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品德修养提升
2013-03-20尹静静
尹静静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品德修养提升
尹静静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音乐欣赏作为多数大学的公共选修课广受大学生们的喜爱。通过聆听音乐、观看音乐经典歌戏剧、振奋人心的歌舞表演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不断地改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拓展大学生思维和判断能力,启发大学生的创造灵感。使之受音乐的感染而产生美好的思想情感,完善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音乐欣赏;大学生;品德培养;关联
音乐欣赏,以其特殊的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的直接展示,深深打动大学生的心灵[1]。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许多学生都是带着听听音乐的心理来上课的,但是作为音乐老师,更多的考虑是通过有限的课堂,展示有意义的欣赏内容,从而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辨别是非,追求生活的真善美。所以,大学音乐欣赏任课老师要注意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品德培养的关联,在教学中注意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抓住重点,使音乐欣赏不仅能让学生欣赏,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团结互助、上进好学、关心集体等优良品德。
一、民族音乐是培养大学生好品德的源泉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音乐种类很多,但毕竟还是本土的内容欣赏起来特别亲切,效果特别明显。例如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曲以悠长、宽广的音乐作为引子,为学生展现了黄土高原上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自然景色。广阔、悠远的A段为开始和结尾,与B段快速、热烈形成对比,把群众盼望红军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三段体既对比又统一。热情、欢快、明朗的曲调吸引着学生们。学生常常为乐曲中欢快的节奏所感染,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这时,授课老师要允许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放松思想。在老师对音乐背景、主题、形象所表现的意境的进一步分析后,学生进入再次欣赏,此时学生们进入思考聆听的状态,理性的认识使他们在音乐声中产生许多共鸣,有的收获了喜悦,有的收获了对历史的理解与尊重,有的从合唱中认识和声、和谐、团结、合作、统一等。所以,民歌所具有的鲜明民族特色,会因为它自身的风格感染学生。再有我国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乐曲以宛如一声叹息的656432的下行进行曲调为开始,也是一个引子部分,虽小而赋予了深刻的意义,里面有对自己命运曲折坎坷的倾诉;有对旧社会封建制度的不满和愤恨;也有对人生百态无奈坚强的看法等等,是表现作曲家生活态度的曲调引申。全曲曲调委婉感人,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乐曲塑造的是一个坚韧不拔、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的音乐形象,鲜明而感人的曲调为学生所动容。还有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将军令》、《渔舟唱晚》、《夕阳萧鼓》等器乐曲听来独具中国民族特色。仔细分析:《金蛇狂舞》、《将军令》喜庆而有气势,热闹中体现民族风,香港影视巨星林子祥曾以《将军令》这首表现将军凯旋归来的乐曲填上词,唱起来气势磅礴,在各国的武术比赛中常常运用此曲为伴武乐曲,能为选手添分不少。聂耳改编的《金蛇狂舞》在喜庆的节日里、各类文艺演出的开场或结束都常常听得到。因为立于本土的关系,民族音乐只要配合适当的介绍和讲述,就能让学生们喜闻乐见。这些音乐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培养美好心灵,形成良好的品德,所以说民族音乐是培养大学生好品德的开始。
二、校园歌曲是完善大学生好品德的有效途径
校园歌曲最早是从台湾传播到大陆的,20世纪60年代中到70年代初,台湾校园的学生们自己创作、编写、演唱和伴奏的歌曲有《橄榄树》、《外婆的澎湖湾》等,因为乐曲思想感情丰富、朗朗上口至今成为校园歌曲的经典之作。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大中院校亦兴起了校园歌曲,以老狼的歌曲最受欢迎。校园歌曲充满清新的校园生活气息,阳光剔透,思想内容健康,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关系密切,更能触动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常常看见有的大学生走路时、闲聊时、课间时爱唱唱或吹吹口哨,其中,很多是与他们生活相接近的校园歌曲。如《橄榄树》的曲调情真意切、扣人心弦。以动听优美起伏有致的旋律抒发着学子对故乡的思恋之情,结束句更在低旋律中以渐慢的节奏处理,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内在,深沉。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在投影仪上欣赏原唱和各种翻唱,通常学生都会被里面的思乡之情所感动,开始老师可以根据歌词解释乐曲的思想,学生在熟悉歌词的前提下,当音乐再次响起时,大部分学生就会跟着唱,而且音准很好。从中可以看到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热爱,这是培养大学生美好品德好的开始。当然还要考虑音乐欣赏课的要求,非常有必要进行音乐要素的讲解,如:旋律、节奏、曲调、曲式的运用,但老师要点到即止,或者,在歌曲欣赏前先介绍简单的乐理知识。比如欣赏旋律特具中国特色的侯德健的歌曲《龙的传人》,该歌曲表达了一腔爱国的赤子之心。不但有易于哼唱的旋律,更有与旋律非常吻合的易记的歌词。因为考虑学生对歌曲已经很熟悉,所以,可以直接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为主要目的,让学生们互相组合,以小组唱、对唱、合唱、表演唱等声乐演唱形式让他们尽情地用具有美好思想的歌曲表达自已的感情。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办事认真负责等好品德。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课后再收集各种不同年代的校园歌曲,学生们发现了在欢快轻松的节奏框架中表达对长辈的感恩和童年美好回忆的叶佳修的《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以休闲的轻松节奏旋律表达对室友友情怀念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总之,校园歌曲的共同点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形象地反映了青年学生的生活,得到学生及大多数人的喜爱。通过对这些校园歌曲的欣赏或适当的演唱,在潜移默化中悄悄地改变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完善大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有效途径。在校园里,学生们背着吉它,弹唱自编自演的校园歌曲类型的乐曲,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三、经典歌舞剧能强化大学生的品德修养
歌舞剧载歌载舞,在欣赏课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何选择合适大学生的歌舞剧呢?怎么欣赏呢?笔者的看法是,立于本土,在壮族地区,最为著名的歌舞剧要数《刘三姐》,我们去到哪里都能听到《山歌好比春江水》的壮乡山歌,因为旋律优美和极富表现力,该曲也常常被改编。因为有这首著名的山歌,歌剧流传更广、更远。歌剧中除了能让大学生们欣赏到漓江的清、静、纯还可欣赏山石的奇、峻、美。这些都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更深层的当然是剧中各处山歌对唱的哲理、诙谐、伦理等。如阿牛哥和他的兄弟与刘三姐在茶山的对唱。阿牛哥他的兄弟们唱“什么水面打筋斗勒?什么水面起高楼勒?什么水面撑洋伞勒?什么水面共白头勒?”刘三姐对唱:“鸭子水面打筋斗勒!大船水面起高楼勒!荷叶水面撑洋伞勒!鸳鸯水面共白头勒!”这对唱形象生动、充满想象力。又如刘三姐在坚定了与财主对歌时对妹妹的一小段唱词:“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富有哲理,寓意深刻。再如在山上采茶时的采茶歌、打鱼时的打鱼歌,旋律活泼,歌词亲切温馨,为我们展示了劳动和丰收的场面,表现农民和穷人安详和睦、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这时,当财主出现强抢强占和收受粮田杂税时,我们便更憎恨他们。与此同时,更多的是燃起对农民和穷人的同情怜悯。还有与财主对歌中刘三姐和农民的机智勇敢,对比财主和秀才们的愚笨,让人笑开了怀。剧终刘三姐对阿牛哥的感情表达更是冲破了封建和传统,是大榕树和树藤给了聪明的人暗示,也是歌唱聪明人的绝唱,更是“大腕级”作词家乔羽、作曲家雷振邦的智慧和结晶。正因为这种歌唱的形式和富于哲理的用词,使《刘三姐》这部歌舞剧生生不息,流传广泛而不落套,更是常看常新,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有时累了,可以闭着眼睛静心聆听,也可领会剧中“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的意蕴。
法国比才1874年的歌剧作品《卡门》,剧中比才把社会底层人物——烟草女工、士兵、城市平民推上歌剧的舞台,让剧情与歌剧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刻画女主人公卡门不羁独立、义无反顾的人物形象的同时,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音乐多采用分节歌和舞蹈歌曲,群众合唱在歌剧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表现出扣人心弦的现实生活[2]。在欣赏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卡门序曲》和《斗牛士之歌》这两首他们较为熟悉的歌曲,接着介绍歌剧背景、剧情等,再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欣赏全剧。以上的歌舞剧都能从音乐欣赏课里渐渐地改变大学生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能不断地强化大学生良好的品德。
四、音乐电影是提升大学生品德的“武器”
现代大学生在网络四通八达的情况下,经常能看到很多电影、电视剧、综艺、新闻等,这让他们开阔了视野,接触到了新鲜的事物。但网络音乐种类繁多,学生们因为生活阅历、家庭背景、学习环境等不同或不允许而不能欣赏到更相适合的音乐内容,所以,大学音乐老师应该在音乐欣赏课上让大学生欣赏到高层次、高教育价值的音乐内容,例如:著名音乐电影《音乐之声》,又名,真善美。为了让学生能很快地投入电影,我们可以先介绍里面人听人爱的歌曲:《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学生们会很快地接受这几首音乐,这是他们在自己以往学习、生活或偶尔听到过的。经过了对熟悉音乐的欣赏,音乐电影欣赏就可以开始了,介绍剧情的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们细心欣赏后回答,就剧情和音乐的结合再写出简单的观后感,音乐老师可以通过观后感的阅读,了解学生学习后的收获,把个别学生好的感受与全部同学分享,从中得到的音乐感受是全新的。许多学生就男主角的爱国情怀,发表他们的感叹,也为女主角的真、善、美表现出来的行为深深地感动,对孩子们天真、活泼、生机勃勃的扮演不断发出笑声的同时,对他们的音乐和歌唱也非常喜欢。以上等等都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净化了思想,提高了道德品质修养,收益良多。
其实音乐欣赏就是对音乐之美的肯定与赞同。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3]的确,那些经过音乐陶冶的人会自豪地说:我得到了感情与理智的洗礼。音乐艺术的熏陶使人们发现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和谐和愉悦,它所反映的外部世界又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当你试图走到音乐身边时,有时还会感到它如同“天鹅”般的高雅而难以接近——你当然不必为此却步,在老师正确恰当的指导下欣赏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就能收益非浅。
对音乐之美的感悟人皆有之,音乐欣赏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聆听音乐、观看音乐经典歌戏剧、歌舞表演以及音乐实践活动,不断地改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拓展大学生思维和判断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相信音乐的感染会使大学生产生美好的思想感情,从而不断完善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1]张涓.金色音乐厅[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前.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宋晓军.音乐商业秘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G641
A
1673-8535(2013)02-0105-04
尹静静(1974-)女,广西梧州人,梧州学院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
(责任编辑:高坚)
2013-01-26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0年科研立项项目(201010LX527);梧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wyjg2010c03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