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坡芽歌书的生活文化解读

2013-03-19邹雨橙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富宁壮族首歌

戴 艳,邹雨橙

(⒈文山学院 艺术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⒉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102 )

坡芽歌书的生活文化解读

戴 艳1,邹雨橙2

(⒈文山学院 艺术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⒉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102 )

富宁坡芽歌书是壮族文化的一枝奇葩,歌书的81个符号形象以当地生产、生活中的实物为主要描绘素材,每个符号形象既是独立成章的单体山歌,又一气呵成、联为一体,被学界称为“壮族爱情三部曲”。坡芽歌书虽为情歌,却涵盖了诸多的壮族文化元素,生动反映了当地壮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及稻作文化。

富宁;坡芽歌书;生活文化

富宁县隶属于云南东南部的文山州,地处滇桂交界处,与越南毗邻,这里一直是壮族先民生息繁衍之地。坡芽村坐落于滇桂结合部的剥隘镇大山之中。壮语中,“坡”即山坡,“芽”是一种开黄色小花的灌木,俗称“黄饭花”,又称“杨咪咪花”,是壮家人制作五色花糯饭所需的黄色染料。“坡芽”即“山花烂漫的地方”。村庄因位于“坡芽”而得名。坡芽村有55户人家,48户姓农,全为壮族。据村中老人介绍,该村世代以种稻狩猎为业,由于地处深山,极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至今依然完整保留着壮族传统的习俗礼仪。2006年在这里发现的坡芽歌书是壮族文化的一枝奇葩,歌书的81个符号形象以当地生产、生活中的实物为主要描绘素材,每个符号形象既是独立成章的单体山歌,又一气呵成、联为一体,被学界称为“壮族爱情三部曲”。坡芽歌书虽为情歌,却涵盖了诸多的壮族文化元素,生动反映了当地壮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及稻作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壮族创造并积淀了一整套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完备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集其精粹有:以“竜”为标志的生态文化,以“那”为标志的稻作文化,以“糇糯”和“岜夯”为特色的饮食文化,以“干栏”为标志的建筑文化,以壮锦为标志的服饰文化,以神人共娱为特征的节日文化,以“歌圩”为标志的诗歌文化,以人缘亲和为根本的礼俗文化,以崖画和石刻为代表的艺术文化,以“掌雅”为主体的医药文化,以“摩”和“鸡卜”为标志的宗教文化,以“宁董”为标志的铜鼓文化。[1](P2)壮族文化在精神信仰方面主要以“摩文化”为代表,而在物质文明方面则以“那文化”为标志。本文拟以“坡芽符号”形象所对应的歌书内容读识壮族的系列生活文化,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科视野,丰富和提高对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认知。

一、稻作文化

壮民族的稻作历史悠久,明清各代地方志均有大量记载。明代万历《云南通志》卷四记载“侬人、沙人,男女同事犁锄”;正德《云南通志》卷七说:“沙人善治田。”清康熙《广西府志》卷十一说:“土僚……善耕……”清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说:“黑土僚,喜种水田。”由于壮族擅长种植水稻,故有的地方干脆把他们称为“水户”。在耕作技术方面,壮族的水田比附近汉族地区耕作的更为先进精细,一般实行一犁一耙,有的地区甚至两犁三耙。绝大多数地区已使用畜肥、绿肥施田,粮食产量也比较高。

水让壮族先民变得富有灵性,他们拦河筑坝,利用水流的落差,通过修筑水渠,把水引入田里,便于种植水稻。坡芽歌书里反映出的灌溉方式与壮族所经营的“山谷田”特点吻合。史载“雒田”的特点是“从潮水上下”,这种田实际是望天田,因生产力低下壮族先民无力进行水利建设,其田间耕作主要是靠自然通水灌溉。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水经注》所说的“潮水”的“潮”并不是汉语中的“定时涨落的海水”。[2]坡芽村由于地势影响,开垦耕种以稻田种植为主,山地种植为辅。男子在歌中唱到,只要夫妻同心协力,没有水田也要开垦山地耕种。歌书中“raemx cenhfai”指的就是从水坝下流出的水。歌书第78首《田地rihnaz》中提到,坝上顺渠导流的水是处于高位而有用的水,坝下渗漏出的水则是被人看不上的低贱无用之水。

第25首歌中的棉箩、第53首歌中的弯刀、第56首歌中的锯子、第59首歌中的锄头、第64、65首歌中的扁担,第76首歌中的犁都是坡芽村民现今仍使用的生产工具。歌书中提到的生产工具还有簸箕、头碓(碓,用来舂米的碓子,有水碓、旱碓;头,即碓头。舂米时,男人在碓尾踩碓,女人在碓头筛米、簸米)、竹筒做的水桶或猪食桶(猪潲水)、形状和弯镰刀相似的割草专用工具、犁杖 、舂土墙用的槌子、古形制的石斧等。

歌书中提到了开垦、垦荒、耕种、犁地、耕田,挑水、砍(柴)、担(柴)、劈(柴) 、烧(柴)、烧火、织(布)等农耕生活;大量提到稻草、水田、旱地,山地、 田埂、良田,萍田(有浮萍的田,意为良田)、菜园、高田埂变低田埂(高田埂的田就是山坡上的梯田,低田埂的田就是平地宽田);提到马耳杆草、嫩秧、糯米、米粒,木棉籽、丝瓜籽,脱籽后新弹出的棉花;提到刚竹、慈竹、芦苇、箐沟边的蓼蓝、菁蓝、翏蓝、菘箐蓝靛等,这些都与稻作生产密切相关。

另外,歌书还提及稻作地区常见的许多动植物。如第3、22首歌中的血桐树、岗柃树、麻栗果、龙眼树,第23首歌中的红山果,第32首歌中的野芋,第33、34、35首歌中的紫梅,第42首歌中的茅草,第79首歌中提到的野葱花,第6、7、81首歌中的竹笋,第10、11首歌中的枫香树,第17首歌中的木棉树以及第48首歌中提到的壮族神树榕树。第5首歌中提到鹧鸪、斑鸠、锦鸡,第47首歌中的黄蜂、第70首歌的火雀、第46首歌中的草鱼、第55首歌的河鱼等在附近山林、田地、池塘里至今可见。第4、37首歌中提到的鸭子是壮家水乡常见的家禽;第12首歌提到的油蚂蚱在云南壮族地区是少女占婚的工具;富宁壮族常用血桐叶包糯米饭等食品,用岗柃树木制作扁担,富宁壮族青年还把象征有心采摘不怕刺扎手的麻栗果实当做爱情信物。

二、饮食文化

壮族的食物往往与稻米有关,至今,米线、泡饭、糍粑、粽粑、褡裢粑等各种米制食点仍是富宁壮族的最爱。每逢节日,祭祖祭神或是在婚俗丧葬礼仪祭祀上,稻米或稻谷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稻作文化对饮食方面的影响渗入到富宁壮族生活的各个方面,稻作文化主宰的节日更是贯穿一年365天。五彩糯米饭是壮族传统的美食,每逢春节、三月三、歌节、清明节、四月八、六月六、七月节、九月节等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做糯米饭,以作赶集、参加歌圩食用。褡裢粑、糯米粑、粽粑等米制食品也因不同地方的壮族烹饪手法的不同而口味各异。富宁壮族除以大米为主食外,还用大米加工特色食品如酿制米酒、米醋等。皈朝、剥隘沿河一带生产的鱼是桌上的美味菜肴。

歌书第13首提到的韭菜、第18首提到的白菜、第49首提到的黄瓜在坡芽村十分常见。第38首提到的沙梨、第51首提到的芭蕉、第52首提到的葡萄都是坡芽村村民喜欢种植的水果。第30首中唱的圆粑和吊粑是壮族的传统食品。第71首提到的甘蔗,在明清时期,两广、福建、云南南部的甘蔗种植就有很大发展,广西、云南富宁等地还出现了以专门种植甘蔗取糖为生的“蔗园人”。第30首歌《七日caet ngonz》中提到的“haeuxdamh”是当地的一种泡饭,利于吞咽,通常为口渴或患病时食用。“ciz”指糯糕,泛指用糯米自制的糍粑和糕点。第19首歌提到的三角灶、第74首歌提到的煮饭锅等都是村民至今使用的生活用具。

第16首歌《盐加酱zu za ciengq》中的“cez aeuh zu coqciengq”,意指为爱舍得放盐加酱,本来酱已经咸了,但还要加盐,歌中反映的吃菜蘸酱油的习俗在坡芽村仍有保留。第24首歌用一艘漂在水波浪上的木船符号形象,形容男子对女子爱重如山如岭,情重如载盐载锡之船。以上两首歌可以看出“盐”对于当地壮族的重要性。

三、服饰文化

从服饰上来看,壮族人多以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样。女子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上衣是左衽无领阑干衣,腰部扎有紧身带,下身穿长裤,裤腿稍宽,裤脚处有兰、红、绿色的丝织和棉质阑干镶边,裤外套有镶边的短裙,头上包黑毛巾,穿绣花鞋,戴耳环、手镯和项圈,裤腰左边悬挂一个彩穗筒。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裤子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花纹的头巾,穿布鞋。

歌书第31首《衣角卷cih bwh haen》的符号形象,就是现在坡芽村的中老年妇女普遍穿着的衣服样式。第41首歌《裙子zoengq hinj》描绘的是以“短衫长裙”为主要特征的富宁古代壮族服饰文化。据村民回忆,90岁以上的那辈人曾穿过这种裙子,由于民国时期富宁剥隘等地推行服饰风俗改良,便改变了穿裙子的习惯。也有村民介绍,不穿裙子的原因是因村子缺水,没法洗这种又大又重的裙子。第43首歌中所画的裤子一直是壮族传统的自制大裆裤,除60岁以上的老年人穿着外,其他青壮年人已改穿街上买的成品裤子。第45首歌中画的棉纱则反映了坡芽村壮族纺线织布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前后,坡芽村仍有种棉纺线织布的习惯,现村民家仍拥有织布机,他们用街上买来的线织布做成被子、床单等用品。

歌书第11首《枫叶mbawh raeu》中提到的“remj”草本植物(即菘箐蓝靛),经过加工可以制成染料,嫁衣须染成黑中透红,黑红中映亮,并配以壮锦为饰,方为体面。在中国的四大名锦中,壮锦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它以色彩绚丽、图案别致、结实耐用而驰名古今中外。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壮锦就出现在汉族的典籍当中,成为当时名贵的贡品,“佳丽厚重”,是对壮锦最为贴切的比喻。第77首歌《三趟san fan》中的 “laetngih”,就指用四踩或六踩织布机把双层纹路的土布织成两面花纹,即壮锦。壮族制衣的染料还有rihcamz(蓼蓝)、rixremj(菁蓝)、camz(翏蓝靛,一种耐旱的草本植物),其中翏蓝靛主要染制壮族传统的藏青色、黑色服装,这也是壮族服饰的主色调。歌中唱到的蓝衣,指的是只用蓝靛染过一次的浅蓝色土布(若染色多次则会变黑),质地较薄,夏天穿起来凉快。第18首歌《一棵菜go byaek》中,男子唱到深爱着女子却不能将她像挑菜、挎书、带画像、佩刀一样随身携带。这里可看出壮族男女有佩戴香物美器的打扮习惯。

四、建筑文化

壮族依山傍水而居,民居多为竹木结构、竖木为架的干栏式建筑。壮族人的房子为三开间,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储存粮食,人居住在中层,下层则是养牲畜或存放杂物。房屋四壁用竹子或木条交错编扎,然后用山草烂泥浆涂抹光滑,既防风又防雨。中层和上层铺楼板,屋顶盖茅草或瓦,中间设正堂,堂屋上方设神龛,是会客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左右两开间设卧室、客房、厨房。中层设大门,下设石梯或木梯。有的在后屋开后门,便于通屋后菜地。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围在火塘边进行。门侧面搭晒台晒粮食、衣物。壮家干栏适宜高温多雨地区,人居住的中层通风良好,干爽凉快。

第36、66首歌中所画的干栏式建筑是壮族人的重要民居,在云南壮族地区十分常见。第36首歌《抬脚去妹家diemjdin bae ranz nuengx》唱到:“cez nuengx gangj jinqjin , goz diemjdin bae coh,goz bae coh daengz ranz”,意为如果妹讲的是真的,哥抬脚就走,到妹家去成亲。整个符号形象以简笔画的形式完成,由一只脚和一座“干栏”式建筑组成。壮语常以上、下、左、右来表述四周方位,歌书中出现的“hwnjroengz”指的是“上下”,歌中的“上下去来”指邻里之间的来往。壮家人喜欢在自己的干栏四周,用竹子编成篱笆围圈,篱笆和干栏之间的环形空地是院子、菜园,房前屋后栽柚子、柑桔、芭蕉、桃李和翠竹,使干栏周围绿地如茵,果木遮天。第15首歌中女子叙述自己没人爱,变成了独居耳房的老姑娘。“maiq gak lienk laj yieng”中的“laj yieng”是壮族民居正房门外晒台旁边的小耳房。这种耳房,是百越民族干栏式建筑中特有的,一般情况,耳房房门独自开,不直接通往正房,是家里的未婚男女对歌相会的场所。第14首歌中唱到的 “byaicanz”,指“晒台”。第66首歌《一间房aenh ranz》中唱到:“牵手回家去,咱家炊火熄。火熄咱同吹,火旺咱同笑,烦恼随烟消。”从歌中可以看出,勾画得简洁而形象的“家”就是干栏式的房屋,这个符号象征着男女青年渴望成家的迫切心情。

交通方面的内容歌书提到的并不多,但在第24首歌《木船rowz maex》中唱到的“用船运载盐和锡”,和历史上剥隘码头的盐、铜、锡贸易情况是一致的。第45首歌唱到:“你妻在百色卖棉纱,在剥隘卖红糖。”意指男主人公的原配妻子在贸易集市贩卖棉布和土糖,明确提到百色“Baegsaek”、剥隘“Baeg ai”。[3](P5)两个贸易要地在坡芽歌书中被提及,可以看出,富宁壮族人民的物质生产生活不再局限于农田耕作和山地耕作,越来越多的物质交换让当地经济得到发展。

五、歌圩文化

刘锡蕃在其《岭表纪蛮》中写道:壮人“无论男女,皆认为唱歌为人生之首要问题。人之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择偶的可能性,即不能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豕之顽民”。壮民族通过诗歌传唱的形式获得民族历史、生产生活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这一民族文化表现形式使得壮族歌文化生机勃勃。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幼童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帮带习俗。在农村,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等,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壮族的歌,与其说是歌,还不如说是诗,因为那种随口就唱的歌词,都是没有经过什么准备的,却是句句压韵,歌词含义丰富,这些都是壮家人在生产劳动中不断锤炼出来的诗性体现。歌圩文化使得壮族人聚居的广西和文山成为远近闻名的“诗乡歌海”,富宁被誉为“歌海舞乡”。世代流传的壮族民歌曲调就多达20多种,著名的有郎恒山歌、皈朝山歌、剥隘山歌等,而大山深处的坡芽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坡芽歌书是一部壮族爱情组歌,反映了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全过程,展示了男女双方的炽热感情及相互考问的智慧。组歌以五言句为主,每首四到十几句、几十句不等,独立成章,相连成篇。可以用很多不同曲调来演唱,常用的曲调有【吩标乖】【吩打劳】【吩果芒】【吩呃哎】和【吩单】【吩央】【吩喂嗨咧】【吩丫玉】【吩就弄】【哼央细】【吩侗】【吩摩喽】等,可依个人喜好用不同曲调变化而歌。[4](P326-327)坡芽歌书的唱序是由上至下,从右到左,深受坡芽村民喜爱。在当地,坡芽歌书可作为宴席上的酒歌,也可在火塘边颂唱,村民们在老人厅里集结时也有很多歌者吟唱它。坡芽歌书出现在壮族人民的日常活动中、田间地头的劳动余暇里,祭祀礼仪更是不可缺少,可谓无时不歌,无处不歌。

近几年,富宁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了支持坡芽歌书并让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在坡芽村内建立了传习馆以供村内的晚辈们学唱坡芽歌书。学员主要为村内的青少年,他们在传习馆集合,由村内会唱坡芽歌书的成年歌者传授。无论在隆重的壮族“陇端节”里、丰盛的婚礼宴席上,还是在山野、稻浪中,月光如洗的夜晚,壮族人民都要通过歌唱来表达相互间的问候与祝福,表达相互间的尊敬和爱慕。坡芽歌书展现了壮族人民生活文化中处处有歌的民族特色。坡芽歌书的歌词朴实无华,旋律生动,比喻形象,其民族风格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和壮族糯米馨香般的韵味。

六、艺术文化

以绘画记歌的这种形式坡芽村人称为“布瓦吩”,即“把花纹图案绘在土布上的山歌”,翻译成汉语就是“歌书”。坡芽村民把坡芽歌书中的图案符号画在自织的布上,让使用这些符号的人看到、记住、熟识并运用它,歌书符号还起到绘画临本的作用,不会画或记不住时可参照描绘。坡芽歌书是用图画描绘而成的,这与文山地区新时器时代的先民们在崖壁上描绘的岩画有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当我们将坡芽歌书图案与岩画图案进行比较之后,就不难看出其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5]专家们普遍认为,绘画是记叙事物和进行思想交流的手段,也是一种感情符号。

众所周知,口耳相传是千百年来民间最主要的教育传承方式之一,在云南的很多民族地区,这种传承方式直到现在仍然普遍存在,正因如此,使得我们失去了进一步追溯探寻坡芽歌书产生年代的机会。据歌书保存者介绍,她是奶奶手把手教她画这些图案记下坡芽歌书的,歌书能追溯的最早源头只是几十年前而已。坡芽村有很多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按一代间隔25年计算,歌书的历史也就100多年前。坡芽歌书描绘的符号形象大部分是固定的,但有小部分的图案不同的人在画法上稍有不同。如“星星”,有人画出四角星,有人画出五角星;“干栏”,有人画的是干栏结构,有人画的是房屋正面,未能体现“干栏式”建筑特征。“斧子”、“马”、“人物”等也有不同画法。表现出不同的人对符号记忆的差异。

壮族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以那文化为中心的民族文化体系,他们据“那”而作,凭“那”而居,赖“那”而食,靠“那”而穿,依“那”而乐,以“那”为本。壮族文化孕育了“坡芽歌书”,具体形态在坡芽歌书中均有体现,除上述提及的主要内容外,壮民族的精神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在歌书中也有记录。比如第2首歌中提到的抓石子就是壮族儿童最爱的游戏;第20首歌中所反映的屈肢侧身葬式是壮族古老的葬式之一,在广西的考古中多有发现;第77首所唱的“婚后不落夫家”是壮族人的习俗;第29首歌中提到的席子坡芽村民至今仍在使用;歌中所唱到的纺线、织布、生病看巫师、刀耕火种等习俗在坡芽村至今仍有保留,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一个民族的心理、价值取向、道德伦理、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是能够从其特有的文化形态中获取依据的。坡芽歌书的出现是一个契机,坡芽歌书符号形象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和美学意蕴。

[1]戴光禄,何正廷.壮族文化概览.导论[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

[2]覃晓航.从“雒田”和“榃”的语源看古越人的谷田文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44-145.

[3]刘冰山.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王志芬.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5]何正廷.坡芽歌书与壮族歌圩[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22-25.

Life and Culture Interpretation of Poya Folk Song Book

DAI Yan1, ZOU Yu-cheng2
(1.College of Arts,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2. Minority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eijng 100102, China)

Poya Folk Song Book of Fu Ning is a wonder of Zhuang culture. The 81 symbols portrayed the local material from life and production. Each symbol is both a stand-alone image, and a union as a whole, which is regarded as “Zhuang love Trilogy” by academic circle. Although Poya Folk Song Book are regarded as love songs, it covers a lot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Zhuang, vividly re fl ecting the local production, living customs and rice-cultivation culture of Zhuang nationalities.

Funing; Poya Folk Song Book; life and culture

I207.918

:A

:1674-9200(2013)05-0001-05

(责任编辑 娄自昌)

2013-08-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美术学视野中的‘坡芽歌书’符号形象研究”(10XJA760003)。

戴 艳(1968-),女,壮族,广西宁明人,文山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术教育油画方向的研究;邹雨橙(1992-),女,壮族,云南文山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2010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富宁壮族首歌
江都市教育局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就是这首歌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滇南桂西地区白苗族群音乐的传播方式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描绘富宁新画卷
富宁,梦一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