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学术原创 积极应对改革
2013-03-15郭向宁
2012年10月11日至14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当代教师教育》编辑部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2年年会暨《当代教师教育》创刊五周年庆”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家教育理论刊物的5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萧正洪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傅维利教授、陕西省省委宣传部、教育厅、新闻出版局与陕西师大教育学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杜敏编审主持。
此次会议主要围绕教育理论刊物如何坚守教育学术原创与如何应对编辑部体制改革两大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现将本次年会综述如下:
一、坚守学术原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众所周知,教育理论刊物作为教育原创成果的主要发表平台,肩负着引领教育学理研究原创和教育应用研究原创的双重使命。因此,坚守学术原创,既是教育理论刊物的生命力所在,又是教育理论刊物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正如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萧正洪所言:“教育理论刊物引导着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理论刊物所引导的,是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人的发展的方向,而不仅仅是影响其名称所指向的单个学科……教育理论刊物承担的历史与社会责任比其他类型学术期刊更为深重,不能同一般的学术期刊等量齐观。我们无疑为自己提出了比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更为重大的历史与社会责任。如果我们有所玩忽,就有可能导致国家教育政策、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教育实践的偏差,从而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成长与发展。”基于此,教育理论刊物在现今这个面临重大转型和挑战的时代,必须坚守学术原创,引领教育研究者以直面社会挑战的勇气、理性的思考、批判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不断丰富和完善人的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乃至世界当代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国教育研究》主编孙启林教授介绍了《外国教育研究》始终坚守学术原创的经验。首先,坚持学术原创、国际前沿的期刊定位。其次,坚持鲜明的“立足世界前沿、繁荣教育学术、促进教育发展”的办刊理念。再次,坚持学术队伍和编辑队伍合一,依托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全所的专家办刊。最后,坚持质量第一与一视同仁的原则,以学术原创与国际前沿为标准,通过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确保每篇论文的质量。
《教育导刊》副主编林再峰围绕学术原创必须基于教育实践这一办刊指导思想,强调办刊坚守学术原创必须做到三个必须:必须由重视文献研究向重视实践(一线教育)研究转变;必须在稿件取舍上坚持新颖性、深度性、真实性三标准;必须通过选题预告、课题指导、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对作者加以引导,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刊物的引领作用。
《上海教育科研》副主编李丽桦则从教育理论刊物与市场细分及事业的关系深入阐述了《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社坚守学术原创的做法。她认为,一方面,每种教育理论期刊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服务于宏大教育市场中的一类群体,我刊的服务对象是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主的我国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办刊不应该只是发表一批论文,提高一点发行量,而是应该将办刊的外延扩大化为将办刊视为事业,并以刊物为阵地有效地促进某一区域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二、积极应对改革,确保教育理论刊物健康发展
2012年7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对未来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提出了三条发展路径:一是组建出版企业,二是并入本单位的出版传媒集团,三是并入其他单位的出版传媒集团。对于此三条道路,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抵触?大家争议颇多。因此,关于教育理论刊物各编辑部的体制改革便成为本次年会的一个重更议题。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主任宣小红不仅认真解读了新闻出版总署的《办法》,而且进一步就如何应对改革谈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教育理论刊物应该完成从注重单边效益向注重双边效益的转变,由过去的只注重学术质量、社会效益向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转变。这就要求主编、社长以及所带队伍都做出相应观念的转变。其次,无论怎么改变,对于教育理论刊物而言,内容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抓内容质量这一手是绝对不能放松的,因为这是期刊的生命力所在。就内容而言。每份期刊必须找准期刊的定位,是定位于高端的理论研究还是定位于侧重与实践相结合。再次,面对改革我们不得不开始考虑刊物经营的问题。而教育理论刊物的经营首要的问题是人的问题,这既需要相关人员观念的转变,还需要考虑人员结构的调整。相比较过去以专业功底过硬的编辑为主的队伍,今后更需要一批有创意的、会管理的、懂经营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加入这个队伍。同时,经营还必须具有品牌意识,要重视树立、发展与维护自己的品牌,不仅要关注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与影响因子,还要关注行业的认可度以及在网络上的发展能力。最后,在教育理论刊物未来发展中一定要做好资源整合。总之,未来的教育理论刊物应当成为理论研究创新的引擎,引领教育科学的发展、站在理论的前沿,具有前瞻性;教育理论刊物应当共同搭建属于自己的合作交流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拓展服务等,服务公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杜敏先向大家介绍了“陕西高校学报界”对《办法》的讨论意见。第一,应当更充分地评估学术期刊除了其商业价值之外的社会文化价值、智力资源价值和培养人才的价值。第二,应当更充分地研究不同类别期刊编辑部的主体差异和经费来源的差异。第三,应当更充分考虑如何提升不同类别期刊编辑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区别对待,先行试点,有序改革和发展应当是期刊改革应特别关注的原则问题。这是因为:首先,我国期刊类别很多,承担的社会功能各不相同,一类就是以传播知识信息为主的推广性、普及性的期刊,一类是满足特定需求的服务性的期刊,一类是休闲娱乐型的期刊,还有一类就是研究型的学术期刊。为此,对于承担不同社会功能的期刊。应该是区别对待。其次,就受众而言,不同期刊的受众多寡不一,其商业价值的大小有明显差异。其中,学术期刊的受众群相对固定,受众量小,读者面窄,其转企改制的商业价值值得商榷。其次,从期刊的从业人员来看,学术期刊的从业人员多是某领域的专家学者,如果编辑部转企,就会使这部分人员“舍长就短”,就会为编辑部的发展造成不利。再次,就作者群体而言,学术期刊的作者群体多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相关院校的教师。一旦学术期刊转企改制,收取一定的版面费,学术一旦与金钱挂钩将走向异化。因此,当下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第一,应当进行试点,不可“一刀切”。第二,应当分步走,根据具体情况差异,分步走。第三,应当综合性地考量不同类型、不同价值、不同主办单位的期刊其发展的差异。然后,杜敏对于高校学报体制改革也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以教育部为主管单位,以各高校学术期刊为基本的成员,构建或者借助已有的学术期刊发行平台,对国内外多渠道进行发行,达到扩大发行的目的。第二,借鉴国外学术期刊定价高的经验,提高国内学术期刊定价,解决学术期刊发行量小,经济效益与投入不匹配的问题。第三,借助已有的资源优势,在办好纸制期刊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延伸产品。第四,借鉴国外经验,实行“编、发分离”的模式。
《中国教育学刊》编辑崔若峰、《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主编沈怀灵、《家教博览》主编赵刚分别就所在编辑部先行改企转制的经验: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核心产品与延伸产品的关系、刊物质量与刊物经营的关系等进行了全面介绍。《江苏教育研究》主编金连平、《高校教育管理》主编崔金贵等也先后围绕这一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发言深化了与会代表的认识,开阔了与会代表的眼界,拓展了与会代表的思维,活跃了与会代表的思想。
最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傅维利教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总结发言。在坚守学术原创方面,他强调既要重视教育理论原创,又要重视教育实践原创;既要重视研究过程创新,又要重视研究方法创新;既要重视培养原创作者队伍,又要重视提高编辑的敏感度。在积极应对改革方面,他一方面强调应当逐渐建立教育理论刊物生态系统,使作者、编者与读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人员与刊物之间和谐共生共存共荣。另一方面,他从此次改革的背景、目标、路径以及时机等方面,对《办法》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代表们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郭向宁系陕西师范大学《当代教师教育》编辑部编辑)