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础

2013-03-19全家悦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宣言恩格斯

全家悦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100091)

《共产党宣言》(下面简称为《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奠基之作,它虽然没直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但却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论述,从整体上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步形成。重温《宣言》,对于新时期把握好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发挥好我党的政治优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创新,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长期从事无产阶级宣传教育实践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伴随着党的诞生而产生的。一开始它并不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叫宣传工作,后来才演化为“思想政治工作”。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并公开声明这个党是彻底为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党。当时,马克思、恩格斯等人为党起草了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

《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长期从事无产阶级宣传教育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无论是上大学期间还是工作之后,都把自己的理论研究与现实的工人运动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美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吉登斯在分析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时指出,大约在18世纪晚期,西欧发生了两股演变潮流,一是工业革命,二是政治革命。一方面,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总体生活方式,使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非农业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民主思想深入人心。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已占居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导致经济危机频频发生。资产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断加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随着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化,斗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法国里昂工人在1831年两次举行起义,以英国工人为主体的广大民主力量,从1836年开始发动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在1844年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这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三大工人运动又都相继失败。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在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中,各国出现了一些具有政治性的工人群众组织。工人运动的实践需要强有力的政党领导。在这种情况下,马恩开始着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工作。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在长期的工人运动中,非常注重思想、理论宣传工作。他们身体力行,通过著书立说,发表文章,创办报刊,印发传单,深入工人之中进行调查研究、演讲,回答工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来教育群众,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自己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集工人运动之经验,马克思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因此,《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40年代西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革命运动,长期从事无产阶级宣传教育工作,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实践的产物。

二、《宣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逻辑的基础

马克思在《宣言》中虽然没直接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但围绕资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从整体上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逻辑,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初步形成。

第一,对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规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即谁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宣言》中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它自身的先进性。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无产阶级政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主导和关键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所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所以获得这种主体性资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先进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努力,且一定要保持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285首先,理论上的先进性决定了政党性质的先进性。在理论方面,它比一般工人群众优越的地方,就是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了解和认识工人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它本身就具有不可超越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实践活动的人,归宿点是人类的解放。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异化的现象,提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突破“人对物的依赖”的发展阶段,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马克思主张的理想社会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提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和实践行为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利益的部分。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是发展的依据,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和实践行为上,看能否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能否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理论方面,必须掌握先进理论,对作为客体的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优势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获得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资格的前提条件。二是在实践中,必须维护和代表作为客体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它的主体资格及其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可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可以说这两点是《宣言》对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最基本的规定,失去了这两点,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主要依托。

第二,对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规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即做谁的思想政治工作。《宣言》中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斗争。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只能是以人民群众为客体。《宣言》第一次揭示了政党的本质,强调政党就是阶级利益的代表。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294因此,作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维护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需要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和认可。只有在得到人民群众的检验和认可之后,马克思主义政党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另外,《宣言》中强调了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1]25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变革的推动者,但人民群众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人民群众的事业就会陷入自发性的境地。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实现,不仅仅需要具有主体资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积极推动,它的构成和运行还需要得到作为客体的人民群众的有效配合。此外,人民群众是个抽象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人民群众进行了分类,认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左翼和青少年,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在推动革命运动发展的进程中,应该教育和争取的对象。在当时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就分了不同的层次,而且根据不同的对象的特点、需求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强调:“在当前一切同资产阶级对立的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1]282“共 产 党 一 分 钟 也 不 忽 略 教 育 工人。”[1]306“中间等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1]283

第三,对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和内容的规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依据目的向客体实施教育的具体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要同传统的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1]293“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当阶级差别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不仅讲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也从另一个方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内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彻底实现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性质和条件,启发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由自发性到自觉性的转变,从而使他们积极地起来为自身的利益而斗争,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启发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使工人阶级实现由自发性到自觉性的转变,其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的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对立。”[1]306列宁曾高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在提高工人阶级阶级觉悟方面的贡献时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功绩,可以这样简单地来表达:他们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2]89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提出对无产阶级进行理论教育和阶级意识教育,另一方面提出要努力搞清楚错误思想和观念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恩格斯在《〈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至于说到《宣言》中所提出的那些原则的最终胜利,马克思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精神的发展。”[1]263工人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精神上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逐步使自己成熟起来。因此,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教育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教育不仅重视正面灌输,而且重视对各种错误思想的批判。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驳斥了对共产主义提出的种种责难,批判了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等形形色色的所谓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认为那些说教和文献要么“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之令人感到可笑”[1]295,要么就是“在它以后的发展中变成了一种怯懦的悲叹”[1]298,或者“除了极少数的例外,都属于这一类卑鄙龌龊的、令人萎靡的文献”[1]301,从而揭示了它们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意义,而只具有纯粹文献的形式的本质。在这种对错误思想和观念的批判中,使人们不断认识到了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第四,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原则的规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即如何来做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准则。在《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思想已经形成雏形,为马克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方法基础。“灌输论”思想是伴随着科学世界观的诞生而萌发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灌输思想已经有了最初的表达。“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15这就蕴含着社会主义理论需要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进来之意。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评了空想社会主义和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明确地表达了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教育——党是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思想。他们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主义理论需要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进来,因为“贫困”不能产生“理智”,社会主义不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它最初只能由“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的,“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1]306提出来。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注重对无产阶级进行理论灌输,而且非常注重让人们通过亲身体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使科学理论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因此,教育和自我教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1890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谈到工人运动时指出:“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失败更胜于胜利——不能不使进行斗争的人们明白自己一向所崇奉的那些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使他们的头脑更容易透彻的了解工人解放的真正的条件。”[1]263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他们在指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在强调科学理论指导的同时,一再重申理论不能变成教条。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在具体条件下所得出的个别结论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过时”,这些结论“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条件的变化而相应的调整。

综上所述,《宣言》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具备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了一个逻辑框架。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是指掌握先进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通过向人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启发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由自发性到自觉性的转变,从而使他们积极地起来为自身的利益而斗争,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它隐含着四个基本要素:第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第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是人民群众。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是“灌输”。第四,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四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延伸出了内容、原则等其他要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是由主体、客体、方法及目标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系统。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逻辑。

三、《宣言》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进程

《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2]93列宁对《宣言》的精神实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2]416《宣言》不仅仅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且从整体上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逻辑,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初步形成。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史角度看,《宣言》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又孕育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推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进程。

以《宣言》为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的基础,之后列宁、斯大林在俄国创立了布尔什维克政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宣言》在中国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武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创新,创立了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作了新的思考和概括,在思想政治教育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都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新的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生命线”的重要位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大规模进行干部培训,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三个着眼于”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务必”、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作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团结人民;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这些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任务、原则、方法、途径等的创新指明了方向。

新时期,面对党情、国情和世情的巨大变化,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个系统及其内部的各个要素必须适应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彼此之间的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逻辑的前提下,扩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时代内涵。首先,党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第二,作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要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做到“三个代表”,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资格。第三,要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在新的形势下的各种变化,紧密结合人们的思想实际,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四,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第五,要适应形势变化,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苏]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宣言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杭州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恩格斯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