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先秦儒家伦理中“勇”的内涵*

2013-03-18马家忠

关键词:小勇勇者荀子

马家忠

(南京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在先秦哲学的经典书目中,“勇”字首度出现于《诗经》与《尚书》之中。“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诗经·小雅·巧言》)“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庞,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百禄是总。”(《诗经·商颂·长发》)此中出现的两次“勇”都意指勇敢之德。“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惟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尚书·周书·秦誓》)“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尚书·商书·仲虺之诰》)《尚书》中出现的第一次“勇”形容个体的勇敢,第二次则与“智”德并举。之后,“勇”字在《论语》中出现16 次,《孟子》中出现15次,《荀子》中出现31次,下面我们以先秦儒家伦理的经典书目引文来考察“勇”的辩证意涵及现实意义。

一、“勇”的特性:“无惧”与“知耻”

在先秦儒家伦理中,“勇”的特性究竟为何?除了“勇者无惧”,“知耻近乎勇”外,在经典书中没有找到具体的定义式表述。至于“勇者无惧”到底是无惧什么,何时无惧?“孔子观于东流之水,……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无惧,似勇。”(《荀子·宥坐》)勇在此体现出“无惧”的主调。“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荀子·修身》)这具体说明了“行道理”时要有“勇”。在“行道理”之前,首须“知道理”,这是第一步的认知层次,接着进入实践层次,此时一般人常缺乏道德勇气,只限缩在“明哲保身”的保守思维当中,难有大度量的胆识与作为。因此,荀子的提醒值得注意,也指出勇之为德在于实践与力行,而非仅止于知。虽言“勇者无惧”,但是否什么都不怕?“知而无法,勇而无惮,察辩而操僻,淫大而用之,好奸而与众,利足而迷,负石而坠,是天下之所弃也。”(《荀子·非十二子》)“勇而不见惮者,贪也……此小人之所务,而君子之所不为也。”(《荀子·荣辱》)若勇而无所忌惮、不见惮,则是胆大妄为,反而堕落到了“贪”的深渊。

至于“知耻近乎勇”,表明“知耻”并不等于“勇”,孔子回应子贡问“士”时答曰:“行己有耻。”(《论语·子路》)读书人会以羞耻之心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此“耻”近于《孟子·公孙丑上》中的“羞恶之心”,这里的“羞恶之心”诚如儒家公德里的“恭”一样,“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而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形式,否则便成为虚伪,要使自己的举止言行达到恭的要求,就要反对花言巧语、行为轻率”[1]。孟子还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真正的无耻即是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不以耻为耻之耻。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民族气节,知耻都是良知的先导。一个人懂得羞耻,才能自省自勉。综上,我们可以初步归结“勇”具有两个特性:“无惧”和“知耻”。

二、“勇”的德性释义

古希腊伦理有所谓的“四德”,意指“智”、“公”、“节”、“勇”四个德行,其重要性亦是按照与理性、知识的关系依序递减,“因为在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最难被还原为知识”[2]。由此,智德为首要之德,公德次之,节德第三,勇德殿后。在先秦儒家伦理中则屡将“知”、“仁”、“勇”并成为“三德”。此种含义的表达接连出现于“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无惧。”(《论语·子罕》)“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无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中庸·第二十章》)

至此,“知”、“仁”、“勇”三者并称为“三德”成为共识。至于三者中何者较重要?通常以“仁”德为最高,次为“知”德,“勇”德殿后。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由此,仁者之勇方是真勇,而无仁之勇只是勇力之勇。勇原本与恭、信、敏、惠、智、忠、恕、孝、悌等同是一种特殊德行,隶属于道德总纲“仁”德的统辖下,“作为三德之一的勇固然重要,但它必须在一定限度内,逾此则过犹不及”[3]。

勇与仁犹如孝与仁的关系,仁一定包含了孝,但孝未必能做到仁,孝也未必合理合义,所谓“愚孝”便是此意,可见孔子认为“仁”德比“勇”德较为宽厚,且比“勇”德的位置要高。“勇的德性定位应是有知之勇、行仁之勇”[4],如若脱离此定位,则勇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德性,而蜕化成了所谓的假勇与非勇。

三、“勇”的层级之辨

(一)大勇与小勇的辩证

孟子认为勇有大勇与小勇之分,“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认为齐宣王应当好勇,但非好小勇,小勇乃匹夫之勇,其勇仅敌一人者;王当好大勇,如文王之勇、武王之勇,其勇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其实,大勇的实质是仁与知,小勇则凭借个人力气。孔子曾评价子路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孔子门人中的子路应算是武功第一,但也是最好勇了。“子曰: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无惧者,圣人之勇也。”(《庄子·秋水》)其中“渔父之勇”与“猎夫之勇”均属“匹夫之勇”,是小勇;而“圣人之勇”才是“文王之勇”与“武王之勇”,是大勇。

(二)上勇、中勇与下勇的证成

荀子认为勇有等级之分,可分为“上勇”、“中勇”和“下勇”三级。“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此上勇也;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此中勇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此下勇也。”(《荀子·性恶》)

下勇、中勇与上勇分别对应着“狗彘之勇”、“小人之勇”和“士君子之勇”,“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恈然唯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见,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荣辱》)显然,这里的“狗彘之勇”与“小人之勇”都是从自己的利害关系出发,并因此危及他人,这种勇必然是不足取的,是假勇,更谈不上勇德。“士君子之勇”则不然,士君子是先秦儒家伦理中的理想人格,此勇“以义为质,以礼为节,统摄于仁,行己有耻,是一种以道德理性为内涵的意志品格”[5]。在《论语·为政》篇中有句“见义不为,无勇也”,“士君子的勇”原本就不是为了谋取私利,而是为了追寻正义与公利,这便是勇德。

四、“勇”的辩证意涵:从“勇力”、“勇气”到“勇德”

(一)勇力之源

在“勇力”方面,古人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即先秦儒家所说的“小学”学习内容,可见,传统意义上的儒者本身并不是只知读书而文弱无力的书生,孔子身材魁梧,力能搏牛即是一例,此为正向的勇力。勇力有时指向负面鲁莽的行止,“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故民归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为者顺。暴悍勇力之属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纠收缭之属为之化而调,夫是之谓大化至一。”(《荀子·议兵》)其中“好勇斗狠”以及“暴悍勇力”的“勇”即是鲁莽之勇。“蓝苴路作,似知而非。软弱易夺,似仁而非。悍戆好斗,似勇而非。”(《荀子·大略》)“勇”也有假面的时候,其中“悍戆好斗”只是表面似勇而非真勇,现今黑道流氓的行迹近似于此。“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一个喜好勇敢却又厌恶自己贫困的人,特别易闹事端,这也是一种负面之勇才会有的结果。“乱世之征:其服组,其容妇,其俗淫,其志利,其行杂,其声乐险,其文章匿而采,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荀子·乐论》)在这里体现出乱世与治世的截然对反,乱世的征象之一是“贱礼义而贵勇力”,将勇力对反于礼义,以至于非盗即贼、无所成就。

(二)勇气之本

“勇”不是单单凭借勇力,还要具有勇气,“柏拉图把勇气看作人身上位于理智和情感要素之间、理性与欲望之间的一座桥梁”[6]。孟子则认为养气的步骤有四,第一就是养勇,在回应“不动心有道乎”时说:“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巿朝。孟施舍之所养勇也,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孟子·公孙丑上》)养勇即是培养勇气,勇气得到培养,才能不畏怯与不动心。孟子指出了北宫黝与孟施舍的养勇方法不同,比较二者的勇气,不知道谁会最后胜出,孟施舍比北宫黝善于守,这是其根本。不过二者都是血气方刚之勇,虽然做到了内心岿然不动,但二人的勇却没有合乎礼仪。孟施舍与曾子相似,但前者所守在“气”,后者反身循理,所守在“义”,故曾子所说的勇才是大勇与真勇。“勇”是“成人”的要件之一,“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照孔子的看法,整全的人必然也包含了勇,否则便不能称为完美了,但这时的勇还只是指有勇气,单单只有勇气还不足以成就勇德,所以还要以礼、义等加以文饰。

(三)勇德之基

勇德是一种善,“德之所以为善,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善的性质,更是因为它使拥有德性的人获得了善的品格”[7],善德绝不会有“乱”的弊端,因此勇德是合义、达礼且好学之勇。

勇德合于义,首先要考辩“勇”是不是“君子”所独有?似乎不然。君子有君子之勇,小人有小人之勇,此时之勇乃宽泛义之勇,而非勇德。“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由于孔子深知子路勇敢有余,便回答说“君子义以为上”,这是因材施教的运用,而不能看成尚义而不尚勇。孔子谈到勇如果没有义来约束,则君子也罢,小人也罢,都有害无益,“勇若离开了仁,就势必成为背义之勇”[8]。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义”来约束自己,以免闯祸。“义”者宜也,恰当与否是君子必须要考量的重点,也是尚勇的原则尺度,在此“勇作为一种善的力量,作为一种内在于人的稳定的品质,有着丰富的道德内涵”[9]。“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孟子·离娄下》)勇德推而至极是一种关乎生命的态度。生命是宝贵的,若“可以死,可以无死”,表示死并非绝对必要,既不合宜又不合义,此时若执意死反而伤了勇德,因此人们要审辨义理、珍爱生命。

勇德达于礼的意涵在《论语·泰伯》中有记载:“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不法,察辨而操辟,勇果而亡礼,君子之所憎恶也。”(《荀子·大略》)这两段引文表明:孔子和荀子都以为不能徒有勇,勇还必须加上“礼”,因为“礼不仅是外在伦理规范的设立,而且是人性提升的路径”[10],否则勇就成为了君子所憎恶的假勇。勇与恭、慎、直诸德一样,如果没有“礼”作为尺规来衡量,那么无视国法则会叛乱,动辄较劲则惹出乱子,如车匪路霸,杀人贩毒,也是一种徒有勇力的无知表现。

《论语·阳货》对勇德在于好学予以阐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指出好勇还必须加上好“学”,才不会有“乱”之蔽。“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荀子所谓的“师法”其实就相当于“学”,故言“人无师无法而勇,则必为贼;人有师有法而勇,则速威”,在此勇德的养成在于好学不显自明。

五、结语

综上,“勇”在先秦儒家伦理中的真实含义是一“合义、达礼且好学”之勇。真正的“勇”德乃发乎于“仁”,“仁者必有勇”,理由是只要人们具备一种德行,就一定拥有实践智慧,而一旦拥有了实践智慧,面对场合之际都有能力拿捏中庸之道,在恰当的时机,以正当的动机,针对适当的对象,作出明智的抉择并采取适宜的行动。仁德和勇德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那“勇者不必有仁”吗?其实不然。“勇者不必有仁”中的“勇者”并非全然指涉真正兼具勇德之人,可能只是具备勇力之人或勇气之人,可能只是小人之勇的“勇者”,见义勇为的人,首先是有了仁心,然后才会力行实践,只有勇力与勇气,显然不足以称为“勇”德。“勇”之所以可取,是因为“勇”是在仁爱信念的驱动下体现出的一种无惧、知耻、合义、达礼且好学的中庸精神,这样的“勇”才是“仁者之勇”、“士君子之勇”、“上勇”与“大勇”,也便是真正的“勇德”。

[1]杜振吉,郭鲁兵.儒家的社会公德观[J].孔子研究,2007(6):5-15.

[2]Grube G M.The Structural Unity of the Protagoras[J].Classical Quarterly,1933(27):201-237.

[3]晁乐红.论作为美德的勇敢[J].伦理学研究,2010(2):74-77.

[4]吕耀怀.勇德的中西异同及其扬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1-38.

[5]李振纲,陈 鹏.论语中的勇与子路好勇[J].河北学刊,2012(1):30-33.

[6]陈树林.存在的勇气与哲学旨趣[J].哲学研究,2005(3):92-97.

[7]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1.

[8]葛荣晋.儒家三达德思想与现代儒商人格塑造[J].学术界,2007(6):128-137.

[9]林贵长.论勇德[J].齐鲁学刊,2007(1):28-31.

[10]樊 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82.

猜你喜欢

小勇勇者荀子
他们都是“孤勇者”
拔枪吧!勇者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和谐
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最高山峰
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