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义之花》

2013-03-17王旭烽

全国新书目 2013年10期
关键词:革命者主义革命

《主义之花》

内容简介:

本书以辛亥革命为前序,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为尾声,以原浙江省省长沙文汉夫人、曾经担任地下党南京市委书记及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的陈修良革命经历为纵贯线,以辛亥革命、倒袁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二次土地革命、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之后等历史阶段为单元,串以一系列浙江籍或主要在浙江从事革命工作的女共产党人的红色传奇,形成本书结构。

在30万字左右的篇幅中,秋瑾、徐自华、陈修良母女、胡焦琴、朱凡、王会悟、张琴秋、金维映、杨之华、李敏、朱枫……女性革命者如同鲜花次第开放,谱写出革命之路上绚烂的篇章。革命的残酷与跌宕,革命女性的爱与恨、信仰与理想都得了真实而详尽的再现。在她们的身上,“最激烈的真与最温柔的美合二为一”。书中将每位女性配以一种气质接近的花朵,在插图中一并体现,这些革命女性或有着菊花的绝傲,或有着梅花的凛然,或有着牡丹的绚烂,或者有珊瑚花的雅致……

王旭烽:女。江苏铜山人。教授,著名女作家。民进成员。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历任浙江《工人日报》记者、副刊部副主任,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人员,浙江省文联影视创作所副所长,专业作家。浙江省第八届政协委员,浙江省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数十年文学及学术生涯,杜鹃声里,烟雨楼中,精雕细琢,遂成文字一千万。十年磨一剑,写就“茶人三部曲”,前两卷《南方有嘉木》及《不夜之侯》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曾三次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艺类图书奖,并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此外,获得各类文学奖项数十种。对茶文化及浙江、杭州地方文化史情有独钟,有多部小说、随笔问世。戏剧作品有越剧剧本《藏书之家》、昆剧剧本《红楼梦》等。

王旭烽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06 30.009787806869475

是她让我们重新思考信仰的力量

《主义之花》的叙述中把花作为主线,为相对应的艺术载体来描述不同革命女性的性格特征和人生色彩,非常独到而富有艺术感染力,并且得知了这些女革命者身上共同的特点及对革命和共产主义信念的那一种忠诚。

在这本《主义之花》中,作家王旭烽从1907年点燃星火的异国女性蔡特金,到2010年自台湾魂归大陆的“潜伏者”朱枫,深情讲述了33位女革命家壮烈瑰丽、伟大雄奇的品性和生平。她们是挡不住的共产主义一往无前的体现,是最激烈的真理与最温柔的美丽合二而一、水乳交融凝铸的精神丰碑。

主义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就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表现,对人们就是一种人格的鼓励。同时,可以从她们身上,从女性革命者身上人们闻到了革命者的芬芳。王旭烽从家与国、主义与女性这样一个大主题上进行思考,其文学的意义和思想的价值是并重的。贯穿《主义之花》的整个写作,显然,作者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转述革命者的故事,而是以“同为女性”的视角去展现女性在柔美之外更加动人心魄的力量,拷问革命与女性之间复杂而独特的关系。

共产主义,是为着整个人类的、利他的,而不是自我生活的满足。在《主义之花》里,那些奋起抗争的女性,大多恰恰不是为着生计所迫,她们循着知识、正义、自由甚至爱情的召唤,为着民族的、人类的未来而不是自己的利益喋血牺牲。评论家李炳银感慨地说:“她们希望社会能够走向文明,走向接近自己理想的方向。因此,在她们了解和接触到民主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事业之后,就将这样的革命视为符合自己精神理想追求的方向道路,许多女性革命者就宁愿舍弃优裕的个人家庭生活,去经历凶险甚至生命的牺牲来走向这样的革命斗争活动。她们这种无私纯洁的精神理想和坚毅勇敢的追求,是在她们生活的那个社会生活环境下的文明与现实的选择。

每个人都是有着自己的禀赋个性的,革命者自然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具有更为强烈的道义感、献身理想的热情等,他们的个性应该比普通人更为鲜明。评论家彭程认为,《主义之花》较好地描绘出了每位女性革命者的个性,凸显了“这一个”的独特风骨和气韵,从而使个体人物塑造和宏大革命叙事获得了一种较好的结合,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特别的美学面貌。以独到的艺术笔法,写出了女革命者身上共有的对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的忠诚,富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在文学评论家李敬泽看来,现在的女性主义研究虽然很多,但依然存在盲点,在这一点上,《主义之花》具有独特的文本价值。他说:“我们的女性主义研究可能过多注意了在文化上、性别差异上的女性特质,但在更广阔的社会和历史范围内,女性的角色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充分树立。《主义之花》真正地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群体在革命历史中、在献身于信仰时所具有的强大力量。”

猜你喜欢

革命者主义革命
新写意主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近光灯主义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粉红革命
冬日 新碰撞主义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