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绥化市北林区为例

2013-03-22王奕丽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均衡性绥化市教育资源

王奕丽

(绥化学院 基础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绥化市北林区为例

王奕丽

(绥化学院 基础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是一种普遍确立的教育信念。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又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以绥化市北林区为例,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学校规模差异及学校结构不合理﹑师资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学生生源分布不均衡四方面分析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及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及调整教育布局﹑加强师资建设﹑完善评估体系四方面,提出解决绥化市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最终实现绥化市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的最终目的。

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是指一定区域和受教育群体在义务教育资源获得和教育效果输出上的平衡状态,是一种有待普遍确立的教育理念。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即:空间结构上和受教育时间结构上。教育的均衡发展从空间结构上讲主要指我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受教育时间结构上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方面拥有相对平等的入学机会,得到大致均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并能够获得尽可能的发展与成长[1]。

1 绥化市北林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绥化市北林区政府及教育部门对北林区义务教育工作高度总是,以努力办人们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使北林区的义务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北林区义务教育的均衡性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主要体现在教学设备更新不及时上。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已经到了更新期,但是由于财政紧张没有经费更新。教学器材和实验设备老化问题日益严重,会直接影响北林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1.2 学校规模之间的差异较大,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

北林区义务教育学校规模之间的差异较大,不仅城区和乡镇学校规模间存在差异,而且城区内的小学之间,农村的小学之间,城区的初中之间,农村的初中之间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以学校规模为例,北林区市区学校与乡镇学校规模存在差异,而这一差异直接导致了北林区市区学校与乡镇学校班额和师生比较大[2]。城区内的学校普遍存在入学难的问题,学校学生数、班额和师生比较高,与之相反农村学校学生数、班额和师生比则较低,集中表现在教师数量少,甚至影响到了一些课程的开设。例如在许多农村学校由于缺少英语、计算机教师,所以就不开设这两门课程。

1.3 师资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教师学历低

师资资源分布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一些学校教师严重超编,优秀教师集中在教学质量较好、生源较多的学校。与之相反,有些学校却出现教师资源紧缺的现状,甚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师资资源分布不均衡,严重违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

根据调查,2005年,全区70%以上的小学教师未达到大专学历,50%以上的初中教师未达到本科学历。到了2010年,基本实现新补充的小学教师达到专科学历,初中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1.4 学生生源分布不均衡

随着北林区经济的发展,居民住宅区逐渐向西新区发展,而原有的中小学主要分布在北林区老城区东区。优秀教师资源大多在老市区的学校,学生家长都希望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这就导致了学生生源分布不均。学校间生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北林区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的推进。

2 推进绥化市北林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一方面不能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另一方面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针对绥化市北林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四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教育投入,主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使北林区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教学条件。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系,为学校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改善学校办校条件,提高其办学水平。在基础设施投入上保证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为全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发展条件。在北林区新建西区,生源比较密集的地方新建一些标准化的优质学校,缓解老城区附近生源过多的压力。把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与北林区人口变化趋势、城市布局相结合,进一步制定全区教育发展长远规划。把学校建设纳入北林区小区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学校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2.2 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布局

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教育布局的调整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通过优质学校与薄弱校结盟,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通过师资双向对流,共享教学资源、教研成果和办学理念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3]。另一种是,优质学校在本学区或跨学区建立分校,实现和校本部同等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

教育布局的调整主要通过撤并薄弱学校实现。对北林区内规模教学的学校实行调整撤并,实现集约办学。由于北林区经济的发展,人口分布发生变化,一些办学条件落后的学校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师资流失和生源锐减的问题。这样的学校如果继续存在,势必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更大浪费。调整和撤并薄弱学校进行资源的重组。按照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进一步探索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方法。逐步整合北林区现有教育资源,为全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保障。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北林区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大力度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优化教师资源,如有必要还可以适时对教师资源重组。从严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4]。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在核定教师编制时,兼顾学校布局与学生人数及结构变化,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并实时调整学校教师编制。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与交流制度,一方面,强化北林区骨干教师培训。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建立城区教师与乡镇教师定期交流轮换制度。通过教师培训,实现城乡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化,最终实现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高现在教师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实现同区统筹。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适当向乡镇教师倾斜,激励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全区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2.4 完善评估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价服务体系

首先要突破评价难关,使课堂评价成为教学管理常规活动。课堂评价虽然在理论上成立,但在实际操作用却很难实行。课堂质量评价与教学质量提升两者密不可分。正确的课堂评价导向,能有效地调引导和调控教师保持正确的行为走向。教育部门要以“改变教学行为,课堂评价先行”的舆论为引导,形成“课堂评价不可动摇”的管理观念。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把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情况和意见交换三方面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项目。改变原有的淡村指向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项目的改变不仅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而且更注重指导和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其次,采取随机抽样测评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地促进教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原有的学生实践能力测试,主要是由学校组织人员在同一时间段对各个学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现场抽样测试。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改变原有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测试方法。新的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试方法,主要注重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否灵活运用所学学科知识,检验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最后,积极探索并确立能够促进北林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北林区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思路,既要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又要体现评价操作的全程性。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应包括: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实践能力、个性特长和书面测试等方面。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均以考试为导向。

3 结语

以北林区为例进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主要分析绥化市北林区义务教育不均衡性发展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继而从四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对策,不仅符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求,而且符合绥化市北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势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绥化市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状。

[1] 翟博. 教育均衡论[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392.

[2] 曹剑丽. 绥化市“小生初”择校状况[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9): 202-203.

[3] 杨新华.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 2009(5): 157-158.

[4] 周兴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资源配置到资源激活[J].教育发展研究, 2013(2): 26-29.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Proportional Development in Suihua City -- Beilin Region as the Example

WANG Yi-li
(Foundation College of Suihua College, Suihua 152061, China)

The proportional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has been a universal educational belief. The proportional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can not only provide 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process for students, but als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proportional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Suihua City using Beiling Region as the example from four aspects---- compulsory education funds investment is disproportional; school size and 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 teachers' resources distribution is disproportional and students' resources distribution is disproportional.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trategie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increase investment in basic education and improve schoo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tegrate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adjust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teachers'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proportional development in Suihua City.

compulsory education; propor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G522.3

:A

:1008-2395(2013)06-0132-03

2013-10-15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项目(JJD1211015)。

王奕丽(1980-),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均衡性绥化市教育资源
“我”的说明书
京津冀全域旅游供需系统构建及均衡性研究
童年趣事
夜空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绥化市粮食局 强化地方储备粮管理
均衡性原则司法适用解读及适用路径的精致化构造——以四个案例为出发点
着力破解基层民主“非均衡性”的困境
政府间均衡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