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创设物理情境,营造美妙物理课堂
2013-03-20杨芳
杨 芳
(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江苏 苏州 215129)
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美妙课堂,要让课堂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教师应努力创设活泼生动的物理情境,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从而营造美妙和谐的物理课堂.在创设物理情境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从这一理念出发,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有用的学生生活经验、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物理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学中,可让学生欣赏一组体现地方特色的风光照片,让学生领略自然、生活的美妙和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自然引出照相机知识的探究学习.照相机的主要部件、成像原理是教学重点,教师在课前自制简易照相机,供学生拆卸、组装和观察,从而得出照相机成像的基本原理.这项活动的设计一方面将照相机内部的主要部件和成像原理突出显示出来,另一方面通过自制教具的使用,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实验、制作的科学意识.随后,教师手把手指导学生利用真实的单反相机进行实际拍摄,并当场输入电脑观看不同的拍摄效果,探究其中的原理.这项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摄影的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摄影技术的动力,培养大胆实践的能力.另外,在教师手把手指导学生使用专业照相机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师生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与物理有关的生活实例有许多.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走进“物理世界”.这时学生十分容易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现物理是如此有趣又有用,从而激发其探求物理知识的兴趣,自觉主动地进行物理探究学习.
2 巧妙应用媒体情境,促进感性认知
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获得外界信息,能明显地增进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现代媒体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提供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多?感官的物理情景,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各个感官的功能,这也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液体的压强”的课堂教学引入时,通过播放一段深海沉船视频,让学生看到随着船体的不断下沉,海水一下压碎船舱玻璃汹涌而入的景象,从而引出对于液体压强的学习探究.强烈的视听效果一下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对于液体压强的猜想.再例如,“重力”教学引入时,可设计播放一段幽默轻松的视频,展现太空舱内所有物体失重状态下的情景,再结合牛顿观察苹果下落的情景,既展现科技发展前沿,又将失重状态与现实生活中物体受重力作用下的状态产生对比,使学生在新鲜有趣的情境下积极地投入到重力知识的学习之中.另外,对于光、热、磁等现象,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等等,可通过图片、动画等模拟显示动态过程、微观现象,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物理情境,给予学生多感官的刺激,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现代媒体丰富的表现力,能够充分表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努力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充分设置活动情境,引领主动学习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创设一些动脑、动手甚至动身体的活动情境,让其在活动中参与、感受、体验和发现,对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物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力学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观察体验穿旱冰鞋推墙,用手指向下压笔尖,演示磁铁与铁块的相互作用等等,来发现力的作用特点.在“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将一端抹了油的塑料棒交给两位学生,进行拔河游戏,设置疑问,引出课题.在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让学生感受手压桌面滑动时的摩擦力.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引入时,请学生表演滑板运动,引出“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这一问题的猜想.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简单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体验物理现象,发现物理问题,学习物理知识,探索物理规律.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得到增强,积极参与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得到提高.同时,在这样的课堂互动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得师生间、生生间的关系和谐发展,共同享受探究学习的乐趣.
4 适时营造人文情境,渗透情感教育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贯穿全部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不仅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物理规律,体现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同时是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同时,应结合教材适时营造人文情境,渗透情感教育,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个性、心理等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力学部分,教师可不失时机地穿插物理学史进行教育,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循着伟人的研究历程,加深学生对力学概念的理解,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世界的艰难历程,学习科学家不畏困难、坚忍不拔的科学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还可以充分联系历史和当前时事进行思想教育.如在“动能 势能 机械能”的引入部分,播放视频《甲午战争》片段,邓世昌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号令我国船只撞向敌船,与日本倭寇同归于尽.同时联系钓鱼岛主权问题,明确我国主权神圣不可侵犯.怀古思今,在缅怀抗日英雄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学科间的渗透.如在《声音是什么》的教学中,在引入和结尾部分分别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致爱丽丝》和《命运》片段,中间穿插贝多芬生平介绍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使学生一边领略音乐带来的美,一边学习贝多芬坚强的意志、高贵的品格,使美育和德育融入到物理教学之中.
人文精神是新课程理念的内在追求,初中物理教学注重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科渗透,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人文精神,加强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增加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大意义.
物理情境的创设方式有很多,凡是能够激起学生内心真实需要的问题情境,便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和兴趣,使其充满激情地投入到主动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的活动之中.巧妙创设丰富多彩的物理情境,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美妙物理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为实现物理新课程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廖伯琴.走进课堂——初中物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李眉眉,邓泽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