更留心媒体信息,对有关事件有更多的了解。他们发表的信息和观点能更广泛地影响普通人,甚至左右事件的发展和处理结果。在高校中,校园BBS版主、校园官方微博、人人网“人气之星”等“舆论领袖”了解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且知道如何使有关信息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在网络舆情工作中,高校应合理利用网络“舆论领袖”在负面、敏感舆情形成后积极传递“正能量”,抑制或扭转消极网络舆情的发展势头。

[1]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长沙: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2010:30.

[2] 周滨.“微博问政”与舆情应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8.

[3] 郝英杰,马海红,彭军林.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规律分析[J].北京教育,2010(6):13.

[4] 常锐.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长春: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2:45.

[5] 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93-96.

[6] 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9.

[7] 张勇锋.对《旅游新报》事件的网络舆情解析[J].今传媒,2008(9):44-46.

[8] 张迈曾.传播学引论[M].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47.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信息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订阅信息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展会信息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