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恢宏画卷
2013-03-15杨克瑞
近年来我国有关美国高等教育的研究详述备至,成果之丰富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美国高等教育的发达,自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许多历史条件显然具有不可复制性。反观欧洲大陆,特别是作为现代大学重要发源地之一的英国,其高等教育长盛不衰的秘密应当更具魅力。这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大学的持续繁荣恐怕要比创新大学更为艰难。特别是“二战”以来,英国高等教育面临着美国强有力的挑战,它是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呢?其钥匙就掌握在英国政府积极的高等教育政策之中。最近易红郡教授的专著《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一书,可以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洞察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窗口,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当代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恢宏画卷。
从政策视角分析当代英国高等教育,正是抓住了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这也是认识英关两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不同的核心所在。如果说美国高等教育是以自由主义为鲜明特征,那么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则凸显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对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所进行的政策分析,为我们展示了英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的不同角色。并从中感受到政策的民主与政府的明智,这对我国政府提高教育政策效能、改进高等教育宏观管理,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一,确立高等教育的基本国策。英国有着漫长而深厚的自由主义传统,政府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创办所谓的公立高等院校。这种高等教育自由发展的逻辑。也令英国付出了沉重代价。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令昔日“大英帝国”成风扫地。痛定思痛,发现自己与德国的差距很大程度上缘于教育差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政府1919年成立了“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GrantsCommitree,UGC),主动承担了英国大学的财政资助。这种由政府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英国的科技强国实力,迈出了干预高等教育的新步伐,并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国策地位。
第二,灵活机动的高等教育政策。重视高等教育,可谓说来容易执行难。其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心有余力不足,有心重视却无钱投资。这种情况虽然普遍,但归根结底还是重视不够。二是重视不当。这种情况往往更为可怕。例如,秦始皇必定惧怕知识的威力,才酿成了焚书坑儒这种历史大悲剧。同样,若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而一味“高抬”教育,所谓过犹不及,这种“捧杀式”政策也未必是高等教育的福音,因为它带来了教育失业与投资浪费。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灵活性,就在于其能够审时度势。这点正如书中的精辟分析,“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使人们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了怀疑。政府不再把高等教育看作是一种投资,而是一种消费”。
第三,民办高等教育的资助模式。英国独特的大学拨款委员会,事实上是一项比较成功的民办高等教育资助模式,也是民办高等教育的成功借力模式。大学拨款委员会所资助的英国“牛桥”以及其他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属于典型的社会力量办学,是一种民办公助的模式。英国政府大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而且大力扶持、依靠社会力量培养人才。英国政府通过特定的资助方式并加以积极引导,从而确保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它既有效地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达到了“四两拔千斤”的奇效,也是一项非常高明的借力政策。这种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创办高等教育的经验,后被日本政府所效仿,1970年的《日本私学振兴财团法》与英国政策可谓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政府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弥补市场不足,解决市场失灵,积极撬动教育的市场力量,这才是政府的职责所在。相反,如果政府介入教育市场,“与民争利”,失去民办教育支撑的教育空白,只有政府自己“来填补”,而这恰好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错位,也是最值得向英国学习之处。
教育政策研究,近年来成为了教育研究的“显学”。然而,当前很多教育政策研究依然停留在政策解读层面,政策“关注”的意识浓厚。教育政策研究的真正意义,并非政策宣传,而在于探究政策的价值意义,即代表了谁的利益,达到了何种效果。在近40万字的《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一书中,作者进行了详尽的历史追溯和政策分析,不仅清晰地勾勒出英国战后高等教育从重建到扩展、调整以及深化改革的恢宏画卷,而且也揭示了英国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动因所在。如书中所述,“英国政府坚信,高等教育领域的效率和效益直接取决于消费者选择范围的大小,市场取向日益盛行就是这一信念的体现”。的确,英国政府并没有完全依靠公共财政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是更加谨慎地呵护、培育教育市场的力量。就此而言,我们不由得发出更多的历史感叹,为什么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变化进退有度,而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却时常顾此失彼?其中答案就是,为高等教育市场让道,这才是高等教育政策的理性回归!
(杨克瑞系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